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54岁的苏女士怎么也没想到,一次普通的体检竟让她与“卵巢肿瘤”有了惊险交集。两个月前,她的超声检查单上显示有一个17x11mm的实性肿物,经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马辉平主任医师团队及时手术,竟检出恶性成分,确诊为右侧卵巢纤维瘤合并局灶支持间质细胞瘤(中分化)。这一病例为所有女性敲响了健康警钟:绝经后卵巢的实性肿物,再小也不能轻视,健康往往赢在及时行动的瞬间。
绝经后卵巢“缩水”≠“安全” 实性肿物是重要预警信号
马辉平指出,不少人存在误区,认为绝经后卵巢“退休”了,长个小疙瘩无关紧要。实际上,年轻女性的卵巢囊肿多为生理性,类似月经来潮,过段时间可能自行消退。但绝经后卵巢本应逐渐“缩水”,此时若出现实心小肿块,就必须提高警惕。
马辉平解释,这种实性肿块可能是良性,但也可能如隐藏的“定时炸弹”。以苏女士为例,肿瘤虽仅1.7厘米,却已露出恶变苗头。若不及时处理,很可能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通过淋巴血液转移扩散,届时治疗难度将大幅增加。
小病灶暗藏大危机 早期与晚期治疗天壤之别
马辉平强调,卵巢癌最忌拖延。早期发现,90%以上的患者能长期生存,术后生活基本不受影响;一旦拖到晚期,治愈率暴跌至30%以下,患者还需承受放化疗的痛苦。
以苏女士的病例分析,此次手术非常及时。机器人微创手术不仅完整切除了全子宫及双侧附件,还通过精准病理诊断明确了肿瘤性质。这种中分化的支持间质细胞瘤具有潜在侵袭性,及时的根治性切除直接阻断了肿瘤恶变和转移的路径。马辉平痛心地说,很多患者总想着“不痛不痒,再观察观察”,结果等到出现腹胀、消瘦等症状才就医,最佳治疗时机早已错过。
给绝经女性的三个“护巢”锦囊
定期体检别漏“卵巢专项”。每年进行妇科超声检查,重点关注肿物性质(实性/囊性)、血流信号、边界清晰度,同时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如CA125、HE4)。即使卵巢体积小于2cm³,发现实性结节也需动态随访,绝不能因“绝经后卵巢萎缩”而掉以轻心。
破除“无症状=良性”的误区。卵巢位于盆腔深部,早期肿瘤常“静悄悄”生长。苏女士术前并无明显不适,仅因常规体检发现异常。一旦出现持续腹胀、盆腔隐痛、月经紊乱(绝经后出血)等症状,肿瘤可能已进展到中晚期。绝经后卵巢出现实性肿物本身就是需要干预的信号,无需等待“出现症状”才行动。
听医生的“风险评估”而非“凭感觉决策”。超声显示实性成分占比高、血流丰富、肿瘤标志物升高,或短期内肿物快速增大,都是需要手术的指征。对于绝经女性,医生会综合年龄、生育史、肿物特征等因素判断。与其冒着“良性恶变”的风险长期观察,不如通过微创手术及时明确诊断并处理病灶,这才是科学的健康管理策略。
绝经不是卵巢健康的“终止符”,而是需要更精细呵护的新起点。苏女士的经历证明,1.7cm的小肿物也可能是健康的“定时炸弹”,但及时的医疗干预完全可以化险为夷。对于所有绝经后女性,定期给卵巢做“深度体检”,重视每一个异常信号,就是对自己后半生健康最划算的投资。记住,卵巢肿瘤的恶性程度从不看“个头大小”,只看“干预早晚”——早一天处理,就多一分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