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刘轶琳7月29日报道:近日,上海一名80斤女子每日服用超150粒日本“小粉丸”暴瘦至不到50斤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关注。这一极端案例再次敲响了滥用药品的警钟。
今天,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代谢病与减重多学科门诊副主任医师陈逸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日本“小粉丸”是不少人眼中的热门减肥产品,不过,它的主要成分比沙可啶,所以事实上这是一种缓泻药,并非“减肥药”!
陈逸云说:“这种‘小粉丸’的所谓减重效果,其实只是排出水分和宿便,而且长期使用,会造成肠道黏膜损伤、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引发结肠黑变病,增加患结直肠肿瘤的风险。”
陈逸云重申,科学的体重管理是一个涉及饮食、运动、睡眠、心理等多维度的系统工程,绝非依赖单一药物所能达成。“减肥过程中,要制定合理的减重目标,比如每周减重1千克,逐步实现。同时,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关注身体的积极变化,而非只盯着体重数字。”
(图片来自社交平台网友分享)
那么,在科学减肥过程中,饮食、运动、睡眠及心理这四大支柱应如何协同作用,既有效管理体重,又促进整体健康?
陈逸云表示,饮食方面,合理搭配是基础。“《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建议,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供能比分别为50%-60%、20%-30%、15%-20%。烹饪时,采用健康方式,简单的说就是:清蒸、白灼、水煮为主。高蛋白饮食方案是体重管理的推荐方案之一。”
对此,专家提供了两个高蛋白饮食方案做参考选择:
方案一:早餐选择2个水煮蛋、1片全麦面包和200毫升无糖豆浆;午餐为150克清蒸鲈鱼、100克糙米饭和200克清炒西兰花;晚餐是120克卤鸡胸肉、100克紫薯和150克凉拌黄瓜。该方案每日蛋白质摄入约112.9克。
方案二:早餐用150克酸奶搭配30克燕麦片和100克草莓;午餐吃180克瘦牛肉炒青椒、80克玉米和150克冬瓜汤;晚餐为200克虾仁豆腐和100克凉拌菠菜。此方案每日蛋白质摄入约109.4克。
运动方面,陈逸云强调,“动起来才有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比如每天30分钟快走,每周5天,最好每周进行2-3次力量训练,能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碎片时间运动,可多站多走,减少坐卧时间。”陈逸云说,
睡眠则是最容易被低估的“减肥密钥”。陈逸云表示,睡眠不足会引起激素失调。“如果我们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瘦素分泌减少,饥饿感增加,每天热量摄入可能因此增加300-500千卡,差不多一个‘巨无霸;的量。大部分人睡眠需求是7-9小时,所以要保持规律,并且睡前尽量避免使用电子设备。”
此外,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就是心理调适。陈逸云说,减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突破“心理关”。当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时,人体内皮质醇升高,会使人更想吃高糖高脂食物,还会让脂肪堆积在腹部,这就是所谓的“压力肥”了;过大的压力还会影响睡眠,形成恶性循环。
对此,专家建议,可以每天给自己一点时间和空间,比如每天进行10-15分钟冥想,或试试渐进式肌肉放松法,有效减压。另外再减肥过程中,要以积极心态看待,不要总是盯着自己的体重数值,可组团运动,可寻求医生的专业支持,中西医协同,助力体重管理。
“追求健康体重的道路没有捷径可走。任何以牺牲长期健康为代价的快速减重方法都潜藏着巨大风险。科学有效的体重管理,必须建立在均衡营养、规律运动、充足睡眠和积极心理的稳固基石之上,并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陈逸云说,“希望大家摒弃对所谓‘神奇药丸’的盲目迷信,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选择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干预,这才是实现长久健康与理想体重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