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时节,烈日炎炎,不少人总觉得浑身乏力、没胃口,甚至白天也昏昏欲睡,总被家人调侃“太懒了”。其实,这不是偷懒,而是“苦夏”找上了门。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苦夏”背后的秘密,教你4招轻松应对,唤醒夏日精气神。
“苦夏”不算病
却藏着身体的“小警报”
“苦夏”是中医所说的夏季适应性障碍,指夏季很多人都会出现食欲不振、气短口渴、身体乏力、精神不振、睡眠差等症状。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背后藏着这些生理原因:
1.体温调节“超载”:夏季气温高,人体为了散热,皮肤血管扩张,流向大脑和内脏的血液相对减少,导致大脑供氧、供能不足,自然容易乏力、贪睡。
2.消化功能“打盹”:高温让胃肠血管收缩,消化液分泌减少,食欲下降的同时,营养吸收效率变低,身体缺乏能量,就会总觉得没力气。
3.电解质“失衡”:出汗多会带走大量水分和钾、钠等电解质,一旦失衡,就可能出现心慌、头晕、精神萎靡,这也是“苦夏”的典型表现。
虽然“苦夏”不是一种疾病,但它像个“小警报”,提醒你:身体需要调整啦!
4招击退“苦夏”
这样过夏天更舒服
对付“苦夏”不用愁,做好这4件事,就能帮身体找回状态:
1
加强锻炼
“苦夏”多侵袭体质虚弱、脾胃欠佳的人。因此,平时要多参加体育锻炼,以此提高机体对高温天气的适应能力。
锻炼应避开正午高温时段,傍晚散步、打太极,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又能缓解白天的疲劳,但别做剧烈运动,以免出汗过多。
图源:AI生成
2
科学膳食
“苦夏”初发,一般症状较轻,脾胃虚弱不突出,表现为倦怠乏力、头晕目眩、食欲不振等。此时,只要多吃清淡食物,少吃油腻食物,症状就可以减轻甚至消失。
另外,在夏季多食用一些苦味食品,如苦瓜、莲子心茶等,既可以降泻心火、消暑利湿,又能健脾利胃、增强胃肠功能。
3
合理用药
中医认为“苦夏”属湿阻脾胃,用藿香正气散治疗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也可适当服用当归补血汤、六味地黄丸等药物。
图源:AI生成
如果用药后还不能使症状得到缓解,可以采用清暑益阴、散寒利湿、调和肠胃的中药调制。
4
注意休息
夏季昼长夜短,人体的活动量相对较大,能量消耗也有所增加。因此,应当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有条件者应安排一定的午睡时间,以保持旺盛的精力,抵御“苦夏”的侵袭。
大暑虽热,但只要顺应时节、科学调理,就能告别乏力贪睡,让精气神像夏日阳光一样充沛。愿你安然度夏,健康常伴!
来源|内容综合自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妇女网
图片|豆包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