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当夏天的第二个节气——小满翩然而至,阳光愈发炽热,暴晒与炎热如同不速之客,紧紧跟随,宣告着夏天正式开启“火力全开”模式。此时节,人们常常大汗淋漓,稍不留意,就极易发生脱水和中暑等情况。
在大家的印象里,藿香正气水或藿香正气胶囊是夏日必备,防暑降温来一点,那你就太天真了!下面我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解一下什么时候才适合吃藿香正气,以及大汗淋漓后应当喝点什么中医小汤剂,才能真正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
藿香正气散是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一首方剂,它的功效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症。治疗夏月感寒伤湿,脾胃失和证之常用方。以恶寒发热,上吐下泻,舌苔白腻为辩证要点。中医上也可以称为“阴暑”,大热天里受了凉、受了湿、吃多了生冷的东西,出现怕冷、头昏、乏力、胸闷,甚至呕吐、腹泻等一系列症状,才是吃藿香正气的时候。
从中医角度来看,中暑其实是“阳暑”,常表现为大汗、头晕、乏力、胸闷、心悸、恶心、呕吐、甚至头痛、高热、抽搐、昏迷等症状。
此时要立即脱离暑热环境,补充水和电解质,及时降低体温等,若此时服用藿香正气等辛温项燥的药物,往往会适得其反,“火上浇油”。
在中暑以及后续的休养过程中,推荐服用生脉饮、酸梅汤等。酸梅汤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这里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生脉饮这个方剂。
生脉饮
这个方剂很简单有效,只有三味药组成:人参(9g) 麦冬(9g) 五味子(6g),主治温热、暑热伤气耗阴证;表现是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人参是补气的要药,气虚重症必用;若阴虚有热,可以使用西洋参代替;如果症状没有很严重,党参补脾肺气,生津,亦可以代替人参使用。麦冬是养阴清热、润肺止咳。五味子酸收,三药配合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自己在家煮的过程中,可加入适当的食盐和冰糖,来增加口感,煎煮出来的味道是酸甜带一点咸味。
小满时节,天气渐热,防暑降温成了生活中的重要课题。大家一定要分清在不同情况下如何科学使用药物,要是拿不准,可千万别犹豫,及时就医才是明智之举。同时,在夏日里要记得多补充水分,尽量避开上午10点到下午4点这个时间段在户外劳作,让这个夏天过得清凉又健康。
文图:清华一附院 中医科 张治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