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信奉“鲜奶是金、酸奶是银、奶粉是铜、常温奶是铁”,而不小心忽视了鲜奶的安全隐患?
图源:南方周末
唐女士网购的羊奶,产品瓶身无标识。(受访者供图)
2025年5月中旬,家住江苏的唐女士网购了一款新鲜现挤的羊初乳。本来希望借此提高抵抗力,没想到,5月底,喝完后她开始出现反复发烧、流鼻涕、嗓子疼、浑身痛。
起初以为是感冒,但反复发烧不止,才怀疑可能是网购的羊初乳有问题。6月30日,唐女士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医院血培养检测结果证实,自己感染了马耳他布鲁氏菌。
什么是马耳他布鲁氏菌?现挤鲜奶煮沸能防吗?一起来看看!
一、布鲁氏菌病及其流行特征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称波浪热、马耳他热、地中海热,是由布鲁氏菌侵人机体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
临床上以长期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特点,因患者多有乏力症状,严重影响劳动能力,人们俗称“蔫巴病”、“懒汉病”。
传染源:
1.患布鲁氏菌病的羊、牛和猪;
2.患布鲁氏菌病的鹿、骆驼、犬等其他动物;
3.患布鲁氏菌病家畜的流产物、阴道分泌物、乳汁、肉类、皮毛、尿、粪便及被污染的土壤、水、饲草等可以传播布鲁氏菌病。
传播途径:
1.经皮肤黏膜直接接触、经消化道食源性、经呼吸道吸入;
2.节肢动物携带、蜱虫叮咬传播;
3.存在母婴传播、性传播和血液与医源性传播的可能性;
二、现挤鲜奶,煮沸能防吗?
在一些直播间有销售“现挤生鲜奶”,主播直播人工手动现挤鲜奶,声称“百分百纯奶,不加水,无色素、香精防腐剂......”,吸引消费者购买。
(直播间截图)
首先提醒大家,现挤生鲜奶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希望消费者增强食品安全意识,谨慎购买。虽购买时,可能有提醒煮沸后饮用,但这样就真的能防吗?现挤生鲜奶存在以下食品安全隐患:
1. 致病菌风险高
现挤生鲜奶均未经严格灭菌处理,可能携带布鲁氏菌、结核菌等人畜共患病菌。若牛羊体表、养殖环境、挤奶容器消毒不彻底,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极易污染奶源,饮用后可能引发严重疾病或腹痛腹泻等食源性疾病。
2. 易变质
若挤奶环境、运输工具卫生条件不达标,还会导致二次污染。且在物流过程中,如果冷链不完整,特别是运输时间长的话,生鲜奶极易发生变质,会带来一些风险。
3. 加热两难
网上销售的“现挤生鲜奶”,未经过“均质”处理,不易被人体吸收。消费者饮用生鲜奶前加热煮沸容易存在不充分,很难将致病菌全部杀死,过度加热又担心会导致营养流失。
而且买回来放冰箱后,饮用时可能会忘记煮沸而直接饮用等,让致病菌钻了空子。
注:生鲜奶的乳脂肪球较大,由于未经过“均质”工艺处理,煮沸后会发生聚焦上浮(所谓的奶皮子很厚),从而带来“风味浓郁”的感官印象,其实并不是营养丰富的表现,其营养成分、健康功能方面与正规企业生产的“巴氏杀菌奶”“灭菌奶”并无明显差异。
如果已经购买了现挤鲜奶,要注意:
存储要得当密封、冰箱冷藏,避免与生肉、鱼等易污染食品放在一起,以防交叉污染。
饮用前观察是否变质,变质则直接丢弃。
饮用时,一定要充分煮沸后再饮用。通过高温煮沸,可以有效杀死潜在的细菌、病毒,降低食物中毒或其它健康问题的风险。
三、布鲁氏菌病的预防措施
有哪些?
重点职业人群和普通民众均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感染布鲁氏菌病。
01.重点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预防措施
从事家畜饲养、屠宰、畜产品加工人员,畜牧兽医人员,布鲁氏菌病相关科研和生物制品的研究人员等,在可能接触布鲁氏菌的工作场所应合理使用工作服、口罩、胶靴、手套、工作帽、面罩、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完之后及时消毒并妥善保管,对一次性防护用品做销毁处理。作业过程中避免有吸烟、进食等行为,工作结束后及时更换工作服,洗手、淋浴等。
02.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布鲁氏菌病
1.尽量不要与患病或健康状况不明的家畜接触。
2.要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喝生奶、不吃生肉,防止“病从口入”。
3.不购买、不加工、不食用病畜,如发现不明原因病死畜应及时向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报告。
转给你身边喜欢在直播间、电商平台购买现挤鲜奶的亲朋!
/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