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男子脑梗猝死,每天坚持午睡,医生无奈叹息:5个坏毛病要命
创始人
2025-08-23 22:08:36
0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他不是每天都午睡的吗,怎么突然脑梗猝死了?”接诊的神内医生听到家属这句话时,只是沉默。

午睡从来不是问题的关键。真正决定一个人健康走向的,从来不在某一个“好习惯”,而是藏在那些反复出现却始终没改的坏毛病里。

很多人把健康看成是单点突破的结果,以为只要睡够、吃好、不熬夜,身体就不会出问题。

但问题是,坏习惯带来的损害从不会被一个好习惯抵消。哪怕再规律的午睡,也救不了一个不断让身体在高压状态下挣扎的系统。

一个最容易被低估的因素,是血压。高血压这个词听得太多,以至于很多人对它没感觉。药吃不吃,量不量,全凭心情。

有人高压170,也能若无其事地过几年,一次不量也没事,于是觉得高血压不过如此。

可真正让血管破裂、血栓脱落、心脑出问题的,往往就是这类“没症状”的高压状态。

血压不疼,不晕,不吐血,它只是在持续推动血管壁受损,让内皮撕裂、斑块形成。这个过程不是剧烈的,而是悄无声息的。它不会打预防针,也不会提前打招呼。

血压越高,血管壁越脆,脑血流调控越紊乱。控制不好的人,即使短期内没中风,也在经历着微血管慢性缺血,认知下降、反应迟钝、睡眠变浅、头痛加重。

这些都不是“上火”,也不是老了,是血管快撑不住了。

很多人午睡醒来后觉得头晕、反应慢,其实是中枢调节一度被打乱。血压高不可怕,但可怕的是,明知道高,还放着不管。

再往下说,是烟和酒。这两样,任何一个单拿出来讲,都可以写成一大本教材,但现实生活中,它们往往是绑定出现的。抽烟的人八成喝酒,喝酒的人多半抽烟。

双重刺激下,血管受的伤远比表面看到的多,烟草的尼古丁加速动脉硬化,促使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栓风险。

酒精看似扩张血管,实则扰乱肝功能、血脂代谢,造成血液成分紊乱,推动高血压加重,特别是大量饮酒后的高血压加剧,是很多中年男性脑出血诱因。

有人说自己酒量大,几十年都没出事,但这不是安全的表现,是运气暂时没用完。

长期的微损伤堆积,会让血管失去弹性,一旦遇到气温变化、情绪波动、饮酒后血压飙升,就可能直接冲破脆弱的血管壁。

身体不会“给面子”,尤其是在反复熬夜、烟酒不断的状态下,即使睡得再规律,也难以逆转这种伤害。

更隐蔽的是,酒精还干扰药物代谢,很多控制血压或血脂的药物,在酒精的影响下效果大打折扣。

接下来的问题更普遍,也更被忽略,高油、高盐、高糖的饮食结构,在现代社会几乎无处不在。早餐是炸的,中餐是咸的,晚饭是甜的。

这三项组合加起来,对心脑血管系统几乎是“全方位打击”。油脂过多,血脂上升,血管内壁形成脂肪斑块,盐分过多,水钠潴留,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

糖分过多,胰岛素抵抗形成,血糖波动影响内皮功能。这些变化在体检报告中可能只是几个数值升高,但在身体里,就是病变的开始。

很多人把这类饮食习惯当成口味问题,但本质上,这是一种主动选择危险的生活方式。每天三顿都在给身体制造负担,等到真正发病,才回头后悔“怎么就突然出事了”。

其实不是突然,是积攒已久,身体是有缓冲机制的,可当伤害持续不断地进来,缓冲区也会被耗尽。有人说吃得油点香、咸点才有味,可香味留在嘴里,代价却是血管堵在脑里。

再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运动。很多人认为自己不胖,就没必要运动,但其实,运动的价值从来不在体型上,而在血流上。

长期久坐、活动少,会让血液黏稠度升高,下肢循环变慢,静脉回流受阻,血管弹性下降,即使体重正常,心血管功能也可能已经老化。

如果没有定期锻炼,心肌的收缩力、耐受力都会下降,一旦遇到压力事件或生理负荷增加,就容易出现心律异常、血压失控、血流不稳定,最终导致猝死。

更关键的是,缺乏运动让身体代谢水平下降,血糖、血脂调控效率降低,加速内脏脂肪堆积。别看人不胖,但内脏脂肪多起来,胰岛素抵抗、脂肪肝、慢性炎症状态就都来了。

血管的内皮细胞长期暴露在这种炎症环境中,功能会越来越差,甚至提前衰老,哪怕每天只走一会儿、动一动,都比一整天坐着强。身体是要靠用来维护功能的,不动就意味着放弃。

最后一个问题,最不容易被人发现,也最致命。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一旦被忽视,等来的往往就是无法逆转的结局。

有些人长时间头晕、乏力、视力模糊、睡眠差,却硬说是“累的”“没事”。

有些人胸口偶尔发紧,手脚麻木,睡醒后头发木、舌头麻,却觉得没啥大不了,其实这些症状很多时候是身体在说:“我快撑不住了。”

不少人在真正倒下之前,都经历过某种警告信号,只是这些信号被归为“年纪大了”“睡不好”“天气变化”,或者干脆被忽略。

身体会讲很多话,只是多数人懒得听。尤其是像午睡后反而头晕、走路发虚、记忆力下降,这些变化早就不是“老了”的问题,而是供血、代谢、神经调节都在走下坡路。

真正危险的不是那些一下就倒下的疾病,而是那些用十年时间把人慢慢拖向深渊的坏习惯。每天都重复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应该反思的部分。

不是等有病了才叫病,很多时候,日复一日的轻视和拖延,才是身体真正扛不住的原因。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5个坏毛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急性心梗与脑梗临床治疗研究综述,张洁英,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07-24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最美医生”群像:他们... 日前,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2025年“最美医生”,王玉凤、申小惠、尼玛拉毛、邢少云、刘...
你知道吗?这些食物竟能有效的改... 今天我们接着说高血压,很多人一听说高血压,就觉得需要长期服药,其实呀,部分高血压患者是可以通过靠吃饭...
原创 男... 爱情如同一条流动的河,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波涛汹涌。在这条河流中,最让人痛心的莫过于曾经亲密无间的伴侣...
健康科普 丨 走出焦虑,找回健...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 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直跳,莫名地紧张不安;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袋里...
两次肺癌一次脑转移:他用28年... 1996年,30岁出头的杨师傅被诊断出左肺腺癌。那时的他,儿子才3岁。手术后,他以为最艰难的日子已经...
今日立秋,吃好三样,喝好三样,... Hi,大家好,我是梦琳,每天致力于分享美食养生,健康食谱! 不知不觉,今天已经是立秋了,今年的末伏刚...
南京为14位精神障碍康复者举办... “太喜庆了,比我结婚的时候还热闹!”双相情感障碍康复者王先生举着手机,兴奋地记录下水乡婚礼表演的热闹...
甲状腺癌的出现,身体会给出4个... 很多人一听说患上了甲状腺癌就十分的焦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其实相比于其他的癌症,甲状腺癌是一种治愈率...
不用怀疑,男人舍得给你这些,才... 很多女人在感情里总爱患得患失。 明明对方说尽了甜言蜜语,却总觉得少了点踏实感。 明明一起吃饭看电影,...
三伏天,常给孩子喝这4款汤,祛... Hi,大家好,我是梦琳,每天致力于分享美食养生,健康食谱! 长辈说过,夏天要“以汤养身”。尤其是孩子...
补时进两球!中超-于汉超刘诚宇... 北京时间8月23日,2025赛季中超联赛第22轮一场焦点战在青岛海牛和上海申花之间展开较量,上半场阿...
原创 男... 要说现在微信的功能挺多的,有的男人就专门爱搜附近的人,那是什么心理呢? 1、寻觅有缘人。 未婚男性...
54岁男子脑梗猝死,每天坚持午...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男人别自我感动!出轨妻子难回头... 女人越轨之后她还会醒悟吗? 一个女人背离家庭之后就基本不会再回头了,就算你用孩子用感情去挽留她,你的...
医患情长:那年春节,病房里的饺... 偶然翻看手机相册,发现了一张照片。 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回到了多年前那个大年初一的早晨,那是我到单位上班...
长期熬夜的人注意了!徐浦特聘专... “天天熬夜加班,还总忍不住生气,会不会伤甲状腺?” 不少职场人都有这样的担忧。上海徐浦中医医院王琍琳...
医生含泪警告:越来越多人因脑梗... 凌晨三点,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被紧急送往医院。他的嘴角歪斜、说话含糊、右手抬不起来。医生看了影像片子,...
血液变“牛奶”!浙江40岁老总... 40岁的李先生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商务应酬不断。半个月前的一次酒局,李先生又喝了不少,当晚他就感到肚...
调查 | 体重管理年,你的减肥... 调查 2025年,“体重管理”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随着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
十种纯素食,补气补血效果好 补气补血,我有十种纯素食做法.人人吃得起! 山药紫荆皮汤 材料:山药30克,紫荆皮9克,红枣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