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
盛夏不必拒汤药
三伏养生很重要
在蝉鸣渐起、暑气蒸腾的时节,不少人面对苦涩的汤药选择敬而远之。但你知道吗?夏季,这个阳气最盛、万物繁茂的季节,正是养生的黄金时机。忽视夏季养生,或是盲目拒绝汤药调理,很可能让健康隐患悄然滋生。今天,就带大家深入了解夏季养生的重要性,打破“拒绝汤药”的认知误区。
01
SUMMER
顺时养生:夏季养生的理论根基
中医养生强调“天人相应”,人体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黄帝内经》有言:“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夏季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旺盛且活跃于体表,而脏腑相对虚寒。此时顺应阳气生长之势进行养生,可使人体的阳气得到更好的升发与疏泄,调整阴阳平衡,为秋冬健康打下坚实基础。若违背夏季的自然规律,就容易损伤阳气,导致秋冬疾病的发生,出现如秋冬时节易感冒、咳嗽、手脚冰凉等症状。
02
SUMMER
夏季养生关键要点
✿ 调节阴阳平衡
夏季外界阳气亢盛,人体出汗较多,易导致津液亏损、阳气耗散。此时,若不注重养生,就会打破阴阳平衡。比如,过度贪凉饮冷,会使体内阴寒过盛,损伤脾胃阳气;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缺乏运动,阳气无法正常升发,也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通过合理的养生方法,如适当食用温热性食物、进行温和运动等,可调和阴阳,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 养护脾胃
夏季暑湿较重,湿邪最易困阻脾胃。加之人们常食用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冰镇饮料等,更易损伤脾胃阳气,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养护脾胃在夏季至关重要,可从饮食、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入手。
03
SUMMER
夏季汤药调理意义大
有人认为夏季天气炎热,身体没有明显不适,无需服用汤药调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夏季服用汤药,一方面可针对夏季的气候特点和人体的生理变化,进行清热解暑、祛湿健脾等调理,预防夏季常见疾病;另一方面,通过“冬病夏治”的理念,利用夏季阳气旺盛的时机,对一些在冬季易发作的虚寒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炎等进行治疗和预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汤药能够根据每个人的体质、症状进行个性化的辨证论治,精准调理身体,这是其他养生方式难以替代的。
而且,中医调理手段丰富多样,除了汤药,还有丸剂、散剂、膏方、代茶饮等剂型。丸剂服用方便,适合长期调理;散剂吸收较快,作用迅速;膏方口感较好,兼具滋补与治疗作用;代茶饮更是方便携带,能随时饮用,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选择哪种养生方法可根据季节、体质等全面考虑,并非汤药一种方式。即使选择汤药,也可根据个人口味,在不影响药效的前提下,适当加入大枣、甘草等调和口感。
总之,夏季,是顺应自然、滋养身心的关键时期。我们不应因对汤药的误解而放弃有效的养生调理。无论是选择合适剂型的中药,还是结合其他中医养生方法,只要遵循中医理论,重视夏季养生,就能在炎炎夏日保持健康活力,为全年的身体健康筑牢根基。
这个夏天,
让我们放下对汤药的偏见,
开启科学养生新方式!
撰稿: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
编辑、美编:党群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