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位复旦女博士于娟吗?
33岁患癌,不断与病魔斗争,最终还是不幸离世,在生命的最后写下《为啥是我得癌症》。
如今已过去14年,这篇文章依旧值得每个人认真阅读!
01、“我一直觉得自己身体很健康”
从小到大于娟几乎没有生过什么大病,连考研读博最难的那几年,自己的身体一直都没出过问题,然而就是从09年开始,突如其来的腰痛改写了她的一生。
图源自网络·侵删
当时因为工作经常要加班,她以为是职业病,也就没放心上,以为忙过这阵休息好了就行,结果腰疼断断续续了两个多月后,事情并没有按预想的走,因为突如其来的剧烈疼痛让她直接瘫倒在学校走廊上,幸好被学生发现后及时送医治疗。
然而没想到这下炸出了个大问题,就医检查过程中医生发现她的脊柱呈现异常弯曲,而且骨头大部分受侵蚀发黑,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她一直腰疼,而罪魁祸首竟然是癌症,经诊断于娟属于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扩散范围较大,由于病情难度大,即使治疗也只能靠药物多撑2年。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打在她和家人的脑袋上,她也一直想不通为什么自己会患癌症?
02、“为什么癌症会找上我”
要说于娟患癌前三十年的生活,可以说就是刻板印象里“别人家的孩子”。
从小成绩一直很优秀,学习上也很努力,高考以优异成绩进了上交,毕业后因不满现状又开始考研,经过一段时间的废寝忘食式学习后,成功上岸复旦大学。
然而卷王并不满足于此,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又开始了留学读博生涯,每天更是起早贪黑的学习,回忆那段时光,别的留学生都是各种游山玩水长见识,而她几乎都是泡在图书馆和自习室,经过无数个熬夜拼博,终于拿到了两个硕士学位、一个博士学位。
照她的话说,自己的优秀其实都是熬夜熬出来的,每天就没早过凌晨1点睡。而这也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03、“我时常思考,人为什么活着?”
因为抗癌化疗副作用,她每天都要呕吐几十次,而这个过程又会连带胸腔和脊柱震动,一个不留神就能痛到晕厥,骨髓穿刺更是每天不想回忆的酷刑,长长的针直接刺穿骨骼抽取里面一点点的骨髓,按她的说法是痛的人都要化了。
她把治疗以来的经历和内心感悟总结下来,整整6万字的记录最终装订成册《此生未完成》出版,然而她的人生却永远止步在病床上。
她的母亲因为无法接受女儿的离世,多次想要轻生,幸亏有孙子这个牵挂才没做出傻事,为了完全女儿生前想回乡种树的愿望,只身到山东九仙山开始种树,如今山上的树种了千万棵,深深的寄托了对女儿的思念。
而她的丈夫也一直没有再婚组建家庭,十多年来还保持着给妻子写信的习惯,而她最放心不下的儿子也在家人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如今也是班里的学霸,还会经常给天上的妈妈写信。
于娟生命的最后曾在博客中写道:
“我也曾为了一个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人生目标的事情拼了命扑上去,不能不说是一个傻子干的傻事。
得了病我才知道,人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长久人生目标上,而不应该只是去看短暂的名利权情。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可以带去。”
她经常思考活着的意义,而她的经历也引发了很多人的反思,这世间的大多数人,为了物质、成功这些浮华疲于奔命,最终以健康的代价交出遗憾的答卷,人生不能重来,不要等最后无可挽回才追悔莫及。
一、患癌日记:4个习惯或是帮凶
在于娟的日记中,她时常会反思,为啥自己会患癌?在治疗过程中她把想到的可能性记录了下来,并总结出4个可能的原因:
1、饮食习惯
除了日常学习工作,于娟其实在吃方面很随性,甚至有点贪吃,经常一吃就停不下来,而且顿顿必须有肉,也就是这种无肉不欢的饮食习惯,可能埋下了健康隐患。
肉类摄入不节制,导致营养过剩,会给各种细菌提供繁殖温床,而细菌又会加速蛋白质、脂肪等物质腐败,不利于长期健康,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在防癌建议中建议每周红肉的摄取应<500克。
2、睡眠习惯
和现在很多年轻人一样,于娟也有熬夜习惯,晚睡其实是打破身体节律,不利于激素正常分泌,而且晚上也是细胞和免疫系统进行自我修复的时间,睡眠时间不足,可能会影响细胞的繁殖分裂突变,从而大大增加癌细胞出现风险。长期熬夜身体得不到充足的休息,积累的疲劳也会进一步拖垮免疫健康,给癌细胞入侵提供有利环境。
3、环境问题
于娟在文中还表示,自己对于生活环境其实没有太高的要求,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早就习惯了来自空气、噪音、交通方面各种各样的污染,可能很多人觉得说环境污染没什么感觉,但如果仔细了解我国癌症发病分布情况,会发现上海等发达城市是癌症发病率最高的,个中原因环境污染占比也不会少。
4、突击作业
从小到大对于各类考试、考级她的风格都是前期自控力不高,后期踩着dealine的动力复习,而且一扎进去就是不死不休的那种,有时候为了几天后的考试可以一天21小时看书复习,突击式高强度的学习其实也是对心力的一种耗损,就像一辆车,平时就不注重保养,还不怎么开,但一开就是彻天彻夜地疯跑疯开,一年来个几次,就是铁打的机身也会被用报废。
二、如何科学防癌?教你这3招
从于娟的抗癌经历来看,她的故事无疑给我们当头棒喝,也启示着人们预防癌症的重要性,那么日常生活中怎么科学防癌?3个小改变帮你打好防御网:
1、健康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癌症的重中之重,很多坏习惯虽然短期内不会带来什么影响,但细水长流就很难说的,尤其是吸烟、饮酒这些不良习惯,已经明确有致癌风险,因此能早戒还是别拖。
此外保持正常作息,调整饮食习惯,保证睡眠充足,饮食健康,营养摄入均衡,也是预防癌症的重点。日常最好多增加新鲜蔬果摄入比例,同时避免食用霉变食物,减少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2、坚持运动,控制体重
运动除了强身健体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患癌风险,建议每周保持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以根据自己身体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此外运动还是很好的体型管理方法,可以大大减少肥胖风险,要知道肥胖也与多种癌症相关。
3、定期体检
体检是发现癌症早期病灶最有效的方法,尤其是有遗传史或者其它病史的高危人群,更要针对性进行定期检查,像肠癌高危人群就要定期做好肠镜检查,排除可能的患癌风险。
其实预防癌症的发生没有我们想的这么难,很多生活中的小改变都会带来一定的健康反馈,学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长期健康态,才是最合理的防癌手段。
参考资料:
[1]《演员朱媛媛离世,为什么说"抗癌5年是个坎儿"?》.生命时报.2025-05-21.
[2]《癌细胞最怕你做这件事!不花钱效果比吃药更好!》 .健康时报.2025-06-06.
[3]《从头到脚,都有哪些防癌重点?一篇说清,快收藏→》.科普中国.2025.04.1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