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话养生】节气篇——秋分:秋分至 残暑终
创始人
2025-09-22 22:43:58
0

金色秋分

风清露冷常相伴

凉蟾光满

桂花飘香远银杏黄

怎一个秋天好风光

何为秋分

《春秋繁露》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自秋分起日子开始变得昼短夜长正是平衡阴阳、滋补调养的好时机。自秋分起,日子开始变得昼短夜长,这正是平衡阴阳、滋补调养的好时机。

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深入。在这一天,白天和黑夜的时间相等,寓意着自然界的平衡与和谐。在中医理论中,这一时期是人体适应季节变化、调整养生策略的关键时期。今天让我们一起探讨秋分养生的奥秘,解锁秋季健康的密码,享受秋日的宁静与安康。

顺应自然,阴阳平衡

秋分之后,自然界进入“收”的阶段,人体的阳气也开始内敛,阴气逐渐增强。根据中医“天人合一”的理念,此时的养生应注重阴阳平衡,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黄帝内经》有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这意味着秋季应早睡早起,以顺应阳气收敛的趋势,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养阴气,增强体质。

饮食调养,滋阴润燥

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之前尚有暑热之余气,故多见温燥;秋分之后则为凉燥,天气转凉,气候干燥,津液易耗,因此常会出现口干咽苦、大便干硬难解,故润燥应以温润为主,配合酸味果蔬正达阴阳平衡之效。此外,不论是西瓜还是香瓜、菜瓜都不能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

此外,秋分时节也是进补的好时机,但需注意清补而非峻补。党参、白术、茯苓等能补脾祛湿;人参、麦冬、五味子可益气养阴,宁心除烦;而杏仁、雪梨、麦冬茶等则是秋季滋阴润肺的佳品。进补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实际需要,避免盲目进补,以免适得其反。

南瓜百合莲子羹

【原料】南瓜500g、鲜百合50g、莲子30g、鲜山药50g、枸杞子10g、冰糖适量。

【制法】将南瓜洗净,去皮及瓤,切成小块;百合去蒂,掰成小瓣,洗净;山药洗净、去皮、切小块;莲子去心,洗净。锅中加适量的清水,放入百合、莲子、山药、南瓜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煮至熟,撒上枸杞子,调冰糖服食。

【功效】滋阴润燥,健脾和胃。

菊花粥

【原料】菊花5g、粳米50g。

【制法】取菊花花瓣用开水焯过备用;花蕾和花托煮水取滤液,与粳米同煮成粥;装碗后将菊花瓣均匀撒在粥面上,搅拌均匀食用。

【功效】清肝,除烦,悦目,去燥。

桃胶三物汤

【原料】桃胶、皂角米、雪燕,红枣、枸杞、冰糖、牛奶。

【制法】加清水约1升,小火炖煮40分钟。

【功效】养阴润肺、美容养颜。

适度运动,调养肺气

秋季气候宜人,是运动养生的好时节。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然而,秋季运动应以舒缓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耗伤阳气。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调节气息,使人在运动中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

值得注意的是,秋季早晚温差大,运动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运动后应及时更换汗湿衣物,防止湿邪入侵。同时,根据个人体质和天气变化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调节情绪,宁心静气

秋季万物凋零,易使人产生悲秋之情。中医认为,过度的悲伤会耗伤肺气,影响身体健康。因此,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是秋季养生不可忽视的一环。可以多参加户外活动,如登山、散步等,亲近自然,感受秋天的宁静与美好。同时,阅读、听音乐、与朋友交流等也是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

中医有“常笑宣肺”之说,人在笑的同时会进行深呼吸,有助于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因此,保持乐观的心态,经常微笑,对秋季养生大有裨益。

艾灸调养,扶阳散寒

从夏季到秋季,再到冬季,这是一个阳消阴长的过程。特别是在秋季,阳气开始衰弱,而阴气开始增长,补阳不仅仅是秋分的重点,也是下半年的养生重点。

在秋分时节,根据节气的阴阳变化,施以“温热”的灸法,能有效调和阴阳、温通经络、驱散寒邪、扶助正气、增强免疫力。

关元穴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作用:关元穴是温元通脉灸的基础穴,具有补肾培元、温阳固脱的功效。

《扁鹊心书》中曾记载,秋天艾灸关元穴能够“久久不畏寒暑”。

体内阳气不足的人,就会非常怕冷,尤其是在冬天,手脚冰凉,穿再多都捂不暖。有这种表现的朋友们,趁现在常灸一灸关元穴,补足阳气,给身体打下基础,到了今年冬天,自然不再怕冷了。

足三里

定位:位于外膝眼下,小腿外侧,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

作用:温阳益气,健脾和胃。

艾灸足三里有助于生发胃气、燥化脾湿,把寒湿通通排出体外。此外它能够祛寒湿,是老寒腿们的“救星”。

大肠俞

定位:位于人体的腰部,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温里散寒,通调肠腑,保护肠胃。

它是大肠的背俞穴,是大肠经气传输于背部之处。艾灸此穴能够对腹胀、腹泻、便秘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秋分过后,凉意更浓。

愿你静赏红枫,心安如水;

愿你身体康健,一切安好!

中医科咨询电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熬... 大家好,我是鹏哥,每天坚持分享各种护肤品知识,喜欢的话可以关注我,如果你希望看到哪些护肤品,可以在我...
越来越多的人患上糖尿病!医生苦... 如今,糖尿病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面临的健康问题。尽管大家对这个疾病早有耳闻,甚至不少人心里也有一些警惕...
祛湿不局限:4个对症中成药,针... 在中医理论中,“湿邪”是引发身体不适的常见病因,且根据兼夹邪气不同,可分为“单纯湿气”“湿热”“痰湿...
零容忍!国家医保局公布7起个人... 近日,国家医保局公布7起个人欺诈骗保典型案例。据介绍,国家医疗保障局在今年开展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
男人真的很爱你,不是说情话,不... 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我的世界,因为你出现,从此灿烂无限;但,也因为你的存在,他变得不再...
【中医话养生】节气篇——秋分:... 金色秋分 风清露冷常相伴 凉蟾光满 桂花飘香远银杏黄 怎一个秋天好风光 何为秋分 《春秋繁露》...
【健康科普】科学防流感 健康不... 随着季节交替,天气渐凉,流感病毒也悄悄活跃起来。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那样“温和”,它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
科思妈妈育儿园:网络时代儿童短... 网络时代,怎样引导儿童正确使用短视频 APP 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短视频凭借其便捷性、趣味性...
科技如何重塑患者体验,揭示医疗... 引言: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就医旅程 你是否曾在医院里感到迷茫、无助?想象一下,如果科技能为你铺平整个就...
正式公示!又一所直辖市医学院来... 精彩活动 时间:12月13日-14日上海 形式:会前训练营+品牌会议+展位交流 【点击蓝色项目名称...
秋分养生,请收好这份节气“收”... 秋分养生 请收好这份节气 “收”“藏”秘籍 秋分有话说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
糖友并发症调理指南: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前者易导致肾功能减退,后者常引发肢体麻木...
男性过了35岁精子质量就会下降... 看一个男性是否处于最佳生育年龄,除了要看身体素质、体力等原因外,其精子质量也是一个关键。那男性的精子...
儿童湿疹新选择:非类固醇鲁索利... 近日,药品管理局正式批准了鲁索利尼克霜(1.5%),为2岁及以上的儿童提供了一种新的非类固醇治疗选择...
腰痛、排尿痛别硬扛!警惕肾结石... 肾结石与膀胱结石是泌尿外科高发疾病,我国成年人肾结石患病率约 5%-10%,膀胱结石患病率约 3%-...
邵江:以国际视野助力血管外科领... 在国内血管外科领域,北京协和医院副主任医师邵江凭借二十余年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沉淀,成为了行业内公认的技...
医生提醒:胃很怕的3个习惯,很...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人对健康的关注已经逐渐放在了次要位置。尤其是胃部健康,许多人...
今年秋分呈现“燥湿交织”特点 ... 海报新闻记者 孙佃潇 北京报道 9月22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黄欲晓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
原创 4... 65岁的赵大妈自从五年前做过甲状腺癌手术后,她就特别注重饮食健康,每天雷打不动要吃一根香蕉。香蕉软糯...
原创 医... “饭后一根烟,快活似神仙”的陈旧观念早已淡出人们视野,取而代之的是“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养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