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自闭症孩子对声音特别敏感,一听到让他们感觉到刺耳的声音就会捂住耳朵,尽管这些“刺耳的声音”在普通人眼里并不刺耳。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自闭症患者通常大部分伴有共病“听觉敏感 ”典型自闭症发育障碍的特征 ,他们的耳朵往往比正常人更加“敏感”,所以对他们来说,捂耳朵也变为平常。
1、听觉敏感
对于听觉敏感的人来说,耳朵的感觉比平常人更敏感,在我们听来正常的声音,在他们听来就会大很多。
不只是响亮的声音。在某些情况下,听到的声音是令人难受的声音,或者听到的声音与不喜欢的东西有相关联性,也会导致他们不由自主去捂耳朵。
2、难以区分声音
自闭症儿童除了听觉敏感外,可能还伴随有听力等其他障碍。
普通人能轻松从嘈杂环境中筛选出需要关注的声音,比如在商场里听清同伴的对话。但自闭症孩子的听觉过滤系统存在障碍,各种声音会无差别地涌入大脑 —— 说话声、音乐声、脚步声混杂在一起,形成混乱的 “声音洪流”。他们无法聚焦关键信息,只能通过捂耳朵来切断这种感官超载,缓解大脑的处理压力。
3、不舒服、焦虑或紧张
当某些声音与不愉快的经历绑定,孩子会对其产生强烈排斥。比如曾在医院听到的仪器提示音、被大声训斥时的呵斥声,都可能成为“触发点”。此后再听到类似声音,即使音量不大,也会勾起他们的紧张或恐惧,捂耳朵成了自我保护的情绪调节方式。
4、情绪表达的间接方式
自闭症孩子往往难以用语言描述身体的不适感,当听觉刺激带来焦虑、烦躁时,捂耳朵就成了他们传递 “不舒服” 的信号。家长能从孩子紧绷的表情、躲闪的动作中察觉情绪变化,而捂耳朵正是这种内在不适的外在表现。
当孩子突然捂住耳朵时,不要指责他,试试这样做!
(1)迅速带离刺激环境,减少声音输入。
(2)用替代物帮助他降低噪音,如柔软的耳塞、降噪耳机等。
(3)教给孩子一些自我调节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缓解焦虑的情绪,逐渐减少对耳朵的依赖。
(4)训练孩子的社交能力与沟通技巧,帮助他们减少在群体环境中感感觉不适的情况,建立更多的社交安全感,进而减少捂耳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