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天的来临,高血压朋友是否有这个疑虑,“最近血压比冬天低了,能不能停止服用降压药?”
夏季来临,气温攀升,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这个季节潜藏着诸多健康挑战。血压的波动、生活习惯的改变都可能影响病情,掌握夏季高血压的养护知识至关重要。
夏季的高温如同一个 “调节器”,会让人体血管出现扩张现象,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可能因此出现下降趋势。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很多高血压患者会因为贪凉,比如长时间待在低温空调房,或者突然喝大量冰镇饮品,导致血管收缩,血压骤升;还有些人会因夏季天气燥热而情绪烦躁、波动较大,这也会使血压变得不稳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
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夏季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血压的季节。
为什么夏季血压波动会大
夏季气温升高,血管扩张,血压会有一定的降低,但是血压不会一直偏低,而夏天天气炎热,出汗会增多,身体里的水分跟着流失,血管里的血液量(医学上叫“血容量”)减少,血压可能暂时降低。夏天随着出汗的增加,也可能会引起钠,钾等电解质的失衡,导致血压的暂时偏低。
夏季如何稳定血压
1.环境与温度调节
夏季室内温度要保持适宜,既不能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也不能让空调温度过低。室内外温差建议控制在 7-8℃以内,否则频繁进出室内外,温差过大容易导致血管收缩和扩张异常,影响血压稳定。同时也要避免直接吹冷风,以防血管调节功能紊乱。
2.少量多次饮水
夏季容易出汗,如果没有及时补水,肾脏就会通过减少排尿、血管收缩来维持血压,但这反而可能导致血压反跳性升高,甚至诱发脑血栓。因此,夏季及时补水是很重要的。
夏季建议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ml,少量多次饮水,避免直接引用冰水或者冰镇饮料,以免刺激血管,以温开水或者淡茶为宜。如果剧烈运动或出汗较多,可适量补充淡盐水。但不宜过量,以免摄入过多钠离子。如果没有糖尿病,也可以适当多吃水果。
3.清淡饮食
坚持低盐低脂的饮食习惯。建议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约一啤酒瓶盖),避免其他生活中“隐形盐”的摄入,如咸菜,腌制食物,腊肉,酱油,鸡精,加工肉等高钠食物。同时可适当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菠菜、香蕉、红薯、玉米等。钾离子既有助于促进钠的排出,有利于降低血压,也有利于维持电解质的平衡。同时,也需要控制高脂食物的摄入。
4.适当运动
运动选择也有讲究,最好在早晚较凉爽的时段进行适度运动,像散步、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剧烈运动使血压骤升。适当运动,既有利于增强心肺功能,也能促进新陈代谢。运动后避免立即冲凉或者待在空调温度很低的室内,以免刺激血管剧烈收缩。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
5.保证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是血压稳定的重要保障,高血压患者要避免熬夜,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学会调节情绪,避免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因为这些情绪会使血压波动加剧。中午也可以小憩20到30分钟,有助于降低血压峰值,减少心血管负担。为了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晚上睡觉前可以泡脚或者饮用酸枣仁茶等,有安神的作用,有助于晚上更好的休息。
6.药物管理
在炎热的夏季,血压或许会有所降低,但是在用药方面,高血压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服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如果发现血压出现明显变化,应及时就医,咨询医生后再调整用药方案,切勿擅自行动。
7.定期监测血压
虽然血压在夏季容易波动,但是动态血压监测就像一位 “忠诚的卫士”,能为患者和医生提供精准的血压信息。
动态血压监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连续 24 小时监测血压变化,避免了单次测量可能存在的偶然性,更全面、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血压情况。这有助于医生精准判断病情,调整治疗方案,评估药物疗效,让治疗更具针对性。
其监测方法也并不复杂,患者只需佩戴动态血压监测仪,仪器会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自动测量血压。在监测期间,患者应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不过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虽然夏天血压会有所降低,但是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对血压的监测还是不能忽视的。
夏季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场需要精心应对的 “健康战役”。只有做好各项防护措施,密切关注血压变化,才能平稳度过这个特殊的季节,守护好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