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胃很怕的3个习惯,很多人几乎天天都在做!却不知道
创始人
2025-09-22 21:11:48
0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人对健康的关注已经逐渐放在了次要位置。尤其是胃部健康,许多人往往忽视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认为这些行为是“无伤大雅”的,却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自己的胃。

医生提醒,胃是一个非常脆弱的器官,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胃部出现各种问题,甚至引发胃炎、胃溃疡等严重疾病。

其实,很多人几乎每天都在做这3个伤胃的习惯,却往往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危害。滥用胃药或止痛药、一边吃饭一边“忙”、以及重口味饮食,都是对胃的严重伤害。

滥用胃药或止痛药是很多人都会犯的错误。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和繁忙的工作,时常感到胃部不适或疼痛,于是就习惯性地服用胃药或者止痛药来缓解症状。

许多人一有胃痛或者不舒服就直接去药店购买药物,而不去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或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事实上,这种做法对胃是非常有害的。

许多常见的胃药和止痛药,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等,虽然能暂时缓解胃痛,但它们的副作用却不容忽视。长期滥用这类药物,尤其是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可能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层,导致胃酸反流、胃炎甚至胃溃疡。

止痛药尤其容易造成胃肠道不适,因为这些药物不仅抑制炎症,还可能引发胃壁的损伤,造成胃酸过多,久而久之,可能会导致胃部出血、溃疡等严重问题。

此外,很多人还会在不懂得正确服药的情况下随意使用抗酸药或其他药物。医生强调,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不能靠药物来代替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

滥用药物,只会让胃部问题更加复杂。为了保护胃部健康,若长期出现胃部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找出病因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而不是依赖自我诊断和药物滥用。

一边吃饭一边“忙”也是许多人常犯的习惯。现代人忙碌的生活方式让很多人吃饭变成了一种“快速解决”的事务,往往一边吃饭,一边看手机、处理工作或是聊天。

其实,这种习惯对胃部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吃饭时,胃需要集中精力来分泌胃酸和酶,帮助消化食物。然而,当人们一边吃饭一边忙碌时,注意力分散,可能会导致消化系统的反应不够及时和充分。

若食物未能得到有效消化,便极易在胃内长时间滞留,进而引发胃酸分泌过量、胃胀等状况,长此以往,胃病或许就会悄然降临。

此外,吃饭时不专心还容易导致食量的增加。因为在忙碌时,往往没有时间细嚼慢咽,食物进入胃部后没有经过充分的消化和咀嚼,胃部负担加重。

很多人可能会因为不专心,吃得过快、过多,这样不但增加了胃的负担,还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导致消化不良、胃痛等问题。

对于胃部较为敏感的人来说,长期的这种习惯,甚至可能导致胃溃疡或胃炎。

因此,医生建议,吃饭时最好放下手中的事情,专心进食,做到细嚼慢咽。这样不仅能帮助胃部更好地消化食物,减少胃部负担,还能有效控制食量,避免过度进食导致的消化不良和胃肠不适。

专心吃饭,已经成为一种保护胃部健康的简单有效方式。

重口味饮食也是现代人常见的伤胃习惯之一。尤其是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许多人偏爱辣味、咸味、油腻等口味较重的食物。尽管这些食物口感丰富,但它们对胃的刺激非常大。

过度摄取辛辣、高盐食物,极有可能损伤胃黏膜,进而诱发胃炎与胃溃疡,长此以往,这种不良饮食习惯或许会给胃部健康带来难以逆转的危害。

辛辣食物含有的辣椒素、蒜素等成分,具有刺激胃壁之效,可促使胃酸分泌显著增加,进而对胃部消化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对于本身患有胃病之人而言,此类刺激极有可能加剧胃部的不适感,严重时甚至会诱发胃痛、胃灼热等一系列症状,给患者带来更多痛苦。

而高盐食物则会通过引起体内钠离子浓度的增高,导致胃液酸度过高,长时间如此可能导致胃酸过多,破坏胃壁,造成胃炎或溃疡。

油腻食物则通过加重胃的负担,导致胃排空速度减慢,从而影响消化功能,长期食用这些食物不仅会伤害胃,还可能导致肥胖、血脂异常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医生建议,尽量避免重口味的食物,减少过辣、过咸和油腻的食物摄入。可以尝试更多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低脂肉类等,以便保护胃黏膜,减少胃部的刺激和负担。

如果觉得口味单一,可以使用天然香料如姜、蒜、胡椒等来调味,既能增加风味,又不会对胃部造成太大压力。

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犯了这些伤害胃的习惯,而他们大多数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习惯对胃部健康的危害。

滥用胃药或止痛药、一边吃饭一边“忙”、重口味饮食,这些看似无害甚至是便捷的做法,实际上可能在无形中破坏胃的健康,导致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

因此,保护胃部健康从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开始,改掉不良习惯,培养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才能够更好地维护胃的功能,避免胃病的困扰。健康的胃部,不仅能帮助我们消化食物,还能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保持活力,享受更好的生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胃很怕的习惯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杜鹏飞.基于“胃喜润恶燥”理论探讨胃酸分泌减少对胃内微生态系统的影响,中医药信息,2024-01-23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祛湿不局限:4个对症中成药,针... 在中医理论中,“湿邪”是引发身体不适的常见病因,且根据兼夹邪气不同,可分为“单纯湿气”“湿热”“痰湿...
零容忍!国家医保局公布7起个人... 近日,国家医保局公布7起个人欺诈骗保典型案例。据介绍,国家医疗保障局在今年开展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
男人真的很爱你,不是说情话,不... 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我的世界,因为你出现,从此灿烂无限;但,也因为你的存在,他变得不再...
【中医话养生】节气篇——秋分:... 金色秋分 风清露冷常相伴 凉蟾光满 桂花飘香远银杏黄 怎一个秋天好风光 何为秋分 《春秋繁露》...
【健康科普】科学防流感 健康不... 随着季节交替,天气渐凉,流感病毒也悄悄活跃起来。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那样“温和”,它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
科思妈妈育儿园:网络时代儿童短... 网络时代,怎样引导儿童正确使用短视频 APP 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短视频凭借其便捷性、趣味性...
科技如何重塑患者体验,揭示医疗... 引言: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就医旅程 你是否曾在医院里感到迷茫、无助?想象一下,如果科技能为你铺平整个就...
正式公示!又一所直辖市医学院来... 精彩活动 时间:12月13日-14日上海 形式:会前训练营+品牌会议+展位交流 【点击蓝色项目名称...
秋分养生,请收好这份节气“收”... 秋分养生 请收好这份节气 “收”“藏”秘籍 秋分有话说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
糖友并发症调理指南: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前者易导致肾功能减退,后者常引发肢体麻木...
男性过了35岁精子质量就会下降... 看一个男性是否处于最佳生育年龄,除了要看身体素质、体力等原因外,其精子质量也是一个关键。那男性的精子...
儿童湿疹新选择:非类固醇鲁索利... 近日,药品管理局正式批准了鲁索利尼克霜(1.5%),为2岁及以上的儿童提供了一种新的非类固醇治疗选择...
腰痛、排尿痛别硬扛!警惕肾结石... 肾结石与膀胱结石是泌尿外科高发疾病,我国成年人肾结石患病率约 5%-10%,膀胱结石患病率约 3%-...
邵江:以国际视野助力血管外科领... 在国内血管外科领域,北京协和医院副主任医师邵江凭借二十余年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沉淀,成为了行业内公认的技...
医生提醒:胃很怕的3个习惯,很...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人对健康的关注已经逐渐放在了次要位置。尤其是胃部健康,许多人...
今年秋分呈现“燥湿交织”特点 ... 海报新闻记者 孙佃潇 北京报道 9月22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黄欲晓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
原创 4... 65岁的赵大妈自从五年前做过甲状腺癌手术后,她就特别注重饮食健康,每天雷打不动要吃一根香蕉。香蕉软糯...
原创 医... “饭后一根烟,快活似神仙”的陈旧观念早已淡出人们视野,取而代之的是“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养生口...
高龄能否考虑辅助生育治疗?子宫... 女性到了35岁,各项身体机能将会逐渐减退,会影响自然生育,尤其是卵巢储备功能逐渐降低会严重影响卵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