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服药有诸多注意事项。首先,要严格遵循医嘱,按规定的剂量、时间和疗程服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例如,降压药随意增减剂量可能导致血压波动过大。
在服药时间上,需注意区分饭前、饭后、空腹等不同要求。像阿司匹林等对胃有刺激的药物,一般饭后服用可减轻不适。
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可能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此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一起服用可能会降低药效或者增加不良反应,应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由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此外,注意药物的保存条件,有的药物需要冷藏,有的则要避免受潮。
还有,要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果出现新的症状,如服药后头晕、恶心等,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判断是否为药物引起的,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中国药典》规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用药量相当于成人用药量的3/4,不可自行增加用药剂量。对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只能给予成人量的1/2。
老年人由于耐受性下降,易致不良反应或中毒,需要从小剂量开始服药,年龄大、体重轻、身体情况差的老年人更应酌情减量用药。另外,老年人常同时患多种疾病,在用药时,应先服用治疗急、重病症的药物,待病情稳定后,再适当兼顾其他病症的治疗而服用其他药物,不要多种药物一起用。
老年人同时用药不能超过5种。专家表示,要明确治疗目标,抓住主要矛盾、选择主要药物治疗。凡是疗效不确切、耐受性差、未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都可考虑停止使用,以减少用药数目。如果病情危重需要使用多种药物时,在病情稳定后仍应遵守5种药物原则。
专家建议,长期服药的患者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以便能及时发现、防止药物蓄积给您带来的损害。一般来说45岁以上的普通人群,每年至少保证全面体检两次;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最好能根据所患疾病定期检查身体。对于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患者,更应该定期做专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