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秋季第二个节气,此时暑气渐退、燥气初生,人体易出现口干、皮肤干、疲劳等症状。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沈阳市胸科医院)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科的医生提醒您,通过针对性按摩,可疏通经络、调和阴阳,助您驱散秋日倦怠,静享一季安宁。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几个简单的、易于居家使用的按摩方法:
1. 按揉迎香穴:迎香穴属大肠经,有通鼻窍、润肺燥的功效,处暑时节燥气初生,通过按揉此穴可缓解秋燥引起的鼻塞、干咳等症状,进而增强呼吸道的抵抗力。
位置:鼻翼两侧外缘中点旁。
手法:双手食指指腹轻压穴位,顺时针打圈按摩1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每日2-3次。
2.摩腹法:夏季由于环境的因素外湿入侵或饮食习惯的因素有时贪凉,体内可能堆积了一些湿气,此时通过摩腹可促进脾胃的运化,排除夏季积滞的湿气,进而改善食欲不振、腹胀的症状,为接下来秋冬进补打好基础。
位置:以肚脐为中心的腹部区域。
手法:掌心贴腹,顺时针轻柔摩动50圈,再逆时针30圈,力度由轻至重,早晚空腹时进行。
3.搓涌泉穴:涌泉为肾经首穴,按摩此穴可引火归元、滋阴降燥,从而缓解秋乏、失眠的情况,增强机体抗寒能力。
位置:足底前1/3凹陷处。
手法:温水泡脚后,用拇指用力搓揉涌泉穴至发热,左右脚各3分钟,睡前操作最佳。
养生贴士:
• 按摩前涂抹少量润肤油,避免皮肤损伤。
• 孕妇、皮肤破损者忌用。
处暑养生重在“收”与“润”,坚持按摩可调和脏腑功能,为秋冬健康储备能量。坚持按摩,顺应天时,让我们的身体轻松度过季节交替吧。
作者:吕彦锜(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开渠道,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
来源: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