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用心诠释,放心医美。日前,河北省中医院医疗美容中心成立。该中心以“中医为根 科技为翼”,严格按照公立医院要求,为您提供规范、安全的个性化医美,特开设“省中医美”专栏,着重介绍医美的有关知识,解答有关问题,让中医美容重塑您的美丽。心动不如行动。
想知道如何顺应二十四节气,喝出健康好气色吗?河北省中医院医疗美容中心刘湘主任的 “五色理论” 来支招啦!
中医认为,五色入五脏,青色养肝、赤色补心、黄色益脾、白色润肺、黑色补肾,而二十四节气的流转恰与人体五脏的盛衰休戚相关。
接下来为你推荐的每一款节气养生茶,都深度融合这一经典理论,从立春疏肝的亮肤饮,到冬至暖宫的养颜方,让每一口茶汤都精准呼应时节变化,既能调理脏腑平衡,更能由内而外滋养肌肤。跟着喝,让身体顺时 “饮” 养,绽放自然健康之美!
1
立春
立春为春季之始,标志着春季的开始。此时天地阳气渐生,如同草木初萌,阳气开始从冬季的潜藏状态向外出散。春季对应人体的肝脏,肝属木,主疏泄。立春时节,应顺应阳气升发之势,以促进肝气舒展。
养生茶推荐:疏肝亮肤饮
肝气不舒易导致皮肤暗沉。玫瑰花疏肝理气、活血养颜,陈皮、佛手理气解郁,三者搭配可促进气血运行,改善面部气色。
取玫瑰花5朵、陈皮5克、佛手3克,用沸水冲泡,焖泡 10 - 15 分钟后饮用。
2
雨水
雨水节气,降雨增多,湿气渐盛。气温虽有回升,但仍乍暖还寒,寒邪与湿邪易侵袭人体。脾主运化水湿,雨水时节应注重健脾祛湿。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湿寒之邪从足部、腰部等部位侵入,损伤阳气。
美颜养生茶推荐:白术茯苓饮
雨水时节湿气加重,湿邪困脾会使皮肤变得油腻、缺乏光泽。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利水渗湿,陈皮、山楂理气健脾,三药合用可健脾祛湿,调节肌肤水油平衡。
将白术 3 克、茯苓 5 克、陈皮 3 克,山楂6克,用沸水冲泡,焖泡 15 - 20 分钟后饮用。
3
惊蛰
惊蛰时节,春雷乍动,惊醒蛰伏万物。人体阳气向上向外涌动,气血活动更为旺盛。然而,阳气升发过猛易致肝阳上亢,出现头晕、目赤、皮肤干燥等症状。此时养生应注重清肝泻火。
美颜养生茶推荐:枸菊天麻茶
枸杞能滋补肝肾、益精,菊花可清肝、疏散风热,天麻平抑肝阳。三者搭配,既能清泻肝火、平抑肝阳,又能滋养肝肾之阴,可改善肝火上炎引起的皮肤干燥。
用枸杞5克、菊花3-5克,天麻6克,以沸水冲泡饮用,焖泡 15 - 20 分钟后饮用。
4
春分
春分昼夜平分,阴阳趋于平衡。此时自然界阴阳二气相互交合,人体也需顺应这一特点,调和阴阳。春分时节起居作息应遵循阴阳平衡原则。
美颜养生茶推荐:陈皮四神茶
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百合养心安神、美容养颜,芡实益肾固精,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陈皮理气健脾,五者搭配滋补五脏,调和阴阳。
用陈皮5克、山药5克、百合5克、芡实3克、茯苓5克,以沸水冲泡饮用。
5
清明
清明时节,气清景明,万物皆显,但此时湿气较重,且早晚温差大。湿邪易困脾土,影响脾胃运化功能,使人出现身体困重、食欲不振等症状,应以祛湿健脾为主。
美颜养生茶推荐:健脾祛湿饮
清明湿气与风热交织,薏苡仁清利阳明湿热,赤小豆祛湿利水,陈皮理气健脾,三者合用能清热利湿、健脾,改善湿热型油性皮肤,减少黑头生成。
取薏苡仁 15克、 赤小豆10克、陈皮5克,用沸水冲泡,焖泡 10 分钟后饮用。
6
谷雨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雨水充足,谷物生长迅速。空气中湿气进一步加重,且多有风热之邪侵袭,此时应注重清热降火、利湿,为即将到来的夏季做好准备。
美颜养生茶推荐:利湿焕肌饮
土茯苓清热解毒,马齿苋清热降火、消炎,山药健脾益气。
取土茯苓15克、马齿苋10克、山药5克,用沸水冲泡,焖泡 10 分钟后饮用。
7
立夏
立夏标志着夏季的来临,阳气旺盛。心在五行中属火,与夏季相应。立夏后,人体阳气外发,气血运行于体表,心脏负担加重。养生需注重养心护心,同时要注重清心火。
美颜养生茶推荐:清心防敏茶
淡竹叶甘寒,能清热泻火,莲子心苦寒,能清心火、平肝火,山楂健脾益气,可缓解日晒红斑,以及因心火过旺引起的痤疮。
取淡竹叶3克,莲子心 2 - 3 克,山楂5克,用沸水冲泡,焖泡 5 分钟左右后饮用。
8
小满
小满时节,麦粒渐满,天气愈发炎热,雨水增多,湿热交蒸。此时湿热之邪易困阻脾胃,肌肤易出油,应以清热利湿、健脾和胃为主。
养生茶推荐:荷叶利湿茶
荷叶清暑利湿,薏苡仁利水渗湿,赤小豆利水消肿,此茶可清热利湿,促进体内湿热排出,改善肌肤油腻状态。
将荷叶 3 克、薏苡仁5 克、赤小豆 5 克,先将薏仁、赤小豆稍微碾碎,然后用沸水冲泡,焖泡 20 - 30 分钟后饮用。
9
芒种
芒种时,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人体出汗增多,津液损耗大。汗为心之液,大量出汗易伤心气和心阴。此阶段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敛汗生津,清热解暑。
养生茶推荐:敛汗生津饮
芒种人体出汗多,津液损耗,皮肤易干燥缺水。乌梅生津止渴,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天花粉清热降火,三者搭配可生津润燥养阴,补充肌肤水分,保持肌肤水润。
取乌梅 3 颗、麦冬 5 克、天花粉3克,用沸水冲泡,焖泡 15 - 20 分钟后饮用,可根据口味加入适量冰糖。
10
夏至
夏至这天,白昼最长,阳气达到鼎盛。但物极必反,此时阴气已开始萌生。夏至养生重在顺应阴阳交替,保护阳气。避免贪凉饮冷,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养生茶推荐:绿豆荷叶茶
夏至阳气鼎盛,暑热易伤津,使皮肤粗糙、老化。绿豆清热解毒,荷叶清热解暑、升发清阳,乌梅生津止渴,此茶可清热解暑、利湿消肿,助肌肤抵抗暑热侵袭,减少皮肤粗糙、老化。
取绿豆 10 克(提前浸泡),荷叶 3 克,乌梅6克,加水煮 20 - 30 分钟后饮用。
11
小暑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暑热与湿气交织。暑为阳邪,易伤津耗气;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治法应以清热解暑、祛湿健脾为主。
养生茶推荐:芦根竹叶茶
暑热与湿气并重,皮肤易出现红斑、瘙痒。芦根清热生津、除烦,竹叶清热泻火,栀子清火凉血,此茶可清热泻火、除烦,缓解因暑热之邪引起的肌肤不适。
取芦根 5 克,竹叶 3 克,栀子5克,用沸水冲泡,焖泡 20 - 30 分钟后饮用。
12
大暑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酷热难耐,人体出汗量达到高峰。此时暑湿之邪最为强盛,容易损伤人体正气。养生应强调清热泻火、益气养阴,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避免过度劳累,以防耗气伤津。
养生茶推荐:滋阴美白饮
大暑酷热,人体气阴两伤,皮肤会变得松弛、缺乏弹性。西洋参补气养阴,栀子清热除烦、凉血解毒,柠檬生津解暑、美白肌肤,此茶可益气养阴、生津美白,但日常服用需注意防晒。
取西洋参 3 克、栀子 5 克、柠檬 5 克,用沸水冲泡,焖泡 20 - 30 分钟后饮用。
13
立秋
立秋虽标志秋季开始,但暑气尚未完全消退,此时阳气开始收敛,阴气渐生。肺在五行中属金,与秋季相应。立秋养生应注重养肺润燥,同时适当进行深呼吸等锻炼,增强肺部功能,帮助身体适应季节变化。
养生茶推荐:润燥抚纹茶
立秋阳气渐收,气候干燥,皮肤易出现细纹、起皮。沙参养阴清肺,麦冬养阴润肺,百合宁心安神,三者搭配可清肺润燥、滋养阴液,减少细纹的产生。
取沙参 5 克、麦冬 5 克、百合 5 克,用沸水冲泡,焖泡 15 - 20 分钟后饮用。
14
处暑
处暑意为 “出暑”,暑气将尽,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开始增大。此时人体阳气进一步收敛,气血开始向内潜藏。处暑时节顺应阳气收敛,同时避免食用过于辛辣、油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
养生茶推荐:百合雪梨茶
处暑暑气渐消,秋燥初现,皮肤干燥问题加剧。百合润肺、清心安神,雪梨清热润肺,山楂健脾消食,此茶润肺生津,既能缓解秋燥对肺部的伤害,还能改善皮肤干燥状态。
将百合 5 - 10 克、雪梨干5片、山楂6克,加水煮 20 - 30 分钟后饮用,可加入适量冰糖调味。
15
白露
白露时节,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加大,气候干燥加剧,秋燥明显。燥邪最易伤肺,导致肺阴不足,出现口鼻干燥、皮肤干裂等症状。应着重滋阴润肺。
养生茶推荐:润燥玉肌茶
杏仁润燥、滋阴养颜,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百合润肺、清心安神,三者搭配可润肺生津、滋阴润燥,改善干燥性皱纹。
取杏仁12克、玉竹10克、百合15克,用沸水冲泡,焖泡 15 - 20 分钟后饮用。
16
秋分
秋分时节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加大,阴气渐盛而阳气收敛,这种 “燥” 与 “收” 的特点会直接影响皮肤状态。此时人体阴阳处于平衡状态,养生应注重维持这种平衡。
养生茶推荐:平补抗衰饮
桑葚滋阴养血,且富含花青素和维生素 E,可清除自由基,延缓皮肤光老化,枸杞补肝肾,顺应 “增酸”“养收” 原则;山楂消食行气,避免滋补滞腻,符合秋分 “平衡阴阳” 需求。
取桑葚15克、枸杞12克、山楂6克,用沸水冲泡,焖泡 10 - 15 分钟后饮用。
17
寒露
寒露时节,气温更低,露水增多且更凉,寒意渐浓,人体阳气收敛,皮肤腠理开始紧闭。此时易受寒邪侵袭。应注意温阳散寒、调和营卫。
养生茶推荐:当归黄芪饮
寒露气温下降,寒邪侵袭,皮肤血液循环变差,变得苍白。当归补血活血,黄芪补气升阳,桂枝温阳散寒,三者搭配可补气养血,促进肌肤血液循环,让肌肤红润有气色。
取当归 5 克、黄芪 5 克、桂枝5克,用沸水冲泡,焖泡 15 - 20 分钟后饮用。
18
霜降(10月23-24日)
霜降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关键节点,此时天气转寒,阳气收敛,养生重点在于温阳散寒,同时兼顾秋季“养肺”的特点——润燥防燥。
养生茶推荐:温经祛皱茶
葛根性凉能清热润燥,桃仁活血化瘀,疏通气血运行,改善面部气血循环,缓解皮肤暗沉。桂枝温阳散寒,此茶可清热润燥、活血化瘀,疏通气血运行,改善松弛、淡化皱纹。
取葛根10克、桃仁6克、桂花2克,用沸水冲泡,焖泡 15 - 20 分钟后饮用。
19
立冬
立冬标志冬季开始,人体阳气开始由表入里,潜藏于内。肾在五行中属水,与冬季相应,为人体先天之本。应重在温阳散寒、滋补肾脏,让阳气得到充分潜藏。
养生茶推荐:温阳活血饮
立冬阳气潜藏,此时肌肤代谢减缓,易变得暗沉。桂枝温通经脉、温助阳气,红花活血通经,枸杞滋补肝肾、益精,三者搭配可温阳补肾,活血通经,促进真皮微循环,改善肌肤暗沉。
取桂枝6克、红花3克、枸杞 5 克,用沸水冲泡,焖泡 20 - 30 分钟后饮用。
20
小雪
小雪时节,气温下降,天气愈发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雪量还不大。此时人体阳气内藏,气血运行缓慢。应注重温补肾阳、养血活血。
养生茶推荐:山药姜枣茶
山药健脾、固肾、益精,干姜温中散寒,红枣养血安神、补中益气。山药姜枣茶能温补脾肾、益精安神,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改善因寒冷引起的皮肤干燥问题。
将山药5克,干姜 3 - 5 片、红枣 3 - 4 颗(去核),加水煮 15 - 20 分钟后饮用。
21
大雪
大雪时节,人体阳气深藏于肾中。此时是补肾养藏的关键时期,可通过饮食、起居和运动综合调养。
养生茶推荐:菟丝桑葚茶
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桑葚滋阴补血、生津润燥,菟丝子偏于温补阳气,桑葚偏于滋养阴液,玫瑰花疏肝理气、活血养颜,三者搭配可平补肾脏,气血充足,保持肌肤红润、有光泽。
取菟丝子10克、桑葚8克、玫瑰花6克,用沸水冲泡,焖泡 10 - 15 分钟后饮用。
22
冬至
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此后阳气开始逐渐回升,但此时阴气仍盛。冬至是阴阳转化的重要节点,要注重养护初生的阳气。可适当培补元气、扶正固本,为来年阳气升发奠定基础。
养生茶推荐:暖宫养颜饮
冬至阴阳转化,需养护阳气。此时肌肤容易因阳气不足而苍白、无光泽。黄芪补气养血,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调理因肾阳不足引起的宫寒型面色晦暗,从内滋补先天之本。
取黄芪5克、干姜2克、玫瑰花疏肝理气、活血养颜,用沸水冲泡,焖泡 10 - 15 分钟后饮用。
23
小寒
小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节气之一,寒气极盛,人体阳气处于内藏状态,抵御外界寒邪的能力相对较弱。此时应需加强保暖和营养补充,同时注意保暖,避免寒邪入侵。
养生茶推荐:散寒润肤茶
小寒寒气极盛,肌肤易受寒冷侵袭,变得干燥、粗糙。肉桂补火助阳、散寒,干姜温中散寒,红枣养血安神,此茶可温阳散寒、养血润肤,改善皮肤干燥状态。
取肉桂 2 克、干姜 3 克、红枣 3 - 4 颗(去核),用沸水冲泡,焖泡 15 - 20 分钟后饮用。
24
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依然寒冷,但已接近立春,阳气开始回升。仍需注重防寒保暖,同时可进行适当运动,促进气血流通,为迎接春季阳气升发做好准备。
养生茶推荐:气血双补饮
大寒接近立春,阳气开始回升,肌肤需要为春季焕新做准备。黄芪补气养血,桑葚滋阴补血、生津润燥,红枣养血安神、补中益气,此茶可改善血虚型皮肤萎黄,且气血双补,调节肌肤状态。
取黄芪10克、桑葚12克、红枣5枚,用沸水冲泡,焖泡 20 - 30 分钟后饮用。
撰稿:李伟业
编辑:荣丽莎
河北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