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秋冬流感季,很多家长都想着给小朋友接种疫苗来预防流感。翻开疫苗接种本(绿本本),在《常见非免疫规划疫苗》列表中有个“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嗯哼?流感还有b型?
细一看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并没有提及可预防流感
那这疫苗又和流感什么关系呢?
儿童有必要接种吗?
一堆疑问
我们一一解密
不能预防流感,为什么冠名“流感”?
虽然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如假包换地带有“流感”两字,但确实跟预防流感没有关系。这就要提到流感嗜血杆菌(缩写Hi)这一名字的由来了。
1892年,科学家从流感患者体内分离出Hi,误认为它是流感的病原体,并发现这种细菌的生长需要血液,故将其命名为流感嗜血杆菌;直至1933年科学家从流感患者分离出流感病毒后,才消除这个误解。从病原微生物上讲,Hi是细菌,而引起流感的是病毒,两者完全不同。
流感嗜血杆菌又是何方神圣?
上面提到,Hi本质上是细菌。细菌要攻击我们就需要突破机体自身的防御,如果细菌穿着防弹衣——荚膜,就容易躲过机体的防御功能。
Hi是一个家族,根据是否带有荚膜可以分成荚膜型和无荚膜型。
荚膜型Hi又包含6个成员,即a、b、c、d、e、f六种血清型。其中,穿着b型号防弹衣的Hi(b型流感嗜血杆菌)的致病力最强。
b型流感嗜血杆菌读起来有点拗口,下文都直接缩写为 Hib 吧。
Hib有什么危害?
人体感染Hib后会吸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中。5岁以上的健康儿童及成人即使感染了Hib基本上不会发病。但对于 5岁以下的儿童 ,由于免疫力较为低下,Hib容易侵袭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导致多种器官受到细菌感染,如脑膜炎、肺炎、会厌炎(咽喉炎)、败血症、蜂窝组织炎、关节炎、会厌炎等,其中细菌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
研究表明, 6月龄-5岁儿童最容易遭到Hib的毒手。各位宝妈宝爸需要重视起来。
Hib如何传播?
Hib喜欢藏在鼻咽黏膜处,眼结膜、阴道黏膜也会有它的身影,这就决定了Hib主要通过 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如鼻涕、唾沫、痰)传播。
不管是否发病,每个携带Hib细菌的人都具有传播Hib细菌的风险。不经意间的一个咳嗽,或者一个喷嚏就可以传播细菌哦!
Hib如何预防?
接种疫苗是预防Hib发病最有效的措施。我国尚未将Hib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因此,目前Hib疫苗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
在我国,许多省份的非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均建议适龄儿童尽早接种Hib疫苗。目前,已有Hib单苗及多种联合疫苗在我国上市(见下表),家长可根据自费自愿原则自行选择接种。
应对Hib等呼吸道传染病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很关键
以下方式可以降低Hib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