出汗能排毒、祛湿? 夏天这4个部位出汗多,可能暗藏健康隐患
创始人
2025-07-29 10:36:39
0

转自:CCTV生活圈

夏天温度高,人体更易出汗

出汗真的能排毒、祛湿吗?

为什么夏季不建议你“大汗淋漓”

这4个部位出汗多

可能暗藏健康隐患!

头汗、手足汗、劳心汗、鼻汗

出汗多喝点什么好?

01

出汗真的能排毒、祛湿吗?

出汗即皮肤通过汗腺分泌汗液,是人体一种正常生理反应,是身体散热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人体排出水分的途径之一,所以出汗对于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平衡必不可少。

适量排汗有利于健康

在我们的身体中,会有一些身体代谢产物,如果这部分代谢产物没有通过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排出体外,就会在体内形成“垃圾”。

很多人平时运动少,到了夏季又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没有什么出汗的机会。因此,人体的代谢废物无法通过汗液流出而积聚于体内。此时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出汗,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此外,夏天通过运动排汗,是比较好的“祛寒除湿”方式。经过了秋天的凉、冬天的寒、春天的温,身体累积了寒气、湿气。此时适量运动,可以帮助活跃气血循环,促进水分代谢,使湿邪随着汗水排出体外。

所以夏天通过运动,适量排汗对于排毒、祛湿有一定帮助,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过量排汗则不利于健康。

汗为津液的组成部分,血与津液同源,出汗过多,可能会导致伤津耗气,出现气阴两虚的情况,症状包括口干舌燥、心烦心悸、神疲倦怠等。除此以外,出汗过多还可能会导致身体脱水或者电解质紊乱。

因此,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养阴生津作用的药材,有助于补充人体津液的亏耗,如生地、麦冬、沙参、玉竹、百合等。

出汗多是身体虚弱的表现吗?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

有一部分身体虚弱的人确实比较容易出汗,并且出完汗后会感觉疲乏、怕冷、怕风,这说明出的汗可能是“虚汗”。

但如果出完汗后,身体没有感到任何不适,那么这种出汗则跟身体虚弱没关系。

02

这4个部位出汗多

可能暗示身体出现了问题

头汗:

位置:

头汗在临床上比较多见,主要以头部、头颈部、前额部出汗为主。

原因:

这类人群可能是湿热体质,平时喜食肥甘厚味,还有的人是火暴脾气。导致头汗的原因有很多,最多见的就是湿热上蒸、火热上炎。头汗涉及的脏器可以是心,可以是肝胆,也可以是脾胃。

手足汗:

位置:

主要出现于双手、双脚,临床上比较常见,严重者伸出手时,汗水甚至会像水滴一样往下滴。

原因:

脾主四肢,手足汗的出现和脾胃的相关性更大一些。脾胃虚弱、脾胃湿热都可能会导致手足出汗。

劳心汗:

位置:

主要出现在心窝,还有两乳房之间。

原因:

平常比较劳累,操心比较多,导致心气相对不足。

改善方法:

平时可以用党参泡水喝。

鼻汗:

位置:

一般出现在鼻梁、鼻翼两侧。

原因:

肺开窍于鼻,所以鼻汗多和肺脏有一定相关性,肺气不足,肺气失于宣降,都可能导致汗液异常。

改善方法:

肺气不足的人,平时可以多做做深呼吸,还可以用黄芪泡水喝。

清汗、黏汗有何区别?

清汗:

如果汗水偏清,接近水的感觉,同时伴有乏力、气短,可能提示气虚。

黏汗:

如果汗水偏黏腻,甚至弄脏枕巾,可能提示体内有湿浊、湿热的情况。

03

出汗多的人

试试这两款止汗代茶饮

生脉饮:

适合气虚多汗人群饮用,比如爱出鼻汗、劳心汗、手足汗的人群。

制作方法:

取五味子5克、麦冬9克、人参3~6克,用水煎煮20分钟即可,一周可以喝2~3次。

清暑止汗汤:

适合湿热体质人群饮用,比如爱出头汗者。

制作方法:

取荷叶3克、陈皮3克、芦根5克、乌梅5克,用水煎煮5分钟即可。

04

出汗后这样做更健康

别立马吹空调冷风、喝冷水:

出汗后立刻进入空调房或者喝冷水,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骤降,可能会使毛孔急速闭塞,暂时中止出汗,造成体温散发受阻,诱发感冒。

用干毛巾、温热毛巾擦汗:

出汗后,最好用干毛巾或温热毛巾擦汗,有利于热量更好地散发出来,人体会感到凉爽、舒适。如果用冷毛巾擦,反而可能会导致毛孔紧闭,让体内的积热无法散发出来。

休息一会儿再洗澡:

出汗后,要等体温恢复、汗液干了再洗澡,尤其不要在大量出汗后洗冷水澡,否则会增加心脏负担,可能会出现心慌、气短、头晕的症状,甚至发生猝死。

夏季出汗,这4点你得知道

1、夏天通过运动,适量排汗对于排毒、祛湿有一定帮助,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过量排汗则不利于健康。

2、这4个部位出汗多,可能暗示身体出了问题:

手足汗、头汗、劳心汗、鼻汗。

3、出汗多的人,试试这两款止汗代茶饮:

生脉饮、清暑止汗汤。

4、出汗后这样做更健康:

别立马吹空调冷风、喝冷水;

用干毛巾、温热毛巾擦汗;

休息一会儿再洗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三伏天甲状腺警报拉响!贾永忠主... 三伏天的热浪翻滚中,甲状腺专家贾永忠主任的诊室格外繁忙。一位甲亢患者刚被紧急处置——心率飙升至180...
原创 杨... 对于糖尿病患者或血糖偏高者,控制餐后血糖是难题。今天,邀请糖尿病专家杨小红主任分享6 个简单实惠的方...
三伏天常见疾病的防与治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潮湿的时段(通常在小暑至立秋之间),高温、高湿、强紫外线等环境因素容易引发多种...
无症状竟感染十余年?警惕丙肝这...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9日讯(通讯员 王先玲)凌晨2点,李师傅揉着发胀的右腹走进急诊室。他以...
科普丨肠菌移植治疗——科学减重... 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热量及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多及运动量减少,目前全球肥胖率急剧攀升。肥胖不仅会...
这种东西可能有甲醛!很多人囤家... 提起甲醛,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了吧,这可是公认的致癌物。很多人以为,甲醛是新房装修才有的。其实,这个“...
胰腺癌早期难发现?这些检查帮你...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其早期症状隐匿,常被误认为胃病或普通腹痛,导致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然而...
它是“天然祛湿菜”,天热湿气重... 导语:它是“天然祛湿菜”,天热湿气重吃它准没错,健脾祛湿,防便秘,赶紧收藏 夏季高温多雨,外湿入侵人...
热点丨警惕热射病,这份“8-4... 连日来,本该是“避暑圣地”的长春,也迎来了“烧烤模式”,防暑降温刻不容缓,尤其需警惕死亡率超50%的...
腿上一穴是人体“天然药库”,经... 在中医的养生智慧里,人体蕴含着无数神奇的“宝藏”,穴位便是其中之一,每一个穴位都如同一个精准的“开关...
国家医保局明确,集采「反内卷」 7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
为什么你再也不想碰那道让你食物...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某一天吃了一顿饭,结果不幸食物中毒,从此对那道菜避之不及?比如一口被污染的蛋炒饭...
原创 不... #教育创客回归赛# 当温度计的指针欢快地突破 35℃,当出门 5 分钟就汗流浃背成了日常,当空调成...
鲜核桃和干核桃的差别竟然这么大... 核桃,是一种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维生素、钾钙镁等矿物质的高营养坚果,常吃对大脑和心血管都有不...
为什么有人总觉得“身体不舒服”... 你是否身边有人总是抱怨浑身不舒服:头痛、胸闷、腹痛、四肢麻木,但反复检查却查不出病因?这种情况可能并...
高温天气,医生叮嘱糖尿病患者:...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焦作:精准施策科学管理儿童孕产... 7月24日,记者从焦作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按照《“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相关要求,焦作市重点针对...
三伏天艾灸正当时!这些人群效果...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9日讯(记者 郭芝桃 严德赢)三伏天是祛湿排毒排寒的好时机,很多人都选...
医生调查550名感染乙肝人士,...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权威盘点】2024 减重市场...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凸显,减重市场也因此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