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丁玲 通讯员 汪俊杰)9月5日~6日,由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生物治疗研究所、河南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联合主办的2025中部地区心血管论坛暨第二十一届河南省心血管诊疗新进展大会与第一届中原生物治疗与转化医学前沿高峰论坛在郑州举行。
本届心血管论坛以“创新·融合·引领”为主题,设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20余个专业论坛。大会首次设立“科研转化与生物治疗”专题板块,依托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生物治疗研究所,展示基因治疗、再生医学、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等12个研发方向的突破性进展。大会以心血管疾病诊疗为主线,首次实现“临床诊疗”与“科研转化”双轨并行,深度融合多学科学术资源,特别聚焦生物治疗、转化医学、人工智能等创新方向,致力于推动心血管领域科研成果向临床实践与产业应用转化。
9月5日,第一届中原生物治疗与转化医学前沿高峰论坛隆重开幕。本届论坛设置生物治疗与转化医学两大平行论坛,采用“主旨报告+专题研讨”模式。在为期2天的议程中,专家们将围绕生物治疗前沿技术突破、转化医学创新应用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涵盖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全链条创新实践,致力于形成可落地的科研成果转化方案。
作为中原地区首次举办的生物治疗与转化医学前沿高峰论坛,本次论坛呈现三大特色:一是国际化视野,邀请施国平、李大力等海外顶尖学者分享前沿成果;二是产学研医资深度融合,通过企业、高校、医院、投资机构的多方对话,打通技术转化“最后一公里”;三是聚焦区域发展,为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提供智力支撑。
9月6日,2025中部地区心血管论坛暨第二十一届河南省心血管诊疗新进展大会开幕。
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王宁利说,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防治工作任重道远。本次大会强调整体性、整合性的诊疗理念,全面探讨心血管领域的前沿进展,创新性地将传统心血管论坛与生物治疗转化峰会深度融合。下一步,将把握心血管领域发展的三大趋势,找准突破方向:一是诊疗策略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推动重大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关口不断前移;二是技术手段从宏观向微观深入,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为心血管疾病的根治性治疗带来新希望;三是服务模式从单一向整合发展,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体系。
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生物治疗研究所所长杜杰说,心血管疾病防治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疾病谱系变化,心血管疾病的防控需要更加精准、更加个体化的解决方案。今后将继续发挥生物治疗研究所的平台优势,重点加强心血管疾病机制的基础研究,为新技术开发提供理论支撑;推动创新技术的临床转化,加快科研成果落地应用;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为心血管领域发展储备力量;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等。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尹磊介绍道,河南省心血管诊疗新进展研讨会自2003年创办以来,始终秉持“以学术创新引领诊疗升级,以交流协作赋能行业发展”的办会初心,在国内顶尖医院的鼎力支持下,通过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推动诊疗共识落地、前沿技术普及,持续为中部地区心血管诊疗水平的提升注入动力。该院将以此次大会为新起点,持续加强与省内外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的交流协作,携手各位同仁共同探索心血管疾病防治新路径,为保障人民群众心血管健康、推动河南乃至中部地区心血管医疗事业迈向新台阶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