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养生
请收好这份节气
“收”“藏”秘籍
秋分有话说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这一天,刚好在秋季的90天中间,有着“平分秋色”的意思。从中医视角看,秋分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关键节点,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的生理状态也需随之调整,核心在于“收敛养藏”——既要防秋燥伤津,也要护阳气内敛,更要调和脾胃,为即将到来的寒冬打下基础。
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一份贴合秋分节气的中医养生方案,从日常可饮的中药茶饮、暖心暖胃的药膳,到随手可按的养生穴位,用简单的方法,养出秋冬好状态。
Part.01
中药茶饮
秋分时节,“燥邪”最易侵袭人体,表现为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咽喉不适等症状。此时的“燥”以“凉燥”为主,兼具秋凉之气,因此茶饮需兼顾“润燥”与“温养”,避免饮用过于寒凉的饮品损伤阳气。
麦冬玉竹茶
配方:麦冬10g、玉竹10g、陈皮5g、冰糖适量
做法:将麦冬、玉竹、陈皮洗净,放入养生壶中,加800ml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煮15分钟,加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润燥、防秋燥
麦冬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玉竹可滋阴润燥、养胃生津,二者搭配,既能缓解口干、咽痒、皮肤干燥等秋燥症状,又能滋养脾胃;加入少量陈皮理气健脾,可避免滋阴药材过于滋腻,适合大多数人日常饮用。
黄芪红枣茶
配方:黄芪10g、红枣5颗(去核)、枸杞5g、生姜1片
做法:红枣去核(避免上火),与黄芪、枸杞、生姜一同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即可饮用,可反复冲泡至味淡。
功效:益气固表、防秋凉
秋分后昼夜温差大,稍不注意就易受凉感冒。黄芪能益气固表,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感冒频率;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搭配生姜温散寒气,适合气虚、怕冷、易疲劳的人群。
Part.02
节气药膳
中医认为,“秋属金,与肺相应”,秋分养生需重点养肺;同时“脾为后天之本”,秋季脾胃功能易减弱,需兼顾健脾。以下两款药膳,食材常见、做法简单,兼顾美味与养生。
百合山药莲子粥
食材:干百合15g、莲子15g(去芯)、山药200g(新鲜)、大米100g、小米50g、红枣3颗、桂圆2颗(可选)
做法:1.干百合、莲子提前用清水浸泡30分钟,大米、小米洗净备用;2.新鲜山药去皮,切滚刀块(避免氧化变黑,可泡在清水中); 3.锅中加足量清水,放入大米、小米,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4. 加入百合、莲子、红枣、桂圆,继续煮15分钟;5.最后放入山药块,煮10分钟至山药软烂、粥体浓稠即可。
功效:健脾益肺,安神助眠
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莲子健脾止泻、益肾固涩,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三者搭配谷物,既能滋养肺脾,缓解秋季干咳、食欲不振,又能改善因秋燥引起的失眠、心烦,尤其适合老人和儿童。
沙参玉竹炖瘦肉
食材:瘦肉200g、沙参10g、玉竹10g、麦冬8g、百合8g、生姜2片、葱段适量、盐少许
做法:1.瘦肉洗净,切成小块,冷水下锅,加姜片、葱段,煮沸撇去浮沫,捞出用温水洗净;2.沙参、玉竹、麦冬、百合洗净,用清水浸泡10分钟;3.将瘦肉、泡好的药材、剩余姜片一同放入炖盅,加足量清水(没过食材); 4.蒸锅加水煮沸,放入炖盅,加盖隔水炖1.5小时;5.出锅前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润燥,滋养五脏
这道药膳是秋季滋阴润燥的经典方,沙参、玉竹、麦冬均为滋阴养肺的佳品,搭配瘦肉补充蛋白质,既能缓解秋燥引起的咽干、皮肤干燥,又能滋养五脏、增强体力,适合阴虚体质(常感口干、手心脚心发热)人群。
Part.03
养生穴位
穴位按摩无需额外花费,利用碎片化时间即可操作,能有效调节脏腑功能,缓解秋分时节的常见不适。
01
太渊穴
位置: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伸手,掌心向上,腕横纹外侧能摸到动脉跳动的地方)。
方法:用拇指指腹轻轻按揉,每次按揉3~5分钟,每天1~2次,力度以感到酸胀为宜。
功效:补肺益气,缓解咳嗽
太渊穴是肺经的“原穴”,能汇聚肺经元气,起到补肺益气、止咳平喘的作用。秋分后若常感干咳、气短、咽喉不适,按揉此穴可有效缓解。
02
三阴交
位置: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约4指宽),胫骨内侧缘后际。
方法:用拇指或食指指腹垂直按压,每次按压3分钟,左右腿交替进行,每天1次。
功效:健脾益肾、调和阴阳
三阴交穴是脾、肝、肾三条阴经的交汇穴,能同时调理脾、肝、肾三脏。秋分后按揉此穴,既能健脾养胃,改善食欲不振、腹泻等问题,又能益肾滋阴,缓解因阴虚引起的失眠、口干,还能调和阴阳,增强机体抵抗力。
03
足三里
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约4指宽),胫骨前肌的外缘(屈膝,膝盖下方凹陷处向下四指,摸到小腿外侧的肌肉边缘)。
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或用拳头轻轻敲打,每次5~10分钟,每天1次,按揉至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温中健脾,增强体质
足三里穴被誉为“养生第一穴”,是胃经的“合穴”,能温中健脾、和胃止痛、增强体质。秋分后脾胃功能减弱,常按此穴可改善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问题,还能提高免疫力,减少秋冬季节感冒的频率。
一杯茶饮
一碗热粥
穴位按揉
顺应时节规律
能让身体在阴阳转换中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