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神经信号传导受阻,肌肉因缺乏刺激而逐渐流失,形成废用性萎缩,不仅削弱力量,还会加重关节僵硬、影响生活自理。通过科学训练,可有效延缓萎缩进程,甚至部分恢复肌肉功能。
首先,被动训练是基础。对完全无法主动活动的肌肉,需家属或康复师协助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如缓慢屈伸膝关节、踝关节,每次 10-15 分钟,每日 2-3 次,能维持肌肉纤维长度,防止粘连。
其次,主动辅助训练适合有部分肌力的患者。借助弹力带、滑轮系统等工具,完成抬臂、直腿抬高动作,每组 8-12 次,逐步增加阻力,激活残留肌纤维,提升肌力。
最后,功能性训练不可少。结合日常需求,进行转移训练(如床到轮椅)、抓握训练(如握杯),让肌肉在实际使用中得到锻炼,同时增强生活能力。
训练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且需在康复师指导下根据损伤程度制定方案,配合蛋白质摄入,才能更好地延缓萎缩、改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