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两包烟顿顿8两酒,不听医生劝阻的李琦,跟杨少华生前如出一辙
创始人
2025-08-06 17:16:48
0

文|编辑|麦麦

“我没有任何嗜好,我的嗜好就是抽烟喝酒”。

70岁的李琦曾烟酒不离手,甚至放下豪言称“八两之前的酒都算白喝”!

若不是进了几次ICU,估计早已在酗酒的路上一条道儿走到黑。

大家都知道,烟酒有害身体健康,但却总有人突破这些常理,前不久去世的相声大师杨少华就是典型的例子。

他一生与烟酒相伴,即便年过九旬也从未想过戒烟戒酒。

烟雾缭绕就是他的空气,一口气全凭烟酒吊着,硬生生活到了94岁高龄。

难不成“烟酒伤身”只是空话?

然而看到70岁的李琦,因为抽烟酗酒成了“ICU常客”,才明白这场健康危机早已在他身上埋下了隐患...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对李琦来说,这句话就好像是他大半辈子的人生信条。

开心喝酒、不开心也喝酒,只要喝酒什么烦恼全都烟消云散。

年轻时候的李琦,更是直接把酒当水喝。

每天两包烟、八两酒,已经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达6000斤的饮酒量,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不禁想问一句,“李琦是酒做的吗”?

曾经的李琦,是观众最熟悉的“东北大爷”。

靠一张脸、一句台词、憨厚的形象,给万千家庭送去了欢乐。

可如今的他,早已被烟酒“啃噬”得如同一个所剩无几的“酒鬼”。

李琦对烟酒的痴迷,早已不是“爱好”两个字能形容的了。

与其说是烟酒不离手,不如说是“烟酒成瘾”。

长年累月的酗酒和抽烟,早已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甚至成了医院ICU的“常客”。

即便医生已经多次告诫他“远离烟酒”,但他就是难以自控。

为此,妻子和周围朋友都监督他,帮他戒掉烟酒,可李琦总是嘴上答应得挺好,转头就把这些忠告忘得一干二净。

他不仅抽烟酗酒,在吃的方面更是毫不客气,顿顿大鱼大肉、鲍鱼龙虾,那叫一个奢侈。

俗话说得好“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把酒当水喝,烟一根接一根,这种恶习早已在他身上藏了一颗“定时炸弹”。

看似圆滚滚的体型,实则早已千疮百孔,身体也开始闪起红色警报。

各种毛病都找上了门,他的身体也终于不堪重负,被送进了医院。

病情最严重的时候,甚至还被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ICU病房都像是他的另一个“家”。

而他之所以这么依赖烟酒,和他的成名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1955年,李琦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一个平凡的家庭。

虽然家境说不上多富裕,但他的童年生活过得还算愉快。

小学时期,他性格顽劣经常逃课,后来只能早早辍学另谋生计。

14岁那年,又赶上了上山下乡运动,他把家里唯一的留城名额给了弟弟。

正当他决定下乡时,命运的齿轮却悄然发生了转动。

恰逢那年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在招生,他便决定报名碰碰运气。

那时的李琦怎么也想不到,他后来能成为一名实力派演员,登上春晚的舞台。

虽然没接受过系统地训练,但他却凭借独特的表演方式逗得面试官哈哈大笑,现场更是掌声不断。

就这样,李琦顺利拿到了通往艺术殿堂的“入场券”。

然而进了剧团之后,他才发现挑战才刚刚开始。

和其他剧团成员相比,他在外形上不占任何优势,只能出演一些小角色,几句话说完就得退场。

不仅没什么光环,平日里也没有观众捧场。

久而久之,李琦的存在感越来越低,剧团领导对他也开始有意见。

可即便如此,他依旧坚持自己的梦想,而这一切都源于对艺术的热爱。

后来随着影视行业的兴起,话剧的地位也逐渐被取代,行业变得愈发萧条。

李琦不甘就这样碌碌无为,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去北漂!

彼时的李琦已经37岁,无论是外形还是年龄,在表演行业都不占优势。

更何况他还是一名话剧演员,在影视领域算是初来乍到。

刚闯入这个圈子的时候,既没有人脉也没有背景,连个落脚的地都没有。

一开始,他只能演些路人甲,有时候连一句台词都混不上。

身边人常问他“琦哥,你苦吗”?

李琦总是淡淡一笑说道“不苦,热闹”!

这“热闹”的背后,包含着多少辛酸与委屈,成名之路很难一帆风顺。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染上了抽烟喝酒的陋习。

每当遇到不顺心的事,他就喜欢用酒精来麻痹自己,好像在那一刻忘掉了所有烦恼。

本以为只是无聊时的消遣,没想到一不小心就陷入了恶循环。

渐渐地,他就烟酒就产生了强烈的依赖。

后来演艺事业蒸蒸日上,名气越来越响,应酬也越来越多。

成功之后,烟酒好像又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标配”。

别人演戏是为了名利,李琦演戏纯粹是为了活着。

即便工作再艰辛、委屈,只要能赚钱,他就能立马到岗。

那时候他根本没机会在乎“体面”,只要一家人不饿肚子就行。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李琦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1996年,李琦首次登上春晚,演出结束后吸引了诸多导演的注意。

自那之后,他的演戏邀约源源不断,每次亮相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着名气越来越响,压力也越来越大,应酬也越来越多。

在中国的“酒桌文化”里,不喝酒的人,往往会被“边缘化”。

李琦不是不知道烟酒伤身,只是他早已习惯“把命当筹码”。

直到2018年,他首次被爆出住进了ICU,这才知道身体早已千疮百孔。

2019年,他又因心脑血管问题入院治疗。

那段时间,可以说是离死亡最近的时候,家里人一度以为他“快不行了”。

一次次在死亡边缘徘徊,一次次被拉回。

看着妻子和孩子担忧的模样,他终于醒悟:陪伴家人比酒局应酬,更重要。

他的妻子高丽,对他的生活十分上心,一日三餐都监督着。

李琦也从一开始的无酒不欢,变成了如今的滴酒不沾,应酬也是能推就推。

当一个人真的徘徊在生死之间时,才能真正领悟什么才是“值得”的。

如今,他时常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生活,靠跳绳成功减重几十斤。

在家人的陪伴和监督下,他终于戒掉了烟酒,再次迎来了新生。

虽说杨少华活到了94岁高龄,但常年嗜烟酒的他,常年忍受着肺病带来的折磨。

据他的助理说,老爷子去世的原因也是“肺衰竭”。

若早点戒掉烟酒,或许还能多享受几年晚年时光。

人到暮年,最怕的不是病,而是“活错了一生”。

曾经的李琦,又何尝不是无数中国男性的缩影。

迫于生活压力,他们只能故作坚强,用烟酒来麻痹自己。

舍不得面子,却丢了健康。

李琦的转变或许来得有些晚,但好在做到了“悬崖勒马”。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在评论区聊一聊吧!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立秋到!别光想着“秋天的第一杯... 夏天的“烧烤模式” 终于要下线了? 别急 立秋≠入秋! 这个时节温差大、燥气升 最容易感冒咳嗽嗓子疼...
【媒体报道】吉林日报:科学减重... 8月6日,吉林日报采访我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姚璠,谈饮食减重相关问题。原文如下: 科学饮食作为减重...
原创 正... 正常人吃治疗抑郁症的药会变快乐吗? 首先声明一点,抗抑郁药是不能随便乱吃的,抑郁症是有严格的标准的。...
“承上启下”助力中医馆建设 “郏县第二人民医院以‘承上启下’的工作模式开展中医药工作,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建立...
健康养生┃立秋养生:顺应节气调... 传统二十四节气 节气 夏意犹未尽 忽觉秋已来 { 08.07 } 立秋(公历8月7日),是二十四...
鹤壁市淇滨区开展非法医疗美容宣... NEWS 近日,鹤壁市淇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健康监督所)联合鹤壁市淇滨区九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
尿酸结晶不断增多?溶解消除这三... 尿酸结晶的积累常引发痛风等健康隐患,其溶解与管理需科学方法。本文将深入探讨消除尿酸结晶的三大关键策略...
【健康养生】明日立秋,盛夏余热... 秋季从立秋之日起,至立冬前而止,是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过渡阶段,人体受自然界影响,肌肤腠理由疏松趋向...
【饮食与健康】立秋节气养生饮食... 立 秋 饮食与健康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标志着夏秋交替 此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 但暑热未完全消退...
立秋时节话调理,中药材搭配指南... 又是立秋时节,此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俗话说“秋冬进补,来年打虎”,黄帝内经有...
【斤斤计较】少吃多动,竟然不减...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 魏帼 营养科的减重门诊开了有一段时间了,减重的人群络...
警惕!超加工食品的健康隐患与真... 在现代社会,超加工食品几乎无处不在,它们以方便快捷的形式进入我们的生活。然而,这些食品真的如广告所宣...
一发现便是晚期?消化道早癌筛查... 在消化内科门诊,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患者:明明只是来做常规体检,却在胃肠镜(内镜)检查中意外发现了早期...
炎炎夏日,女性朋友要对“炎”说... 炎炎夏日,潮热汗出细菌容易滋生,女性朋友一旦怀疑自己患上阴道炎,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而不是自行用药。这...
深圳自闭症孩子总喜欢捂耳朵,背...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自闭症孩子对声音特别敏感,一听到让他们感觉到刺耳的声音就会捂住耳朵,尽管这...
多地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识别三... 截至7月27日,广州、阳江、湛江等多地均已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世界卫生组织在当地时间7月25日发布消...
研究发现:吃西瓜对男人好,不仅... 如今正值夏日炎炎、瓜果飘香的时节。 虽然天气很热,但只要一口咬下西瓜那甘甜多汁的红瓤,仿佛能瞬间浇灭...
【活动预告】立秋站桩功治未病!... 在秋季养生中,《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
荔枝这味药材多半被你糟践了 香甜多汁的荔枝是炎炎夏日深受大众喜爱的水果。不过,荔枝的“身份”可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它不仅美味可口...
换季血压高点没关系? 专家:别... 央广网北京8月6日消息(记者 雷妍 实习记者 王楠)立秋后,季节交替,昼夜温差加大,心脑血管疾病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