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三伏天的滚滚热浪席卷而来,整个世界仿佛被放进了巨大的蒸笼。高温笼罩下,高血压患者的健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这酷热难耐的时节,血管仿佛也被高温影响,变得不再 “安分守己”。它们受热扩张,血压数值随之波动,就像坐过山车一般。
这样的血压波动,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颗随时可能引爆的 “定时炸弹” 。一旦血压失控,严重后果接踵而至。脑溢血便是其中之一,脑血管在高压冲击下破裂,患者瞬间陷入昏迷,生命垂危;心梗也不容小觑,心脏供血因血压异常而受阻,心肌细胞缺氧坏死,每一秒都在与死神赛跑。这些绝非危言耸听,而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悲剧。
新闻曾报道,一位 60 多岁的高血压患者,在三伏天外出晨练时,因高温和血压波动突发脑溢血,倒在路边,虽经全力抢救,却仍未能挽回生命,只留下家人的悲痛欲绝;还有一位中年患者,自认为夏天血压会降低,便擅自减少药量,结果引发心梗,紧急送医才脱离危险 。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为高血压患者敲响了警钟,三伏天里,血压的每一次异常波动,都可能是健康的一次严重危机。
为什么夏季血压“飘忽不定”
在三伏天的高温环境中,人体就像一台精密但又有些脆弱的仪器,生理机制悄然发生着一系列复杂变化,进而导致血压波动,形成了一个令人捉摸不透的 “迷局”。
从血管的角度来看,当外界温度升高,为了更好地散热,体表血管会主动扩张。这就好比原本狭窄的河道突然变宽,水流(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自然就减小了,血压随之降低。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大量出汗也是三伏天的常见现象,汗液中不仅含有水分,还有钠离子等电解质。随着汗液大量流失,体内的血容量就会减少,就像水库里的水少了,水压也会降低,这同样会导致血压下降。但人体有着自我调节机制,当血容量减少时,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会被激活,促使血管收缩、水钠重吸收,又试图让血压回升 。如此一来,血压就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如同坐跷跷板一般,忽高忽低,极不稳定。
如何调理
1.精准用药
精准用药是高血压患者在三伏天控制血压的关键环节,而动态血压监测则为这一环节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科学依据。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医生能够详细了解患者血压在一天中各个时段的具体变化情况,包括血压的高峰和低谷出现的时间、波动幅度等信息 。这些精确的数据就像一张清晰的地图,帮助医生精准地调整药物剂量和服药时间,实现个性化的精准治疗。
但需要强调的是,患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嘱托 。因为药物的调整是一个严谨的过程,涉及到药物的疗效、副作用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多方面因素。自行调整药物不仅可能无法有效控制血压,还可能引发血压反跳、低血压等严重不良反应,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
2.健康的生活习惯
在三伏天,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至关重要,它就像一座大厦的根基,只有根基稳固,才能更好地应对高血压带来的挑战 。
饮食方面,应遵循低盐低脂的原则 。过多的盐分摄入会使体内钠离子增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进而升高血压。因此,高血压患者要控制盐的摄入。同时,减少食用各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盐食物 。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事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物等。这些食物会使血脂升高,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影响血管弹性,不利于血压控制 。可以适当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芹菜、菠菜、苹果、香蕉等 。这些蔬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不仅能够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还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
3.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适当运动也是很重要的。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式 。夏季气温高,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气温相对较低的时候进行运动 。运动方式应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游泳等 。这些运动强度适中,能够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降低血压 。运动强度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合理控制,一般以运动后微微出汗、稍感疲劳但休息后能迅速恢复为宜 。
作息规律同样重要,充足的睡眠是维持血压稳定的重要保障 。情绪管理也不容忽视,保持舒畅的心情对于控制血压至关重要 。
4.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注意温差
首先,要注意空调温度的设置 。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调得过低,一般建议设置在 26℃左右 。温差过大时,血管容易因温度的急剧变化而快速收缩或扩张 。这种血压的剧烈波动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极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因此,保持室内外温差在 8℃以内,能有效减少血管受到的刺激,降低血压波动的风险 。
其次,要避免空调风直接吹向身体 。另外,不要频繁进出空调房间 。频繁进出冷热环境,会使身体不断适应温度变化,增加血管的负担,导致血压不稳定 。如果确实需要外出,最好在门口稍作停留,让身体适应一下外界的温度后再出门;从室外回到室内时,也不要立刻进入空调房,先在温度稍高的过渡区域休息片刻,等身体适应后再进入 。
5.做好对血压的监测
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需要做好对血压的监测。相比传统的血压测量方式,动态血压监测拥有诸多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这些优势使其在高血压的诊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传统的血压测量,无论是在医院诊室由医护人员测量,还是患者在家自行测量,往往只能获取某一个或几个特定时间点的血压值,难以反映血压在一整天内的真实全貌 。而动态血压监测则不同,能够连续、全面地记录患者 24 小时内各个时段的血压变化 。无论是清晨刚起床时血压的生理性升高,还是白天活动时因情绪波动、运动等因素导致的血压起伏,亦或是夜间睡眠期间血压的微妙变化,都被一一记录在案 。这种全方位的数据获取,让医生如同拥有了一张患者血压变化的 “高清地图”,能够更准确地了解患者血压的真实水平和波动规律。
对于已经确诊为高血压并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动态血压监测更是指导治疗方案调整的 “得力助手” 。通过监测,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药物治疗后患者血压在不同时段的控制情况,判断药物的疗效是否理想 。如果有异常情况,也好及时作出调整。
在炎热的夏季,高血压患者务必时刻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对任何不适都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察觉异常,立即前往医院,以便医生及时诊断和治疗,将健康风险降到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