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
秋
饮食与健康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标志着夏秋交替
此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
但暑热未完全消退(尤其南方地区)
易出现“秋燥”和“暑湿夹杂”的情况
养生饮食需遵循“润燥、健脾、少辛增酸”的原则
以下为具体指南:
01
立秋饮食核心原则
01
润肺防燥
秋燥易伤肺,多吃滋阴润肺食物:银耳、百合、莲藕、荸荠、梨、蜂蜜、杏仁、豆浆。
少吃辛辣烧烤,避免加重燥热。
02
健脾祛湿
夏季贪凉易伤脾,立秋后需调理脾胃:山药、南瓜、小米、茯苓、芡实、薏米(湿热重者可炒制后煮粥)。
避免生冷(如冰饮、刺身),防止腹泻。
03
少辛增酸
酸味收敛肺气:苹果、葡萄、山楂、柠檬、乌梅。减少葱、姜、蒜等辛散之品,避免耗气伤阴。
02
推荐食材与食谱
01
润燥类
雪梨百合羹:梨+百合+冰糖炖煮,润肺止咳。
银耳莲子汤:银耳+莲子+枸杞,滋阴养颜。
蜂蜜柚子茶:润肠通燥,适合晨起饮用(糖尿病患者慎用)。
02
健脾类
山药小米粥:健脾养胃,适合早餐。
茯苓芡实排骨汤:祛湿补脾,搭配红枣更佳。
红豆薏米水:湿热重者饮用(体寒者加红枣、生姜平衡)。
03
应急果蔬
水果:秋梨、苹果、石榴、葡萄。
蔬菜:莲藕(生吃清热,熟吃健脾)、南瓜、菱角、茭白。
03
立秋饮食禁忌
01
忌过度进补
立秋“贴秋膘”需循序渐进,避免油腻(如红烧肉、烤羊腿),尤其湿热体质者先调理脾胃再进补。
02
忌贪凉
西瓜、绿豆等寒凉食物逐渐减少,避免损伤脾胃阳气。
03
慎食海鲜
部分人秋季易过敏,螃蟹等性寒,搭配姜醋蘸食。
04
地区差异化调整
北方干燥地区:加强润肺(如杏仁露、芝麻糊)。
南方湿热地区:侧重健脾祛湿(如赤小豆、陈皮煮水)。
体质偏寒者:可少量吃姜枣茶温中,但避免过量。
05
其他养生小贴士
晨起喝温水,缓解秋燥便秘。
饮食搭配运动,如散步、八段锦,助气血流通。
早睡早起,顺应“秋收”之气。
立秋是过渡节气,饮食需根据自身体质灵活调整,以“平和”为要,为秋冬健康打下基础。
撰稿:付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