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制药酒需避开六大误区,详细解读在此呈现
创始人
2025-04-19 03:52:42
0

泡制药酒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式,但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以下是泡制药酒要避开的六大误区:

误区一:随意选材,不辨药性。不同的药材有不同的功效和禁忌,应根据自身需求和体质选择合适的药材。

误区二:浸泡时间过长。过长的浸泡时间可能导致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过度浸出,甚至产生有害物质,一般浸泡 1 - 3 个月为宜。

误区三:使用劣质酒。应选择品质优良的白酒或黄酒,以保证药酒的质量和安全性。

误区四:不注重卫生。泡制药酒的容器和工具要清洗干净,避免污染。

误区五:忽略药材的炮制。有些药材需要经过炮制处理,以降低其毒性或增强其功效。

误区六:盲目跟风。不要轻信一些所谓的“秘方”或“偏方”,应在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泡制药酒。

只有避开这些误区,才能泡出安全、有效的药酒,发挥其应有的养生作用。


怎么泡制药酒 泡制药酒的方法 泡制药酒误区

  冬天一到,喜欢药酒的人都会拿出泡制好的药酒来喝,也会再重新泡制新药酒,但是,药酒的泡制并不是随便加中药、酒就可以的,泡药酒也有很多讲究,很多人在泡制过程中会犯很多错误,下面我们来看看泡药酒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所有药材都适合泡药酒

  不是所有的药材都适合泡药酒,矿物类的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很难用酒泡出来。如果是以毒蛇为原料浸泡药酒,则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用。一般认为毒蛇在浸泡前应去头,否则极易造成中毒。泡药酒要选用中药炮制品,如何首乌生品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只有炮制后才能起到养血滋阴、乌发的作用。如果要选用多种药材,一定要根据中医开具的药方配置,不要随意用多种药物泡酒。

  误区二、药材放得越多越好

  酒与药材的重量比应为10︰1—20︰1。质地较松散的药材吸水性强可以多加些酒,如枸杞子可加20倍酒进行浸泡;质地坚实的药材吸水性差可以少加些酒,如人参可加10—15倍酒浸泡即可。一般要达到每10毫升酒中含有0.5—1克原药材。每次饮酒20—30毫升(一小酒杯),每日饮酒2—3次。因此,有合适容器的情况下第一次以泡制2升左右为宜,取出药材后应在一个月左右喝完。

  误区三、泡得越久越好

  这是最常见的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酒是“陈年的香”,从前一年就开始泡今年用的药酒。其实,如果室温在20℃左右,较为干燥的条件下,药材浸泡的时间大多应为15—30天。浸泡的时间主要和药材的质地有关,枸杞子泡酒后如果发现酒颜色变红,说明药效已经泡出来了;如果是动物类的药材如海马、蛤蚧等,泡制的时间需要更长,但由于它们带菌可能更多,因此泡好后更应尽快喝完。如果是泡药酒有经验的人,可在泡制过程中倒出来一点品尝是否出味儿,但注意不要直接对着瓶口喝,这样会污染剩下的酒,加快变质。

  另外,温度对药酒的浸泡有直接的影响,温度高则浸泡的时间短些,温度低则浸泡的时间长些。需要注意的是,刚开始泡制药酒时,不应放入冰箱,因为这样会影响药效被泡出。如果在高温、潮湿环境中,泡制时间应当酌情缩短。而如果在泡制期间未启封瓶口,泡制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一般来说,药酒泡制超过一个月后如果药材没有取出,并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还会造成药物有效成分被水解,损失药效。但人参、黄芪、当归等受影响不大,可多泡几天。如果泡制的时间太长,酒精挥发后抑菌作用会降低,泡太久的药材也可能霉变。有些霉变不能目测到,喝下变质的药酒会对胃肠及肝脏造成损伤。如果喝药酒后出现脸红、头晕、呕吐、心跳过速等情况,应尽快就医。

  误区四、选用过低度数的白酒

  一般建议选用50—60度的白酒,这个浓度的白酒能杀死药材中存在的微生物,同时更容易使有效成分溶出。随着酒精的挥发和药材中水分的溶出,药酒中酒精的浓度会降低。待泡至可以饮用时,药酒大致在38度左右,口感温和。黄酒和米酒本身就有药用价值,也可用作泡酒的原料。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酒精的浓度比较低,这两种酒一般需要加药材一起煮沸后再装瓶,这样能起到一定的杀菌效果。另外,煮好后最好立即服用,既避免带菌也趁热保证药物的溶出。

  误区五、药材反复使用

  药物经两次浸泡后,绝大部分有效成分已经溶出,此时普通药材即可废弃掉,如果药材比较珍贵,如冬虫夏草,可再用普通煎煮中药的方法获取一定的有效成分。

  误区六、泡酒期间不搅拌

  泡药酒应选用新的深色玻璃容器,不应用塑料制品。泡制期间,需每日摇晃或搅拌一次,一周后改为每周搅拌一次。如急于饮用,可将药材切碎浸泡。在泡酒过程中轻轻晃动酒瓶也能加速药物的溶解。药酒饮服90%后,可加酒第二次浸泡。一般不会向已经泡好的酒中再次添加药材,一是因为浓度不易把握,二是因为容易变质。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泡制药酒的常见误区,泡制药酒要根据中医开的药方来配置,不要随便放中药泡药酒,药酒也不是越久越好,药材不能反复使用,泡酒期间要搅拌。最后服用药酒要注意量,最好根据中医嘱咐喝药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夏季食用无花果,探寻其食疗功效... 夏季吃无花果具有诸多食疗功效。无花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 C、钙、镁等。在炎热的夏季,它...
【惊】原来这些食物竟是催情剂?... 惊!这些食物居然是催情剂。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有些食物竟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功效。例如巧克力,那浓郁的...
这三种食物用醋泡,既美味又能治... 请你提供具体的三种食物呀,没有食物的相关信息,我没法准确为你创作描述呢。比如是醋泡生姜、醋泡大蒜还是...
自制五款药茶轻松调理便秘,呵护... 以下是一段 300 字描述自制五款药茶调理便秘:便秘困扰着许多人,自制药茶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调理方法。...
3 种中药泡茶长期饮用不适宜,... 在众多中药泡茶的选择中,有三种是不适宜长期饮用的。比如决明子,它具有清肝明目等功效,但长期饮用可能会...
夏天湿气重就喝鲫鱼汤,祛湿养身... 夏天,当身体湿气重时,鲫鱼汤是一款绝佳的饮品。炎热的夏日,人们往往容易贪凉饮冷,加之潮湿的环境,湿气...
“中药人参泡酒配方大全:探寻养... 中药人参泡酒以其独特的功效备受青睐。常见的配方有:人参枸杞酒,将人参和枸杞一同浸泡,人参大补元气,枸...
吃桑葚的禁忌及挑选清洗方法大揭... 《桑葚的挑选与清洗及食用禁忌》桑葚味道甜美,但在食用时也有一些禁忌。忌过量食用,因其含有较多的鞣酸,...
产后奶水不足?快来看看这些药膳... 产后奶水不足是许多新妈妈面临的困扰,此时不妨试试一些药膳偏方。比如通草鲫鱼汤,将通草与鲫鱼一同炖煮,...
30 字左右符合 SEO 的新... 这道补气血润肌肤的鸡汤,宛如冬日里的一抹暖阳,温暖又滋养。准备一只鲜嫩的土鸡,洗净切块,放入锅中焯水...
四款乌发粥功效超棒,补血养发超... 在众多养发佳品中,四款乌发粥尤为突出。第一款黑米粥,以优质黑米为主要原料,黑米富含花青素等营养成分,...
薏苡根治病功效及食疗方大揭秘,... 薏苡根具有诸多治病功效。它能利水消肿,对于水肿病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可帮助排出体内多余水分,减轻水肿...
以下几个 30 字左右符合 S... 健胃消食的三款食疗偏方各具特色。其一,山楂麦芽饮,山楂性酸,能消食化积,麦芽能健脾开胃。将适量山楂洗...
灵芝治病功效与食疗方大揭秘,快... 灵芝具有诸多显著的治病功效。它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机体生理功能,对于改善体质虚弱、久病初愈等状况效...
“益智仁治病功效及食疗方大揭秘... 益智仁具有诸多治病功效。它能温脾止泻,对于脾胃虚寒所致的泄泻等症有较好疗效,可温暖脾胃,改善肠道功能...
菖蒲治病功效及食疗方大揭秘,赶... 菖蒲是一种具有独特药用价值的植物。在治病功效方面,菖蒲具有开窍醒神之效,可用于治疗痰湿蒙蔽清窍所致的...
中医食疗方助男性解决遗精问题,... 中医在治疗男性遗精方面有着丰富的食疗方法。其一,韭菜炒虾仁,韭菜能温肾助阳,虾仁补肾固精,二者搭配相...
春夏湿气重?5 款薏米祛湿食疗... 春夏时节,湿气常常较为浓重,给人们的身体带来诸多不适。在此推荐 5 款薏米祛湿食疗方。其一,薏米红豆...
“酸甜苦辣咸适量,口味过重伤五... 《五味适度,健康之本》“酸甜苦辣咸,五味各有其韵。”然而,这五味若过度,便会伤及五脏。过甜则腻滞脾胃...
药食同源之当归:效用与食用方法... 当归,作为药食同源的珍品,具有诸多显著效用。它能补血活血,对于女性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有良好的调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