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蔬菜已被列入致癌名单,吃多了会致癌?这些才真的要少吃
创始人
2025-10-27 07:14:03
0

推开厨房的门,刚买回来的蔬菜还带着晨露。

60岁的林阿姨一边摘菜一边想:长辈总叮嘱“多吃蔬菜,身体好”,可这阵子菜市场里,身边邻居却频频低声讨论,“有些蔬菜吃多了会上‘致癌名单’,会不会伤身?”

本就注重健康的她顿时多了几分忐忑,连平日最爱的小炒木耳和炝拌豆芽都下不了手。蔬菜不是健康代表吗?怎么还和“致癌”沾上边?

谣言的阴影像厨房的缕缕炊烟,时隐时现。关于“3种蔬菜已被列入致癌名单”的讨论,在网络和生活中反复出现,让人又怕又疑:蔬菜真的会致癌吗?哪些蔬菜吃多了要少吃?

今天我们就带大家拆穿真相,掌握科学饮食底线,为家里的菜篮子正名。

有些说法未必全错,但更容易被误读、甚至被误导。如果你还在为蔬菜“致癌名单”感到迷茫,别急,读完这篇,或许你的疑虑和误区可以一次解开。

“致癌蔬菜”到底是真相还是误读?

蔬菜是公认的健康食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推荐:成年人每日应摄入300-500克新鲜蔬菜,对心脏、血管、肠道乃至免疫系统都大有益处。

可近些年,“有些蔬菜上了致癌黑名单”“吃多了会致癌”的帖子层出不穷。到底哪些蔬菜被点名?它们真有那么可怕?

据多方资料和权威解读,目前经常被称为“致癌蔬菜”的有:蕨菜、发芽土豆、腌制类蔬菜

蕨菜

蕨菜之所以被列为IARC(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B类可能致癌物,主要在于其含有名为“原蕨苷”的特殊成分。实验表明,大量摄入或长期食用,原蕨苷能在体内转化出潜在的致癌物,对DNA造成损伤,诱发细胞突变。

但现实中,日常食用新鲜、适量、烹饪得当的蕨菜,实际风险并不高。《中华肿瘤杂志》数据显示,过去10年我国因食蕨菜致癌的确诊病例极少。偶尔尝鲜问题不大,经常大量进食才存在风险。

发芽土豆

发芽的土豆会产生大量“龙葵素”,不仅可能引发中毒症状,还被部分动物实验观察到长期大剂量摄入或有致癌可能。但正常未发芽的土豆(或及时去除芽眼、变青部位后食用)完全安全。

《中国食物成分表》提到,只要将发芽部分切净,并避免食用明显变绿或发苦的土豆,致癌风险可以忽略

腌制类蔬菜

腌制蔬菜(如泡菜等)在发酵、腌制过程中,如果盐超标或腌制不当,亚硝酸盐水平升高,摄入后体内可生成亚硝胺,后者是公认的致癌物。2023年中国一线城市居民膳食调查显示,长期大量食用腌制蔬菜人群消化道肿瘤的发生率比平均值高出12.6%

但关键在于“量”与“频率”,偶尔吃点自制腌菜、注意低盐、腌制规范,其风险极低。

常吃这些蔬菜,身体真的会发生哪些变化?

坚持健康吃蔬菜,对身体大有裨益,但若盲目追捧或偏食某些特殊蔬菜,却可能适得其反。以下三类风险,尤其要注意其中的健康信号:

误食高风险蔬菜,癌症风险或升高

如长期大量食用腌制菜,每周摄入超300克,造成人体亚硝酸盐负担增大,上海医院肿瘤科数据显示,相关人群食管癌、胃癌风险比普通人高8%-12%

新鲜安全处理,风险趋于零

新鲜蔬菜99%的时间都非常安全。即使是被“致癌名单”点名的蕨菜、土豆、木耳等,只要科学烹饪、适量食用、处理得当,致癌风险可忽略不计

绝大多数蔬菜富含膳食纤维、抗氧化物,帮助身体抗癌,不但不会致癌,反而能降低癌症风险。

不当加工、贮存才是健康隐患

如木耳浸泡超过24小时、未彻底煮熟,容易滋生细菌,生产一种叫“椰毒假单胞菌”毒素,导致食物中毒及消化道损害

而油温过高炒菜、或反复油炸,也会产生丙烯酰胺、苯并芘等致癌物。但这些都属于加工失误,和正常摄入新鲜蔬菜关系不大。

科学建议,让家人吃得更安全安心,这些细节要牢记!

多吃蔬菜对大部分人是正向的健康选择,但要注意方式和习惯。特别建议:

焯水去毒,规范烹调

高风险蔬菜如蕨菜、香椿、豆角等,烹饪前最好焯水3-5分钟,最大程度去除潜在毒素和农药残留。土豆如有芽眼或发绿要剪除,绝不生食。

腌制类要少量、低频率、低盐

自家腌菜推荐少量自制,分批新鲜腌制,每次不超过200克。腌制前菜和容器要充分清洗,尽量选择低盐、短期腌制方案。避免长期反复食用同一批腌菜。

新鲜清洗、不过度浸泡

新鲜蔬菜用清水多次冲洗,尤其叶类和根茎类,可先浸泡10分钟再冲洗,去除可见杂质和残留。木耳、粉丝等泡发类食品,夏天不超4小时,冬天不超过8小时。

多样摄入,营养均衡

不要因“致癌名单”恐慌而拒绝蔬菜。应当每日变换不同品种搭配摄取蔬菜,避免餐桌单一,既丰富口感,也确保必需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补足。

合理油温,避免过度加热

家庭炒菜时油温不超过180°C,避免大火爆炒或油烟太重,既能保护蔬菜中的营养素,也防止致癌物质生成。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致癌物分类汇总》第15版

《世界卫生组织饮食与癌症预防指南》

《上海市居民肿瘤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023年度

《腌制蔬菜及亚硝酸盐致癌作用研究进展》

《食源性毒素中毒诊疗规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李湘王岳伦现身北京街头被偶遇!... 搜狐娱乐讯 近日,有网友在北京街头偶遇李湘、王岳伦,二人在街边悠闲聊天,状态惬意,离婚之后也相处得很...
说真的,孩子睡觉露脚丫,真正的... 这几天,全国各地逐步开启低温模式,尤其北方部分城市进入了「天冷了,暖气还没来」青黄不接的时候。 温度...
原创 上... 在佛教中,“不杀生”和“救苦救难”是两大核心理念,象征着慈悲和对生命的尊重。然而,在日本侵略中国的战...
每天吃的食物,悄悄疯长小肚子 很多人都认为,长胖是因为吃得太油或太甜。但你可能不知道,吃得太咸,同样是导致脂肪堆积、尤其是腹部肥胖...
郭富城60岁生日方媛晒照庆贺 ... 搜狐娱乐讯 26日,方媛在社交平台分享郭富城生日派对照片,并配文“老公生日快乐”。随后郭富城回复“谢...
近期大量上市!医生提醒:不要一... 近期,柚类大量上市,酸甜多汁的“柚味”很多人喜欢。目前市面上售卖的带“柚”字的水果有很多种,沙田柚、...
遗落物品留下了DNA痕迹,卢浮... 据央视新闻报道,轰动全球的卢浮宫文物抢劫案已过去6天,两名涉案的嫌疑人终于在10月25日晚被拘捕。 ...
霜降前后多吃5样少做2件事,润...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加大,空气愈发干燥。此时人体易受寒邪侵袭,出现肺燥...
科普专家说慢病·精编 | 回避...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吴施楠 视频 | 章乐 编辑 | 袁月 导语:死亡,从不是冰冷的句...
3种蔬菜已被列入致癌名单,吃多... 推开厨房的门,刚买回来的蔬菜还带着晨露。 60岁的林阿姨一边摘菜一边想:长辈总叮嘱“多吃蔬菜,身体好...
六年了,当初那位因体弱无法化疗... 2018年芒种时节,黑龙江的黑土地上麦浪翻涌,刘阿姨的人生却迎来一场变故。她在手术室门口颤抖地签下手...
悄然来袭的视力危机:如何科学预... 你是否注意到身边戴眼镜的人越来越多?这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一场悄然来袭的“视力危机”。近视,这种没有...
皮肤科张弘医生:调理体内,才能... 诊室里,张弘医生正低头查看一位年轻患者的手臂。那上面布满了湿疹留下的红印和抓痕,反复发作已有三年。患...
河南专家巧用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 “胸不闷了,终于能平躺睡觉,感觉身上也有劲了!”近日,在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病区,即将出院的52...
原创 李... 《画江湖之不良人》第六季第12集的预告已经发布,相信很多观众都已经看到,主角团开始对付李嗣源,而李嗣...
蜂蜜立大功?研究发现:蜂蜜可在... 大清早的公园里,68岁的王阿姨一边和孙子散步,一边微微咳嗽着。小孙子皱眉头说:“奶奶,你的嗓子怎么又...
反流性食管炎反复?别只吃抑酸药... 提到反流性食管炎,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崩溃时刻:胸口像揣着小火炉,烧得慌;酸水时不时涌到喉咙,又苦又辣...
【护理感悟】以爱之名,重寻护理... 清晨7点30分,我像往常一样整理好衣帽,带上笔和随身笔记本,和同事走进病房,开始例行晨间护理与查房。...
肺有没有癌变,睡觉就知?肺癌患... 睡觉本该是最舒服的时候,但对于肺健康的人来说,夜晚却可能暴露身体的一些问题。在笔者看来,很多人忽视了...
原创 霜... 霜降了,在10月23日11点51分到来,风里带着刺骨的凉,草叶上悄然有一层薄薄的白霜,霜降是秋天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