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缓解肠胃不适的方法》
夏季肠胃不适较为常见,可从多方面进行缓解。首先,在饮食上要格外注意。夏季气温高,食物易变质,应确保饮食新鲜、干净,避免食用不洁的路边摊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水果可选择一些具有调理肠胃功能的,像香蕉,其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
再者,要注意补充水分,但避免喝大量冰水,常温的白开水或者淡盐水是不错的选择,既能补充因出汗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又不会刺激肠胃。同时,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活动,因为中暑也可能引发肠胃不适。
另外,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肠胃健康。例如散步,能促进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增强胃肠蠕动,但要避免饭后立即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维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也有利于肠胃功能的正常运行,从而缓解夏季的肠胃不适。
中医妙招教你缓解夏季肠胃不适。
捏脊
捏脊疗是通过刺激身体某些经络和穴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尤其适合患有脾胃失和、消化不良、厌食积滞等病症的孩子。主要是捏背部脊柱及两旁,脊柱在背部的正中,是经络中督脉所在,脊柱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路线,刺激其穴位,可以起到通经活络、调和气血、及时调整脏腑的作用。
饭后揉肚
饭后先散步,然后或卧或坐,用手轻轻按揉腹部,先将双手搓热,分别以左、右手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按揉上腹部,各做30次左右。此法可增强胃肠机能,对治疗肠胃病有一定效果。
捏腿肚
小腿肚内侧循行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与脾胃相联,故而捏按此处可治疗胃之疾患。当然这只适用一般胃病,能缓解轻微的胃痛;严重胃病者,应去医院诊治。
按摩穴位
中脘穴: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后将手离开,重复10次,能缓解胃部不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天枢穴:此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3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两分钟。天枢穴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恶心、胃胀、腹泻、腹痛等。
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