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4种水果已被列入“致癌名单”,吃多了致癌,可信吗?告诉你真相
创始人
2025-09-22 20:45:17
0

65岁的赵大妈自从五年前做过甲状腺癌手术后,她就特别注重饮食健康,每天雷打不动要吃一根香蕉。香蕉软糯香甜,既不用担心牙口不好,又能缓解便秘,成了她最钟爱的水果。

这天下午,赵大妈照例来一根,刚咬了一口,就刷到一条令人心惊的视频。视频里声称香蕉是"放射性最强"的水果,还配有外国的实验检测,长期食用可能致癌。主持人还特别提醒癌症患者要慎食。

赵大妈看着手里的香蕉,又想起此前抗癌的艰辛历程,心里顿时七上八下,满是困惑:这个陪伴她多年的健康习惯,难道反而在悄悄损害她的身体?

一、香蕉“自带辐射”,常吃会致癌?

香蕉内的营养价值丰富,很多人都很喜欢。但近年来网上关于香蕉的传言有不少,其中有个说法称香蕉内有大量辐射,经常摄入容易致癌,这是真的吗?

不得不承认,香蕉确实有辐射,其内里的辐射主要与含有钾元素相关,钾是身体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里的重要成分之一,一旦身体缺钾会导致心电图异常、心跳不规律等,甚至会导致心跳停止跳动。钾的“同胞兄弟”钾-40,是钾的同位素且具有反射性,同时也是身体受天然辐射的主要来源之一,香蕉内的辐射也是来自于此。

但香蕉内的钾-40的含量相较于可致癌的量,根本不值一提。平常吃一根香蕉带来的额外电离辐射剂量约有0.0778微西弗,一次胸部CT扫描约是7万根香蕉的辐射量。且我们的身体会控制体内的钾含量,摄入较多香蕉时,多余的钾元素也会被代谢出体外,不会在体内累积。

需要提醒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香蕉都可以吃。如果香蕉表皮发黑、有裂口,内里的果肉也变黑了,或是香蕉两头出现了白色/灰绿色霉菌丝,都要及时丢弃,以免给健康带来不必要的威胁。

本身血糖较高、肾病患者、高血钾的人群,建议不要吃香蕉。身体健康的人群,每日摄入香蕉的量也需要控制,1~2根即可。

二、被全网疯传的“致癌水果”,你信了吗?

除了香蕉外,网上还有不少广为流传的“致癌水果”,这些说法真的可信吗?

1、耙耙柑打了退酸剂?

近日,网上有说法称现在上市的耙耙柑都是提前打了退酸剂的。而退酸剂内有砷化物,也就是砒霜,经常吃会致癌。

对此,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表示只要是正规渠道购买的耙耙柑,是可以放心食用的,无需过分担忧。网上广为流传的添加了退酸剂的耙耙柑,都是“三无”产品。我国相关的食品安全管理明确禁止使用退酸剂这类有砷酸盐的物质,违规添加的商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蓝莓的“白霜”是农药残留?

这个说法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但其实并不可信。蓝莓上面的白霜是蓝莓本身分泌的果粉,这种果粉主要是长链脂肪族化合物,不溶于水且难以清洗。它不会给身体带来任何伤害,且会保护蓝莓不被病菌侵扰,避免蓝莓内的水分蒸发,可以说有白霜的蓝莓反而更加新鲜。

3、苹果籽含氰化物?

苹果籽内的确有氰苷成分,但我们不能抛开剂量谈毒性。氰苷想要转换成有毒的氰化氢需要满足嚼碎、胃酸分解2个条件,换算下中毒剂量需要嚼碎200颗苹果籽,约需要40个苹果。这显然是难以做到的,所以根本不需要担心。

三、这几种才真的要少吃!

我们真正需要注意的其实是这几种水果,吃多了真的会影响健康,日常要尽量避开。

1、果切陷阱

果切是很多人喜欢的,方便快捷还能吃到不同种类的水果。但水果切开后暴露在空气内的面积增大,很容易成为细菌、霉菌的“温床”。且很多果切店为了降低成本,会使用不新鲜的水果去掉霉变、腐烂的部位后继续售卖,这种水果食用后对健康非常不利。

2、霉变水果

霉变的水果内很可能有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明确的一类致癌物,进入体内后会对肝脏造成损伤,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

一旦发现水果发霉,要将整个都丢弃,因为没有发霉的部位也可能被霉菌污染了。

3、槟榔

槟榔被世卫组织列为明确的一类致癌物,经常吃槟榔与口腔癌、食道癌、胃癌等多种癌症发生有直接相关性。因槟榔内的槟榔碱、多酚等物质均有细胞毒性,且槟榔质地坚硬,咀嚼时会对口腔黏膜、食道黏膜带来刺激,久而久之容易促进黏膜癌变。

生活中购买水果一定要选择新鲜、无损伤和霉变的,最好选择正规渠道,保证安全性。购买回家后要尽快食用,没食用完的要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四、健康享用水果,更推荐2种方式

我国专家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我国居民每日的水果摄入量普遍低于膳食指南推荐的摄入量(200~350g),平均仅有40.7g。而水果摄入不足是导致癌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可控风险因素,为了健康着想,一定要吃水果!这2种方式很推荐。

1、入菜

水果不仅可以直接生吃,还可以做菜吃,如将苹果、胡萝卜以及玉米一起炖汤,可以让汤的营养价值增加,还能中和水果酸性,减少对胃部的刺激。

2、果茶/粥

对于一些胃肠道较为敏感的人,吃水果很容易拉肚子,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将水果制成水果茶或是水果粥。如苹果、梨可以做成果茶,适量加一些红枣、枸杞,营养又美味。

网上关于水果的传言很多都是不实的,我们要学会甄别,不要因为一些莫须有的谣言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得不偿失。

参考资料:

[1] 《吃了几十年才知道,香蕉居然有辐射!网友:经常吃还有救吗?》.科普中国.2021-11-02

[2] 《砂糖橘致癌、耙耙柑打了退酸剂?今年柑橘都不能吃了?真相如何?》.健康时报.2025-01-02

[3] 《3 种水果已被列入 “致癌名单”,吃多了致癌,第一种很多人都吃过》.中原大健康.2025-04-1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祛湿不局限:4个对症中成药,针... 在中医理论中,“湿邪”是引发身体不适的常见病因,且根据兼夹邪气不同,可分为“单纯湿气”“湿热”“痰湿...
零容忍!国家医保局公布7起个人... 近日,国家医保局公布7起个人欺诈骗保典型案例。据介绍,国家医疗保障局在今年开展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
男人真的很爱你,不是说情话,不... 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我的世界,因为你出现,从此灿烂无限;但,也因为你的存在,他变得不再...
【中医话养生】节气篇——秋分:... 金色秋分 风清露冷常相伴 凉蟾光满 桂花飘香远银杏黄 怎一个秋天好风光 何为秋分 《春秋繁露》...
【健康科普】科学防流感 健康不... 随着季节交替,天气渐凉,流感病毒也悄悄活跃起来。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那样“温和”,它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
科思妈妈育儿园:网络时代儿童短... 网络时代,怎样引导儿童正确使用短视频 APP 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短视频凭借其便捷性、趣味性...
科技如何重塑患者体验,揭示医疗... 引言: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就医旅程 你是否曾在医院里感到迷茫、无助?想象一下,如果科技能为你铺平整个就...
正式公示!又一所直辖市医学院来... 精彩活动 时间:12月13日-14日上海 形式:会前训练营+品牌会议+展位交流 【点击蓝色项目名称...
秋分养生,请收好这份节气“收”... 秋分养生 请收好这份节气 “收”“藏”秘籍 秋分有话说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
糖友并发症调理指南: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前者易导致肾功能减退,后者常引发肢体麻木...
男性过了35岁精子质量就会下降... 看一个男性是否处于最佳生育年龄,除了要看身体素质、体力等原因外,其精子质量也是一个关键。那男性的精子...
儿童湿疹新选择:非类固醇鲁索利... 近日,药品管理局正式批准了鲁索利尼克霜(1.5%),为2岁及以上的儿童提供了一种新的非类固醇治疗选择...
腰痛、排尿痛别硬扛!警惕肾结石... 肾结石与膀胱结石是泌尿外科高发疾病,我国成年人肾结石患病率约 5%-10%,膀胱结石患病率约 3%-...
邵江:以国际视野助力血管外科领... 在国内血管外科领域,北京协和医院副主任医师邵江凭借二十余年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沉淀,成为了行业内公认的技...
医生提醒:胃很怕的3个习惯,很...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人对健康的关注已经逐渐放在了次要位置。尤其是胃部健康,许多人...
今年秋分呈现“燥湿交织”特点 ... 海报新闻记者 孙佃潇 北京报道 9月22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黄欲晓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
原创 4... 65岁的赵大妈自从五年前做过甲状腺癌手术后,她就特别注重饮食健康,每天雷打不动要吃一根香蕉。香蕉软糯...
原创 医... “饭后一根烟,快活似神仙”的陈旧观念早已淡出人们视野,取而代之的是“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养生口...
高龄能否考虑辅助生育治疗?子宫... 女性到了35岁,各项身体机能将会逐渐减退,会影响自然生育,尤其是卵巢储备功能逐渐降低会严重影响卵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