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突发头痛、视力模糊,小心高血压危象,别拖延,快就医!
创始人
2025-09-09 10:39:07
0

头痛如裂,眼前一片模糊,还伴随着剧烈的恶心呕吐。挣扎着想坐起来,却发现自己浑身无力,手指发麻。血压已经飙升至220/110毫米汞柱——这远超正常值140/90的警戒线!

高血压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平时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一旦发展为高血压危象,这个“杀手”就会突然撕下沉默的面具,露出狰狞的面目。

什么是高血压危象?它为何如此致命?

高血压危象是指在高血压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引发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急性损害的危急状况。当血压突然飙升至200/120毫米汞柱以上,身体会发出强烈警报:剧烈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手足发抖、甚至昏迷抽搐。

更可怕的是,高血压危象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它不是缓慢发展,而是"闪电战"——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导致血管内壁瞬间受损,血液无法正常流通,器官随之受损。

为什么年轻人也中招?这些"隐形杀手"你可能正在接触

"高血压是老年病"——这个认知已经过时了!数据显示,我国18-35岁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正逐年攀升。年轻人为何成了高血压的"新宠"?

1. 重口味饮食:外卖与奶茶的"甜蜜陷阱"

高油高盐的外卖、糖分超标的奶茶,已成为年轻人的"日常标配"。这些食物中的盐分和糖分,正在悄悄侵蚀着我们的血管。每吃一口外卖,血管就多一层"负担",长期下来,血管弹性下降,血压悄悄升高。

2. 熬夜成常态:生物钟的"叛逆"

"熬夜追剧"、"打游戏到天亮"成了年轻人的日常。但你知道吗?睡眠不足会导致激素失衡,增加心跳频率和血管收缩,让血压在夜间悄然上升。长期熬夜,血压就像坐上了"过山车",忽高忽低。

3. 压力山大:焦虑情绪的"血压推手"

职场竞争、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年轻人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焦虑、抑郁情绪会刺激肾上腺素剧烈波动,血压随之起伏不定,如同"过山车"般危险。

4. 久坐不动:代谢的"慢性杀手"

"坐"文化盛行,年轻人长时间坐在电脑前、手机前,代谢速率下降,脂肪堆积,血管弹性减弱,高血压风险急速上升。

高血压危象的"危险信号",你不可忽视

高血压危象来得快、去得急,但往往有"前兆"。如果你出现以下症状,务必高度重视:

1. 突然剧烈头痛,如"脑袋要炸开"

2. 视物模糊,眼前发黑或出现"彩虹圈"

3. 恶心呕吐,甚至呕吐物带血

4. 手脚发麻、发抖

5. 心慌气短,呼吸困难

6. 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淋漓

这些症状可能在几分钟内迅速恶化。一旦出现,切勿拖延,立即就医!

如何预防高血压危象?从今天开始改变

高血压危象并非不可预防。何文华主任医师强调:"高血压完全是可预防和可控的,关键在于积极行动。"

1. 控制饮食:给血管"减负"

每天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少吃外卖,多选择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告别高油高盐,让血管"轻装上阵"。

2. 适量运动:给身体"充电"

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运动不仅能降低血压,还能缓解压力,让你精力充沛。

3. 情绪管理:给心灵"减压"

学会深呼吸、冥想,培养兴趣爱好,避免情绪大起大落。记住,血压会随情绪波动而变化,保持心态平和至关重要。

4. 定期监测:给健康"把脉"

在家中配备血压计,每天定时测量并记录。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及时发现异常。

5. 坚持服药:给身体"护航"

遵医嘱按时服药,切勿自行停药或减量。血压稳定后,也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

医院如何抢救高血压危象?

1. 黄金1小时:分秒必争的降压战

第一步:快速评估

通过心电图、头颅CT、肾功能检查等,判断是否出现脑出血、心肌梗死、肾衰竭等并发症。

第二步:精准降压

静脉用药:硝普钠(直接扩张动静脉)、乌拉地尔(α受体阻滞剂)、拉贝洛尔(β受体阻滞剂);

目标:第1小时平均动脉压下降≤25%,后续2-6小时降至160/100mmHg,24-48小时逐步恢复正常。

2. 靶器官保护:防止“二次伤害”

脑保护: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预防脑疝;

心保护: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硝酸甘油扩张冠状动脉;

肾保护: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必要时透析治疗。

3. 长期管理:避免“二次爆炸”

药物依从性:即使血压正常,也需终身服用降压药(如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

生活方式干预:低盐饮食(每日盐<5克)、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戒烟限酒、控制体重(BMI<24);

定期监测:家庭自测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早期发现血压波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人流对女性的伤害有多大 到来月经我的月经一直没来,心里犯嘀咕,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测了一下,结果那两条杠晃得我眼晕——真的怀孕...
陌生人的温暖:一次意外的癌症诊... 想象一下,正在兴致勃勃地准备即将到来的新西兰演出,却在一次简单的血检中被告知罹患癌症。这种突如其来的...
升糖最快的主食已被揪出,是白米...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原创 1... 河南 11 岁男孩小宇(化名)的身体变化,让父母半个月内愁白了头。原本身高 1 米 4 的他,半年前...
手脚没劲、走路不稳、头晕,得了... 许多人第一次听到“多系统萎缩”这个病名时,心里都会咯噔一下——这名字听着就吓人。其实,它就像一台机器...
秋夜难眠?一场专为失眠者设计的... 秋天,美丽而充满诗意,但也是一个弥散着悲凉与寂寥的时节。秋风一起,万物萧杀。秋季对应8月7日~11月...
如何让游戏成瘾的孩子走出“虚拟... 14岁的初二学生小明,曾陷入这样的循环:昼夜颠倒地玩手机游戏、看短视频,成绩也随之断崖式下滑,缺考科...
腐乳再次受关注!医生再次提醒:...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康骨堂 引发关节炎的5种不良习... 关节炎作为目前人体能够导致自理能力减退或者丧失的关键性疾病之一,对于人体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关键性的...
一个男人,专宠你,离不开你,才... 文/夏莫 01、卷首语 女人付出真心,也想被所爱的人,用心呵护。 如若,一个男人爱你,你什么也不要...
秋季,逼自己瘦下来的6个行为 秋季,是“悄悄变瘦”的好时节,想要避免秋冬囤肉,只需要养成一些自律行为,就能逼自己瘦下来: 1、提...
微型机器人:未来生育医学的新希... 你是否想过,未来的生育医学可能会因为微型机器人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想象一下,一个小小的机器人,能在...
白露节气如何防治“秋燥”?中医... 9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办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白露)有关情况。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
原创 比... “秋吃芽,冬吃根”,一到秋天,菜市场的红薯、芋头堆成山,不少人天天盯着这两样吃,却忽略了角落里的莴笋...
震撼!科学家用人工智能绘制出人... 你是否曾想过,自己的大脑究竟有多复杂?最近,哈佛大学与谷歌的研究团队联合推出了一项震撼的研究,利用人...
开学运动重启易受伤!专家教你科... 开学第一周,15岁的长沙初三学生小磊(化名)就因打篮球导致踝关节严重扭伤,被同学搀扶着来到湖南省中西...
原创 多... 多喝山楂水,健康减脂,轻松甩肉,瘦到90斤 现在已经到冬季了,突然想到一种美食,山楂雪球,有没有朋...
5个抗癌小中药:辅助调理需辨证... 中医认为癌症的发生与“正气亏虚、痰瘀互结、毒邪内蕴”密切相关,部分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
秋燥来袭别硬扛!中老年吃对“2... “老张头,这白萝卜汤你到底喝不喝?”王阿姨端着碗站在餐桌前,看着老伴对着清炒莲藕皱眉。“秋燥就得吃梨...
胶质瘤为什么切不干净? 胶质瘤是一组具有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及室管膜细胞表型特征的神经上皮肿瘤总称。 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