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父母的疏忽大意,从来没有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导致压力过大,孩子最终确诊为双相。
家长回忆,那段时间孩子总是控制不住自己乱发脾气,和父母对着干。花钱也是大手大脚,可是事后又会为自己的行为自责道歉。
1、别让“心疼”变成“放任”的借口
面对躁期的双相孩子——他们可能彻夜玩游戏、冲动消费父母的积蓄;而到了郁期,又可能整天卧床、拒绝沟通——父母的心情常常无比矛盾。管得太严,担心刺激孩子;放任不管,又怕情况恶化。无奈之下,很多父母选择了妥协。但这种妥协,有时反而是在为孩子的病情埋下隐患。
一位母亲就曾哭着分享她的经历:“那次我知道他摔同学的手机不对,但听他‘控制不住’,我心软了,还去赔了钱。”结果仅过了半年,孩子在商场情绪失控砸坏物品,被保安拦下时,嘴里竟喊着“我妈会来解决”。
这个教训深刻提醒我们:双相孩子真正需要的,并非无条件的包容,而是有边界的支撑。他们需要理解,情绪可以有起伏,但行为必须有底线。
2、帮孩子找回生活的秩序感
双相孩子的世界常常是失序的:作息日夜颠倒、饮食没有规律、对未来缺乏规划。此时,父母的“坚持”,本质上是在帮孩子一点一滴重建生活的秩序。我常对家长强调:“规律不等于束缚,它更是一种支撑。”
例如:
起床时间要尽量固定,即便孩子睡得晚,早上也要温柔而坚定地按时唤醒。
用餐应在固定地点,避免让孩子端着碗在电脑或其他地方边走边吃。
复诊更是雷打不动,无论孩子找什么理由,也要温和但坚决地带他出门。
3、坚持,是藏在深处的爱意
“以前总怕他不高兴,现在才明白,让他在痛苦里学会坚持,比贪图一时的轻松重要得多。”一位坚强的母亲这样感叹。她的孩子在躁期曾把药扔出窗外,在郁期用头撞墙。
但她没有放弃:躁期时,她想办法将药粉悄悄混在粥里;郁期时,即使孩子甩开十几次,她也紧紧拉着孩子的手,在客厅里耐心陪着一圈圈走。父母的这种“坚持”,是在孩子喊着“我爬不动了”的时候,不是轻易说“那我们放弃”,而是握紧他的手说:“别怕,我拉着你,我们再走三步就休息”。是在孩子抗拒治疗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他接受必须的帮助。
每个能够逐渐康复的孩子背后,都站着无比了不起的父母。他们能在心疼中忍住纵容,对不合理的要求温和拒绝。他们能顶住压力,确保孩子接受规范的治疗。他们也能放下焦虑,在孩子病情反复的长路上,给予耐心而稳定的陪伴。
4、为情绪稳定添一份营养助力
双相孩子的身体状况往往与情绪波动紧密相连。在坚持基础治疗的同时,合理的饮食搭配也能为孩子的情绪稳定提供有力支持。其中,Omega-3 脂肪酸对大脑健康非常有益,有助于减轻身体的炎症反应;B 族维生素参与神经调节,对稳定情绪很重要;镁元素则能帮助舒缓神经紧张,缓解焦虑感。
以下是一些实用建议:
早餐:三文鱼蔬菜粥。三文鱼富含Omega-3,蒸熟后切碎,与大米、胡萝卜丁、菠菜一起煮成容易消化的粥,提供充沛的能量和营养。
午餐:糙米饭配香菇炒肉片。糙米保留了丰富的B族维生素,瘦肉和香菇同样是B族维生素的好来源,这顿家常小炒有助于稳定神经。
晚餐选择一:香煎鳕鱼配水煮西兰花。鳕鱼含Omega-3,西兰花富含维生素和纤维,口味清淡营养均衡。
晚餐选择二:菠菜豆腐汤配蒸玉米。菠菜提供镁元素,豆腐富含优质蛋白,玉米含有膳食纤维,这道汤清甜爽口,利于放松神经。
加餐点心:可以吃片全麦面包配点花生酱,两者都有一定B族维生素,提供持久能量。或者试试睡前一杯温香蕉奶昔,香蕉含镁、牛奶补钙,既有营养又能放松情绪,为入睡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