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属于中医“带下病”等范畴。
中医辩证治疗宫颈糜烂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从湿热下注证来看,患者多有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异味,口苦咽干等表现。治疗以清热利湿止带为主,常用方剂如止带方加减,通过茵陈、栀子、赤芍等药物清热利湿解毒。脾虚湿盛证者,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常伴有神疲乏力、腹胀便溏等。治法为健脾益气、升阳除湿,完带汤是常用方,以白术、山药、人参等健脾化湿。肾阳虚证则见带下量多,清稀如水,腰酸如折,畏寒肢冷等,治以温肾培元、固涩止带,内补丸为代表方剂,其中的鹿茸、肉苁蓉等可温补肾阳。同时,中医还可能配合外用中药熏洗等方法,改善局部症状,通过整体辩证论治,调整机体阴阳气血平衡,提高机体抵抗力,以促进宫颈糜烂的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宫颈糜烂应在正规医疗诊断下进行综合治疗,定期复查。
名为糜烂,实际上,它并非糜烂,而是宫颈外口表皮脱落后被另外一种上皮组织代替的现象。
宫颈糜烂由于覆盖面的新生上皮非常薄,甚至可以看到下方的血管和红色的组织,看上去就像真正的糜烂,故称之为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属中医“带下病”范畴。按宫颈糜烂的发病机理可归结为以下三型:
一、脾虚湿热: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脾气受损,运化失职,水湿下注,伤及任脉而为带下;也有因脾虚湿盛,反侮肝木,肝郁发热,湿热下注而致者。
二、肾虚湿热:或因素体肾气不足,下元亏损,或因房劳过度,伤及肾元,使带脉失约,任脉不固,遂致带下。
三、湿热湿毒:经行产后,胞脉空虚,或因手术创伤,湿毒之邪乘虚而入,损伤任带二脉而为带下。
中医根据宫颈糜烂与湿热之邪密切相关的致病特点,辨证施治,采用清利湿热的治法,精选多味纯正道地药材,精细配伍,在宫颈糜烂治疗中收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