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凸显,减重市场也因此蓬勃发展。2024 年,一款名为玛仕度肽的药物在减重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众多专家力荐的首选。那么,玛仕度肽究竟有何独特之处,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减重市场中崭露头角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
玛仕度肽是一款由信达生物与礼来制药合作开发的创新型减重和降糖药物。它作为全球首个进入注册临床研究的胰高血糖素样肽 - 1 受体(GLP-1R)/ 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双重激动剂,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其不仅可以通过激动 GLP-1R 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和减轻体重,还能够通过激动 GCGR 增加能量消耗、增强减重疗效,同时改善肝脏脂肪代谢。这一双靶点的设计,为其在减重领域带来了显著的优势。
从临床试验结果来看,玛仕度肽的表现十分亮眼。在一项针对中国超重或肥胖受试者的研究中,玛仕度肽 4mg 和 6mg 的相关三期注册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给药 24 周时,相比安慰剂,其减重幅度就超过了 15%,这一数据甚至超过了许多同类减肥药的效果。而在给药 48 周后,相较安慰剂体重降幅更是达到了 18.6%,体重下降超过 15%/20% 的受试者比例相较 24 周也有显著增加。不仅如此,玛仕度肽还展现出了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例如,在基线 LFC≥10% 且有 48 周 LFC 评估的受试者中,玛仕度肽 6mg 治疗 48 周后,肝脏脂肪含量较基线平均降幅达 80.2%,大幅度降低了肝脏脂肪含量并改善了肝脏功能。这些优异的表现,使得玛仕度肽在减重市场中迅速成为焦点,被众多专家所青睐。
司美格鲁肽是由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一款 GLP-1 类药物,于 2024 年 6 月在中国获批减重适应症上市。它分为注射制剂和口服制剂。注射制剂用于减重治疗时,第 1~4 周起始剂量 0.25mg 每周 1 次皮下注射,随后逐步增加剂量,第 17 周后的周剂量增至 2.4mg 并维持,推荐维持剂量为 2.4mg 每周 1 次或最大耐受剂量。在全球 3 期临床试验 STEP 系列研究中,对于超重 / 肥胖人群(非糖尿病),使用司美格鲁肽 2.4mg 每周 1 次皮下注射治疗 68 周后受试者平均减重 16.9%(安慰剂组为 2.4%);对于超重 / 肥胖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司美格鲁肽 2.4mg 每周 1 次皮下注射治疗 68 周后,受试者平均减重 10.6%(安慰剂组为 3.1%)。而在超重 / 肥胖的中国人群(合并或不合并 2 型糖尿病)的 3 期临床试验显示,使用司美格鲁肽 2.4mg 每周 1 次皮下注射治疗 44 周后,受试者平均减重 12.8%(显著高于安慰剂对照组的 3.0%)。口服制剂方面,其以辛酸钠作为肠道渗透促进剂,促使司美格鲁肽经胃黏膜吸收入血。用于减重时,第 1~4 周起始剂量为 3mg 每日 1 次,随后逐步递增剂量,第 17 周后的日剂量增至 50mg 并维持用于减重治疗。全球 3 期临床试验 OASIS 系列研究显示,对于超重 / 肥胖人群(非糖尿病),以口服司美格鲁肽 50mg 每周 1 次治疗 68 周后受试者平均体重下降 17.4%(安慰剂组为 1.8%)。司美格鲁肽通过增加饱腹感从而降低食欲,同时降低饥饿感和预期摄食达到减重效果,并且在《肥胖诊疗指南 (2024 年版)》中,明确提及了它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其安全性和耐受性也经过了全球 14 项超过 2.5 万超重或肥胖受试者的临床试验验证。
替尔泊肽是美国礼来制药公司生产的药物,于 2024 年 7 月在我国获批减重适应症上市。它是首个 GLP-1/GIP 双靶点药物,适应证包括 2 型糖尿病和长期体重管理。替尔泊肽能够同时激活 GIP 和 GLP-1 受体,与单一靶点的药物相比,它不仅能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并增强饱腹感,还能直接作用于白色脂肪组织,改善能量代谢。从减肥效果来看,礼来在 12 月初宣布,在 72 周的临床试验中,替尔泊肽在主要终点和所有 5 项关键次要终点上均优于减重版司美格鲁肽。与司美格鲁肽相比,替尔泊肽实现了 47% 的相对减重效果。具体而言,替尔泊肽使受试者的平均体重减轻 20.2%,而司美格鲁肽组的减重幅度为 13.7% 。目前替尔泊肽作为一款自费药物,以京东大药房商家为例,该平台上出售的 0.5 毫升规格、每支含 2.5 毫克、共 4 支装的替尔泊肽报价为 2480 元,按此计算,单支价格为 620 元,并支持邮寄到家自行注射。
利拉鲁肽是 GLP-1RA 日制剂,于 2023 年在我国获批用于减重治疗。用于减重治疗时,起始剂量 0.6mg 每日 1 次皮下注射,以每周将日剂量增加 0.6mg 的幅度予以递增,推荐将日剂量逐渐增至 3.0mg 或最大耐受剂量并维持。全球 3 期临床试验 SCALE 系列研究显示,对于超重 / 肥胖人群(非糖尿病),利拉鲁肽 3.0mg 每日 1 次治疗组 56 周受试者平均减重 8.0%(显著高于安慰剂对照组的 2.6%);对于超重 / 肥胖的 2 型糖尿病人群,利拉鲁肽 3.0mg 和 1.8mg 每日 1 次治疗组在 56 周后平均减重分别为 6.0% 和 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2.0%)。虽然目前利拉鲁肽尚无超重 / 肥胖的中国人群的 3 期临床试验结果披露,但从全球数据来看,其在减重方面也有着不错的表现。它通过模拟天然 GLP-1 的效应,激活 GLP-1 受体,产生降低下丘脑食欲调控、调节奖赏系统控制进食行为、延缓胃排空等效应,从而发挥减重作用。
贝那鲁肽为 GLP-1RA 短效制剂,2023 年在我国获批用于减重治疗。其用于减重治疗的滴定方法为第 1 周起始剂量每次 0.06mg,每日 3 次,皮下注射,随后逐渐增加剂量,第 4 周剂量增加至每次 0.20mg 并维持用于减重治疗,推荐维持剂量为 0.20mg 每日 3 次或最大耐受剂量。在超重 / 肥胖(非糖尿病)的中国人群的 3 期临床试验中显示,贝那鲁肽 0.2mg 每日 3 次治疗组 16 周受试者平均减重 6.0%(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 2.4%) 。同样是通过模拟 GLP-1 的生理作用,来达到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等减重效果。
奥利司他是一种脂肪酶抑制剂,于 1999 年美国 FDA 批准上市,2001 年在国内获批上市,也是国内唯一批准的非处方减重药。它通过作用于胃脂肪酶和胰脂肪酶的活性位点,使脂肪酶失活,从而抑制三酰甘油水解为可吸收的游离脂肪酸和单酰基甘油,进而影响三酰甘油的吸收,减少热量摄入。推荐剂量为每次 120mg,每日 3 次,餐时或餐后 1h 内服用。在超重或肥胖患者中,奥利司他可轻度减轻体重,与单纯生活方式干预相比,使体重额外下降 3.06%。1 年减重幅度约 2.9~4.4kg,大部分的体重减轻发生在治疗的前 6 个月,减重效果与服药剂量相关,但没有证据表明大于 120mg 每日 3 次的剂量有更高的减重效果。除了减重以外,奥利司他还可以降低与肥胖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与肥胖相关的其他疾病的发病率或者改善其他疾病,包括 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并可减少脏器中的脂肪含量等。不过,奥利司他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如大便紧急感、脂肪(油)性大便、脂肪泻、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失禁、油性斑点、胃肠排气增多、腹痛 / 腹部不适等,此外还可能存在脂溶性维生素(A、D、E、K)和某些药物(如环孢素、甲状腺激素、抗惊厥药物)的潜在吸收障碍等 。
在选择减重药物时,患者应充分了解各种药物的特点,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肥胖程度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疾病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做出合适的选择。同时,无论使用何种减重药物,都应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以达到更好的减重效果和身体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