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大医 | 过敏不用药,真能扛过去?
创始人
2025-09-18 17:11:19
0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北京积水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徐钰

编辑 | 原野

秋风送爽的季节,金黄的落叶与盛开的秋菊本应是惬意的景致,但对不少人来说,秋天却意味着鼻塞、流涕、打喷嚏的“苦难季”。数据显示,我国每10个人里,就有1-2人中招花粉过敏。

这篇“防过敏生存指南”从识别元凶到科学防治,带你用知识武装自己,淡定度过这个“敏感”的秋天。

秋季花粉“黑名单”:这些植物最易引发过敏

秋季空气中漂浮的花粉种类与春季有明显差异,主要以草本植物为主。这些植物看似普通,却藏着让过敏体质人群“闻风丧胆”的致敏原。

  • 蒿属植物:北方地区秋季花粉的“头号杀手”,包括艾蒿、黄花蒿等,每年8-9月进入盛花期。在北京、河北等地,蒿属花粉占秋季花粉总量的60%以上,其花粉颗粒直径仅20-30微米,可轻松穿透鼻腔黏膜引发免疫反应。有趣的是,这类植物多生长在荒地、田边,越是城市化程度低的区域,花粉浓度反而越高。
  • 豚草:作为一种外来入侵物种,其花粉的致敏性堪称“花粉界的辣椒”。每株豚草能产生上亿粒花粉,且含有的豚草素具有极强的刺激性。在江苏、山东等沿海地区,豚草花粉已成为秋季过敏的主要诱因,接触后不仅会引发呼吸道症状,还可能导致皮肤红肿瘙痒。
  • 藜科植物:如灰菜、藜麦等的花粉也不容忽视。这类植物适应力极强,从城市绿化带到乡村田野都能生长,其花粉在8-10月持续飘散,与蒿属花粉形成“过敏双重打击”。临床数据显示,对藜科花粉过敏的患者,往往也会对蒿属花粉敏感,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交叉过敏”现象。

此外,秋季常见的杂草如葎草(俗称拉拉秧)、苍耳等,其花粉也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这些植物的花粉有个共同特点:体积小、重量轻,可随风飘散至数十公里外,即便身处城市中心,也可能受到郊区花粉的影响。

过敏反应的“全过程”:免疫系统为何“草木皆兵”

花粉过敏看似是鼻子和眼睛的问题,实则是免疫系统的“防卫过当”。要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把身体比作一座城堡,免疫系统是守城的军队,而花粉则是误入城堡的“无害游客”。

当花粉第一次进入鼻腔时,免疫系统会将其标记为“可疑入侵者”,并启动防御机制,产生专门对抗花粉的抗体(主要是IgE)。这些抗体就像“警报器”,会附着在肥大细胞表面,时刻监视花粉的动向。这个阶段人体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医学上称为“致敏期”。

当花粉再次入侵时,就会触发剧烈的免疫反应:IgE抗体识别出花粉后,会命令肥大细胞释放大量化学物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组胺。组胺就像“信号弹”,会让血管扩张、黏膜水肿,导致鼻子发痒、流鼻涕;刺激鼻腔神经引发打喷嚏;作用于眼睛则造成结膜充血、流泪发痒。这就是为什么过敏发作时,鼻子、眼睛、皮肤会同时出现症状。

严重情况下,花粉颗粒还可能进入下呼吸道,引发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导致哮喘发作,出现胸闷、气短、咳嗽等症状。研究发现,长期反复的过敏反应会损伤呼吸道黏膜,使气道敏感性增加,从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的风险高达30%。

值得注意的是,过敏体质具有遗传倾向。如果父母中有一人过敏,孩子过敏的概率约为30%;若父母均有过敏史,孩子患病概率可升至50%。但遗传并非唯一因素,环境污染、生活方式改变等也会影响过敏的发生。

治疗策略:从缓解症状到长期控制

面对花粉过敏,科学治疗需要“分层应对”,既要快速缓解急性期症状,也要通过长期管理降低复发频率。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应急处理三类。

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是应对花粉过敏的“一线武器”,能有效阻断组胺的作用。新一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相比传统药物,嗜睡副作用明显减少,一天只需服用一次就能持续控制症状。

注意:这类药物应在过敏症状出现前1-2周开始服用,能更有效地预防发作。

鼻用糖皮质激素喷剂(如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

此药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主力军”。它能直接作用于鼻腔黏膜,减轻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使用时需注意正确方法:头部稍前倾,将喷头对准鼻腔外侧壁(避免直接喷向鼻中隔),每天1-2次,坚持使用2周以上才能发挥最佳效果。很多人担心激素副作用,其实鼻用激素剂量仅为口服制剂的1/100,只要规范使用,安全性较高。

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制剂

对于合并哮喘的患者,还需要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制剂。在花粉浓度高峰期,提前使用这些药物能有效预防哮喘发作。

注意:当出现严重哮喘症状时,应立即使用急救吸入器(如沙丁胺醇),并及时就医。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堪称过敏治疗的“治本之法”,通过逐渐增加患者对花粉的接触剂量,让免疫系统“脱敏”。这种疗法通常需要3-5年,分为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两种方式。研究显示,完成规范免疫治疗后,80%的患者症状可明显改善,甚至达到长期缓解。

注意:免疫治疗并非人人适合,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过敏原检测确认致敏原后才能进行。

中医中药

中医中药在花粉过敏治疗中也有独特优势。苍耳子、辛夷等中药具有通窍抗过敏的作用,可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针灸、穴位贴敷等疗法能调节免疫功能,对减轻症状有一定帮助。

注意:中医治疗需辨证施治,不可盲目使用偏方。

生活习惯调整:花粉季的“防护攻略”

药物治疗固然重要,但若能在生活中做好防护,能大幅减少过敏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针对秋季花粉的特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生活习惯:

  1. 花粉浓度监测是防护的第一步。每天通过气象APP或当地疾控中心发布的花粉浓度预报,了解当天花粉数量。一般来说,早晨8-10点、傍晚5-7点是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敏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在此时段外出。雨后花粉浓度会暂时降低,是户外活动的最佳时机。
  2. 外出时的“装备”也很关键。口罩能有效阻挡花粉进入呼吸道,建议选择N95或防花粉专用口罩;佩戴防风镜可保护眼睛,减少花粉接触;外出时尽量穿长袖衣物,避免皮肤直接暴露。回到室内后,应立即更换外衣、洗脸漱口,将头发中的花粉彻底清除。
  3. 室内环境管理同样重要。花粉季应关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选择HEPA滤网)过滤空气中的花粉颗粒;空调滤网需每周清洗一次,防止花粉残留;避免在室内摆放可能产生花粉的植物,如菊花、秋海棠等。
  4. 日常清洁习惯也需调整。每周用吸尘器清洁地面2-3次,避免用扫帚扫地(会扬起花粉);被褥、窗帘应每周用60℃以上热水清洗,杀死可能附着的花粉;外出回来后,建议立即洗澡,减少花粉在皮肤上的停留时间。
  5. 饮食调理对缓解过敏也有帮助。研究发现,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能减轻炎症反应;Omega-3脂肪酸(如深海鱼、核桃)可调节免疫功能;而辛辣食物、酒精可能加重过敏症状,应尽量避免。

常见误区:这些做法可能加重过敏

在花粉过敏的防治中,很多人存在认识误区,不仅无法缓解症状,还可能加重病情。

误区一:过敏不用治,扛过去就行

事实上,长期花粉过敏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鼻息肉、鼻窦炎,甚至引发哮喘。儿童时期的过敏若未控制,还可能影响颌面部发育,导致腺样体面容。

误区二:症状缓解就不用继续吃药了

很多患者症状缓解后立即停药,导致病情反复。正确的做法是:在花粉季来临前2周开始用药,持续整个花粉期结束后1-2周,才能有效控制炎症,减少复发。

误区三:戴普通口罩就行

普通医用口罩对花粉的阻挡效果有限,防花粉需要专用口罩(如N95、KN95),其紧密的贴合性和高效过滤能力才能有效阻挡微小的花粉颗粒。

误区四:试试“神药”偏方

依赖偏方而放弃规范治疗更是不可取。民间流传的“脱敏疗法”(如直接接触花粉)缺乏科学依据,可能引发严重过敏反应;某些草药偏方可能含有未知成分,存在安全风险。

特殊人群:儿童与老人的防护要点

儿童和老人作为特殊人群,花粉过敏的防治需要更加细致的措施。

儿童花粉过敏常表现为“揉鼻子、揉眼睛、打喷嚏”,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家长应注意观察,如果孩子在固定季节出现上述症状,且持续超过2周,很可能是花粉过敏。儿童用药需特别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年龄的药物,鼻用激素喷剂对儿童是安全的,但需严格按照剂量使用。

老人花粉过敏往往症状更严重,且更容易合并哮喘、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因此,老人在选择抗过敏药物时,应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血压或加重前列腺疾病的药物(如某些传统抗组胺药);同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用药前务必咨询医生或药师。

对于有过敏史的孕妇,在花粉季更需加强防护。应尽量减少外出,如需用药,需在妇产科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避免自行用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医生强调:再高的血糖,若没有这... 血糖水平的管理是糖尿病患者和血糖不稳定者健康管理的核心部分,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面临...
邯郸钱氏中医:小孩得了抑郁症怎... 邯郸钱氏中医介绍,小孩得了抑郁症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心理健康问题。儿童抑郁症虽然不如成人抑郁症那样常...
原创 入... 嘿,朋友们!这几天是不是感觉早晚凉飕飕的,中午却又有点燥热?没错,秋天真的来了!这个季节最明显的特点...
原创 秋... 白露一过,夏天的燥热渐渐褪去,早晚温差变大,凉意渐浓。这时候,咱们的饮食也得跟着季节变一变,吃点暖身...
大蒜是糖尿病的“发物”?医生:... 有人说,大蒜是糖尿病患者的“发物”,吃了血糖就像坐电梯一样往上飙,真有那么邪乎?大蒜不但不是“罪魁祸...
世界预防自杀日|看见这些求救信... 亲爱的朋友,你知道吗?最新研究显示,2016-2021年间,我国年平均自杀率为6.03/10万,总体...
赵丹阳医生:血管堵没堵?看腿脚... 血管就像身体里的 “高速公路”,一旦堵了,全身都容易出问题!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实不用特意检查,看自己...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秋季防中风... 秋季防中风 关键莫放松 秋季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增大,成为脑卒中的高发季节。了解秋季卒中的特殊危险因...
严重脂肪肝患者饮食习惯注意事项...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尤其在肥胖、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者中较为普遍。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饮食管...
狐大医 | 过敏不用药,真能扛...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北京积水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徐钰 编辑 | 原野 秋风送爽的季节...
脑中风到最后都是咋去世的?医生... “我最近老觉得头晕,是不是和我高血压有关系?”一位长期在工厂里工作的老工人去医院时,这样向医生提问。...
推荐宁波干细胞生产厂家 推荐宁波干细胞生产厂家:杭州新生纪元科技有限公司 在当今生物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干细胞技术作为前沿...
狐大医 | 人挺精神的,就是眼...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北京地坛医院医学美容科主任医师 毛菲菲 编辑 | 原野 你是否经常被人...
医生警示:外阴红肿、白带异味、... 临床中我们接诊过 39 岁的刘女士,她最初发现外阴轻微瘙痒、红肿时,误以为是紧身裤摩擦所致,未及时就...
原创 9... 秋分一到,天气会逐渐干燥起来,早上出门得穿外套,中午又热得想脱,早晚温差能差出小 10 度。这种忽冷...
原创 最... 在浩瀚的星空下,星座如同时间的印记,镌刻着宇宙的智慧与人类的奥秘。而在这些星辰之中,有三大星座以其独...
【SIMC】双相情感障碍:情绪... 前言 在情绪的世界里,大多数人体验着喜怒哀乐的自然流转,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却被困于躁狂与抑郁的两极震...
武汉市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障碍... 武汉市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障碍表现有哪些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充满挑战和变化的阶段,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
成都普济中医邓文志:肠癌癌前病... 提到 “癌前病变”,很多人会瞬间紧张 —— 这是不是意味着离癌症只有一步之遥?尤其是肠癌癌前病变,随...
替尼帕肽和司美格鲁肽的区别这么... 日版替西帕肽 日版司美格鲁肽 在糖尿病和肥胖症治疗领域,替尼帕肽(Tirzepatide)和司美格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