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的发生并非偶然,在中医看来,这是身体气血运行长期出现问题的结果。就像道路长期拥堵会引发事故,心脏周围的血脉被 “瘀堵” 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心梗发生,而这些问题往往和日常习惯密切相关。
饮食不节是重要导火索。中医认为,经常吃油腻肥厚、辛辣刺激的食物,会让体内产生 “痰湿” 和 “热毒”。这些物质就像血液里的杂质,随着时间积累会阻塞血管通道。很多人喜欢无肉不欢、顿顿吃撑,或是常喝甜饮料、吃油炸食品,这些习惯会让脾胃运化负担加重,痰湿越积越多,最终影响心脏供血。
情绪失控最伤心脏气血。中医讲 “心主神志”,长期处于愤怒、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会导致 “气滞血瘀”。就像水流遇到阻碍会停滞,气血运行不畅时,心脏周围的血脉就容易瘀堵。特别是突然的情绪激动,会让气血瞬间逆乱,很可能诱发心梗突发。
过度劳累耗损心气也不容忽视。现在很多人经常熬夜、加班,或是长时间高强度劳作,这会大量消耗 “心气”。心气就像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动力不足时,血液运行就会变缓,容易形成瘀滞。中医认为 “久劳伤气”,长期透支体力和精力,心脏功能会逐渐减弱。
寒冷侵袭诱发风险也需注意。中医认为 “寒邪收引”,天气突然变冷或长期处于寒冷环境中,寒邪会让血管收缩变细,血液流动受阻。尤其是秋冬季节气温骤降时,本身气血不畅的人更容易因寒邪诱发心脏血脉瘀堵,出现心梗症状。
心梗的发生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想要远离心梗,就要从调整饮食、管理情绪、规律作息、注意保暖这些日常细节做起,让气血畅通无阻,心脏才能正常运转。
下一篇:00后的“保命新四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