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观察:能活到80岁的乙肝患者,大多在55岁,就不碰这4事了
创始人
2025-07-10 00:05:31
0

我从医三十余载,见过太多乙肝患者的生死轮回。那些能够安然迈入耄耋之年的乙肝患者,几乎都有个共同点——在55岁左右,就已经悄然告别了四种伤肝习惯。

这不是偶然,而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经验教训。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这些真实观察,希望能为乙肝患者带来一线生机。

前段时间,老王来我诊室复查。他今年78岁,是一位乙肝病史长达40年的老病友。当我告诉他肝功能指标正常时,老王笑得像个孩子。

他告诉我:"老大夫,我能活到现在,多亏了55岁那年听了您的劝告。"回想当年,老王肝区疼痛、黄疸,肝功能异常明显,但在彻底改变生活方式后,奇迹般地活出了健康。这让我不禁思考:为何有些乙肝患者能长寿,而有些却早早离世?

第一件乙肝患者要避开的事——酒精。李大爷是位乙肝病人,同时也是位"酒仙"。他常说:"小酌怡情,伤不了身。"尽管我多次告诫他酒精会加速肝脏损伤,他依旧我行我素。结果可想而知,他在60岁那年因肝硬化合并肝癌离世。

酒精在肝脏中代谢会产生乙醛,对本就脆弱的乙肝患者肝脏造成二次打击,犹如往伤口上撒盐。乙肝患者喝酒的危害远超常人,即使是低度数的啤酒,也会加重肝脏负担。

赵阿姨今年81岁,她告诉我:"自打55岁那年听说酒精是肝脏天敌,我立刻把家里的酒全扔了。"这一决定看似简单,却为她赢得了长寿的资本。

很多研究证明,乙肝患者彻底戒酒后,肝纤维化有可能逆转,肝功能可明显改善。倘若你是乙肝患者,与其为短暂的酒后舒畅付出生命代价,不如干脆与酒精绝缘

第二件必须放弃的事——滥用药物。退休教师张先生是我的老病号,几年前因关节疼痛自行服用"止痛药"长达半年,结果引发急性肝衰竭,差点丢了性命。

很多乙肝患者不知道,某些常见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非甾体抗炎药等,代谢途径都经过肝脏,对已受损的肝脏无异于雪上加霜

郑大姐今年79岁,是位乙肝携带者。她严格遵守"不乱吃药"的原则,即使感冒发热也先咨询医生。一次她告诉我:"人到中年后,我就把药当毒药看,从不自行用药。"

这种谨慎态度保护了她的肝脏,让她得以健康生活几十年。乙肝患者用药必须遵医嘱,切勿自行服用保健品或中草药,因为很多所谓的"养肝药"可能暗藏肝毒性

第三个隐形杀手——熬夜。我的患者吴先生,曾是位IT工程师,年轻时经常通宵加班。五十出头时,他的肝功能急剧恶化,肝脏纤维化程度加重。熬夜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导致肝脏解毒能力下降,免疫功能紊乱,对乙肝患者尤为致命

相比之下,今年82岁的刘婆婆,自从55岁确诊乙肝后,坚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每晚九点准时上床,早上六点起床。她常说:"良好的睡眠是我的'长寿药'。"

肝脏修复主要在夜间进行,尤其是晚上11点到凌晨3点,这段时间熬夜对肝脏的伤害最大。乙肝患者若想延年益寿,必须与熬夜说再见。

第四个致命陷阱——情绪波动。心理因素对乙肝进展的影响常被忽视,但实际上至关重要。孙大叔是位性格急躁的乙肝患者,动不动就发脾气,血压飙升。他在62岁时因肝硬化引发的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去世。

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肝动脉血流减少,加重肝细胞缺氧,而乙肝患者的肝脏早已伤痕累累,经不起这种额外刺激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85岁的田老先生。他虽然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却修炼出了"宠辱不惊"的心态。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总能一笑而过。

平和的情绪能促进肝脏血液循环,改善肝细胞微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力。田老常对我说:"心宽一寸,命长十年。"这话朴实无华,却蕴含深刻的养生智慧。

除了远离这四件事,长寿的乙肝患者还有共同特点——规律服药,定期随访。马阿姨是位退休护士,乙肝史40余年,如今82岁的她身体状况让人羡慕。

她的秘诀是什么?"听医生的话,按时吃药,从不擅自停药,每三个月准时来医院复查,从不拖延。"马阿姨的自律精神令人敬佩,也正是这种坚持为她赢得了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饮食习惯也影响乙肝患者寿命。长寿乙肝患者普遍偏爱植物性食物,远离油腻、辛辣刺激食品。不是简单地"多吃水果蔬菜",而是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饮食体系——优质蛋白质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以复合型为主,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佳。

这种饮食模式能减轻肝脏代谢负担,减少脂肪在肝细胞沉积。

许多乙肝患者把注意力都放在吃什么药上,却忽视了这四件事的重要性。药物治疗只是一方面,生活方式改变才是决定乙肝预后的关键

55岁,正是人生的分水岭,也是乙肝患者命运的转折点。在这个年龄,身体代谢能力开始下滑,肝脏修复功能减弱,此时彻底改变生活习惯,对延缓疾病进展尤为关键。

有患者问我:"大夫,我才40岁,是不是可以再放纵几年?"我的回答是:"与其55岁被迫改变,不如现在就开始行动。"乙肝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不在于你跑得有多快,而在于你能否持续跑下去。过早消耗体力,必然会影响最终成绩。

细数那些突破80岁大关的乙肝患者,几乎都是从55岁左右就开始自律。他们不酗酒、不乱用药、不熬夜、保持情绪稳定,看似失去了一些"乐趣",实则赢得了更长久的生命。生命质量不在于短暂的快感,而在于长久的健康。这或许就是那些长寿乙肝患者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陈红松等.《乙型肝炎患者生活方式干预的临床研究》.中华肝脏病杂志,2023,(2):88-93.

2. 王福生.《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中华肝脏病杂志,2022,(12):1-21.

3. 李兰娟.《慢性肝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4,(4):67-72.

4. 张文宏.《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与寿命关系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23,(8):532-538.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能源大省山西上半年累计产煤约6... 记者7月22日从山西省统计局获悉,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今年前6个月山西累计产煤65200.7万吨...
名医巧解强直之痛,中医通督有妙... 在风湿骨病诊疗领域,吴英萍教授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众多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信赖的专家...
今日大暑,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养... 大 暑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暑,热...
脑梗去世的人飙升!医生再三劝告...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节气养生 | 今日大暑,中医教... 大暑节气一般在“三伏天”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而大暑一过,秋天就真的不远了。 大暑在五季中属长夏...
抑郁症,是阳的问题,很多人偏偏... 阳不足,抑郁生。 抑郁症,是阳的问题,可很多人偏偏朝着阴的方向折腾,结果伤到了阴,又损了阳,最后肝郁...
大暑的清补凉“方”,只“暑”于... 节 气 “倏忽温风至,炎炎大暑来。”今天我们正式迎来一年中最热、最湿的节气——大暑!三伏天也在此刻拉...
“十年体检正常”却查出晚期癌症... “每年单位体检都正常,怎么突然就晚期了?”当一位患者拿着癌症诊断书质问时,这个问题戳中了无数人的隐忧...
大暑时节,“藏”出健康安稳 (来源:震元堂) 转自:震元堂 大暑一到,就像把人扔进了蒸笼——白天太阳烤得路面发烫,晚上黏腻的热...
专家提醒:三伏天高血压调理有讲... 当三伏天的滚滚热浪席卷而来,整个世界仿佛被放进了巨大的蒸笼。高温笼罩下,高血压患者的健康面临着前所未...
【节气养生】大暑已至:防暑祛湿... DASHU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最热的时期,此时高温湿热,人体易受暑邪、湿邪侵袭,中医养生讲究“天人...
员工健康守护:5步走超实用 现在的职场人,越来越看重身体这回事儿啦!搞一套靠谱的员工健康管理,不光能让大伙儿上班更带劲,公司也能...
肿瘤科医生张涵英提醒:警惕!胆... 胆管癌作为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早期症状往往隐匿,很多患者确诊时已到中晚期,治疗难度大大增加。但其...
听力下降为什么会导致反应变慢? 听力下降导致反应变慢,主要和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受到干扰有关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听...
【男言之隐】暑假“割包皮”热潮...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男科专科副主任医师 陈小均 每年暑假,各大医院的泌尿外科和男科门诊都...
父母不狠心,双相情感障碍的孩子... 因为父母的疏忽大意,从来没有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导致压力过大,孩子最终确诊为双相。 家长回忆,那段时...
哈尔滨旅游降温?大连圣亚停牌拟... 2025年7月21日晚间,大连圣亚(600593.SH)发布停牌公告,称正在筹划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
痛风专家黄川云:喝对“降酸降脂... 导语: 尿酸升的好高,血压、血脂还高,光吃西药可不行,治标不治本,伤肝又伤肾,今天带大家了解与大家切...
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将于8月在吉...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7月22日,商务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以及中国与东北亚...
大暑养生正当时,健康一夏有妙招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大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中温度最高的节气,既承载着万物繁茂的生机,也暗藏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