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热量及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多及运动量减少,目前全球肥胖率急剧攀升。肥胖不仅会影响外貌和生活质量,同时还与多种疾病相关,如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脂肪肝等等。肥胖已成为严峻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能够有效改善肥胖的方式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减重手术等。
肠道菌群对于我们人体来说十分重要,它拥有100倍于人类基因组的遗传信息,被称为人体的第二个基因组。人类肠道内细菌种类超过1000种。肠道菌群是“人体的第八大器官”、“第二大脑”,肠道菌群失调不仅会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如:肠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便秘、腹胀等),还会引起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帕金森、抑郁症、自闭症等),以及肥胖等等疾病的发生。
肠菌移植(FMT)与肥胖之间的关系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与正常体重人群相比,肥胖人群的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基因丰富度减少。肠道菌群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宿主的能量代谢、体重调剂和脂肪储存等,还可能通过菌群代谢产物影响大脑的饱食中枢。肠菌移植有助于修复肠道屏障,减少内毒素的渗漏,从而对肥胖的治疗起到辅助作用。
肠菌移植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为肥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潜在的手段。如果能够通过肠菌移植成功调节肥胖人群的肠道菌群,有望实现减重的目的,改善肥胖相关的代谢紊乱。目前肠菌移植治疗肥胖仍处于研究阶段,存在一些挑战。肠菌移植的效果存在个体差异。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微生态医学中心在消化内科主任陈星教授的带领下,由许翠萍主任医师和微生态医学中心的其他医务人员共同开展肠道菌群移植治疗数十例,所治疗疾病包括艰难梭菌感染、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症、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焦虑抑郁障碍、睡眠障碍,胃肠道过敏症、营养不良、超体重等疾病。
肠菌移植治疗就是将健康供体的肠道菌群通过智能肠菌处理系统制成混悬液或者胶囊,采用精准化供-受体配型技术,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建患者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以实现肠道内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
为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和山西卫健委工作要求,帮助肥胖患者科学减重,肠道菌群移植用于帮助肥胖患者管理体重已有成功案例。
患者马某,于2025年2月开始就诊于山医大一院消化内科门诊,通过许翠萍主任医师耐心讲解,重新燃起信心,经过仔细评估后,进行了肠菌移植治疗,移植后进行密切随访及饮食管理,目前患者成功减重16.8kg。
患者自述:“今年初快260斤的时候,感觉整个人都沉甸甸的。体检报告一堆问题,自己也知道这样下去不行。这次山医大一院消化内科许翠萍主任医师建议我试试‘修修肠道’,再加上好好吃饭,没想到真成了。两个多月减了30斤(260斤到230斤),身体也轻快了不少。1. 医生让每晚混合服用两种益生菌。以前稍微少吃点一到中午十一点多和下午四五点,就会有明显饥饿感,现在好像没那么明显了。餐后肚子里的“咕噜咕噜”声和胀气也少多了。2.做了个菌群移植,这是个关键转折点。这名字听着吓人,其实过程还好(用一种胶囊,不用肠镜那么吓人)。做完大概过了10天,体重下降速度明显加快了。医生跟我解释说,这就像是把我肠子里那些“闹腾”的“旧居民”换了一批“勤快又懂事”的“新居民”进来帮忙。3. 吃饭变得“规矩”点儿了。每顿饭一拳头的碳水,一手掌的蛋白质,再配上两拳头的绿叶菜。饱腹感也挺强,撑三四个小时没问题。现在腰围松了一大圈,爬楼梯那种“呼哧带喘”的劲儿小了。排便也更规律了,下一步,我还要继续坚持合理的膳食结构,加上适量运动,做好体重健康管理。”
供稿:消化内科 李亚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