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有个不花钱的解压方法,很原始但巨有用!但它常常被低估
创始人
2025-08-23 19:37:36
0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时刻:努力很久调节心情,却依旧心里憋得慌;和最亲近的人争吵,委屈却说不出口;加班到深夜,压力快要把自己压垮;独自一人时,难过得几乎要窒息。

这些时刻,你最本能的冲动是什么?有没有想狠狠地喊一嗓子?

面对这些无解的痛苦与愤怒,大喊一声你或许会觉得自己快要失控了,但其实这并不是软弱,而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表达。喊出来,既是身体的本能反应,也是心理在寻找出口的一种方式。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种常被忽视却有效的疗愈方式——“大声喊出来”。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我们为什么会有

“想喊出来”的冲动?

很多人爬到山顶面对空旷的山谷、辽阔的大海、广袤的草原时,常常会产生想要喊出来的冲动,这种冲动并非无缘无故产生,因为喊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释放情绪压力。生活中也有人喜欢约好友去KTV放声高歌,高声歌唱也不是简单地唱歌,因为歌声中表达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受到委屈时独自在家嚎啕大哭,比默默流泪更能表达我们的伤心。

人类面对情绪极限时,喊叫是一种自然的冲动,这并不是“失控”,而是一种生理与心理的自我保护机制

1

生理本能

当人们感受到兴奋、愤怒或恐惧等极端情绪时,喊出来是一种本能的生理反应。

这时身体的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释放肾上腺素激素,可以提高专注力和警觉性,同时产生一种天然止痛物质叫做内啡肽,二者协同作用可以提高我们的疼痛阈值,使人暂时忽略躯体和情绪疼痛,优先去应对威胁,类似“战场无痛感”。

喊出来的过程中,攥紧拳头、横膈膜和胸腔的剧烈运动的过程中,会带动全身很多部位的肌肉收缩和放松,有助于释放肌肉紧张,进行躯体放松。

2

心理层面

当然我们产生强烈情绪时,大多是遇到了无法掌控的事情。喊出来是我们掌控自己的身体的过程,提高音量也是在尝试重新建立掌控感。例如,在吵架的过程中双方的音量竞赛。

对于不会表达情绪的人来说,喊出来是一种表达压抑情绪的方式。此外,我们生活中经常说的“无能的怒吼”也并非真的无能,只是因为我们的情绪强度无法用语言表达,人们退行到用更原始的非语言形式表达,怒吼至少是情绪的出口。

3

社会层面

人类祖先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早已懂得运用呼喊与怒吼。面对野兽或者竞争者,怒吼可以震慑对手,喊叫可以传递信号。例如遇到危险时的尖叫可以提醒同伴有危险或者表达求救,在进化过程中这些有效行为被保留到了现代社会。

喊出来同样是人类天生的社交本能。婴儿的哭声可以引来照顾者的关注与照料,而成年人情绪爆发时的喊叫,往往也隐含着渴望被听见、被理解的深层诉求。甚至在特定情境下,如聚会、演唱会时,喊叫不仅仅是情绪的表达,也是一种凝聚团体、快速拉近陌生人之间距离的方式。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谁更需要“喊出来”?

1

不擅表达情绪的人

在有些强调内敛地表达情绪的文化背景下,许多人从小就被教育“要懂事”“不要哭”,长期的情感压抑导致他们情感教育的缺失,内在有很多压抑的情绪。

此外,还有某些特殊人群,如神经发育迟缓、经历过创伤等导致语言表达有困难的人。当这些不善表达情绪的人,遇到极端情绪无法用语言表达时,可以尝试用喊出来的方法。这不是失控,而是一种必要性的替代性表达,这声呐喊,是身体替他们说出的心里话。

2

女性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社会文化对女性角色的期待更多的是“温顺”“克制”,使得她们“合理表达情绪”变得困难。

在体力劳动的社会中,女性因为体力弱势,以情绪管理作为生存策略。现代职场中,同样是表达愤怒的喊叫,会增加男性的影响力,对女性来说却是反向影响。生活中,表达情绪的污名化词汇大多都是针对女性的,如“泼妇”“作女”“歇斯底里”,一个女性大声喊叫会被认为是羞耻的。

3

压力大、扛住一切的人

如职场中坚和责任感高的人,往往因为身份特点,认为表达情绪是羞耻的、失败的。他们往往用“沉默”应对痛苦,但是容易转化成其他症状,如失眠、躯体疼痛、暴饮暴食等,工作中会忽视自己的情感需求,用超量工作麻痹自己的感受。因此,他们更需要找到“发声出口”。

如何“喊出来”更能发泄情绪?

1

喊叫的技巧

喊叫作为一种心理疗愈方式,不是单纯地用喉咙发出声音,需要结合胸腔、鼻窦、横膈膜、腹部等部位共同协作发声。

我们常见的喊叫是发出啊(a)的长音,其实不同情绪可以尝试不同的发音,例如愤怒时可以尝试哈(ha)、破(po)的短音,悲伤时可以尝试呜(wu)的长音等等。

2

喊叫的场所

我们不能随时随地大喊大叫,容易让人误解,可以选择安全的喊叫场所。如山谷、空旷海边、草原等自然环境;汽车里、浴室、独居空间等私密场所;KTV、操场、主题乐园等社会许可的场所;也可以寻找情绪宣泄室,如墙面有吸音棉的房间、拳击俱乐部、VR 虚拟场景。

3

逐步练习

对不常外露情绪的人来说,突然用喊叫的方法表达情绪,会不好意思。可以从小声开始练习,逐渐提高音量,如开始发出嘿嘿嘿的声音,逐渐发出啊、哈等较大的声音。

从独自一人练习开始,敢于喊叫后,可以寻找有类似处境的同伴共同练习。

4

学习其他合理调节情绪的方法

如冥想、运动、听音乐、深呼吸、转换环境等。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当你被情绪淹没时,或许可以尝试在一个不会打扰他人的地方(如车内、房间)允许自己大声喊出来,大胆地表达你的情绪,这不是软弱失控,而是尊重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

如果你发现,自己常常需要借助大喊才能缓解情绪,这可能意味着你长期处于高压的情绪状态,或者调节情绪的方式单一。如果你的情绪波动影响了工作与人际关系,喊完仍然很空虚或内耗,这些情况可能不是用喊叫的方法就能调节的。必要的时候可以寻求心理支持,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

策划制作

作者丨樊亚奇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心理治疗师

审核丨樊春雷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策划丨王梦如

责编丨王梦如

审校丨徐来、张林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补时进两球!中超-于汉超刘诚宇... 北京时间8月23日,2025赛季中超联赛第22轮一场焦点战在青岛海牛和上海申花之间展开较量,上半场阿...
原创 男... 要说现在微信的功能挺多的,有的男人就专门爱搜附近的人,那是什么心理呢? 1、寻觅有缘人。 未婚男性...
54岁男子脑梗猝死,每天坚持午...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男人别自我感动!出轨妻子难回头... 女人越轨之后她还会醒悟吗? 一个女人背离家庭之后就基本不会再回头了,就算你用孩子用感情去挽留她,你的...
医患情长:那年春节,病房里的饺... 偶然翻看手机相册,发现了一张照片。 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回到了多年前那个大年初一的早晨,那是我到单位上班...
长期熬夜的人注意了!徐浦特聘专... “天天熬夜加班,还总忍不住生气,会不会伤甲状腺?” 不少职场人都有这样的担忧。上海徐浦中医医院王琍琳...
医生含泪警告:越来越多人因脑梗... 凌晨三点,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被紧急送往医院。他的嘴角歪斜、说话含糊、右手抬不起来。医生看了影像片子,...
血液变“牛奶”!浙江40岁老总... 40岁的李先生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商务应酬不断。半个月前的一次酒局,李先生又喝了不少,当晚他就感到肚...
调查 | 体重管理年,你的减肥... 调查 2025年,“体重管理”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随着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
十种纯素食,补气补血效果好 补气补血,我有十种纯素食做法.人人吃得起! 山药紫荆皮汤 材料:山药30克,紫荆皮9克,红枣20克。...
立秋后,多喝汤,这几样一起煮,... 今年的夏天似乎格外长,立秋都这么多天了,还依旧很热。不过接下来处暑过后,应该会一场秋雨一场凉了。至少...
光邦光子治疗仪:为什么前列腺问... 数据显示,超过50%的男性一生中至少会受到一次前列腺问题的困扰。这个仅核桃大小的器官,已成为各年龄段...
战报丨我院在长春市第三届急救技... 8月15日,长春市庆祝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活动暨长春市第三届急救技能竞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团...
家人们,有个不花钱的解压方法,...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时刻:努力很久调节心情,却依旧心里憋得慌;和最亲近的人争吵,委屈却说不出口;加班...
医生分析870例抑郁症患者,意...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二十四节气 | 处暑致,秋意浓 处暑是秋季第二个节气,此时暑气渐退、燥气初生,人体易出现口干、皮肤干、疲劳等症状。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
原创 钾... 导语:钾是香蕉的17倍,建议中老年,隔天吃一次它,腿脚有劲,精神饱满,对肝脏也好! 这人一上了点年纪...
原创 一... 南方某市医院的诊室里,一家三口相继捂着腹部蜷缩在长椅上。他们脸色蜡黄,巩膜泛着不祥的黄疸,共同的主诉...
原创 今... 《处暑后风雨》-----仇远(宋)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
初次痛风超这个量,有三大表现就...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初次发作时容易被忽视,但若发作次数超过一定限度,或出现特定症状,就必须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