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想过,自己的大脑究竟有多复杂?最近,哈佛大学与谷歌的研究团队联合推出了一项震撼的研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绘制出一块人脑的3D地图,揭示了大脑细胞和神经元之间的精妙联系。这项研究不仅是科学史上的一大突破,更为我们理解大脑的运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这幅地图展示了约57,000个神经元、230毫米长的血管及1.5亿个突触——也就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研究的共同负责人、哈佛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教授杰夫·利赫特曼表示:“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幅详细的地图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这真是我从未见过的。”
大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器官,约有1700亿个细胞,其中包括860亿个神经元。过去,科学家们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观察大脑的结构,但这些观察通常只能达到毫米级别。如今,借助先进的显微镜技术,研究者们能够以纳米级别的精度进行观察,进一步加深了对大脑内部运作的理解。
这项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研究团队不仅使用了显微镜技术,还结合了机器学习算法,成功地将一小块大脑(体积约为1立方毫米,甚至比一粒米还小)的数据进行了三维重建。最终生成的细胞图谱包含了惊人的1.4拍字节的数据量,相当于100万个千兆字节!
这块大脑样本来自一位45岁的女性,她因癫痫接受了脑部手术,医生在手术中切除了她大脑皮层的一部分。研究人员将样本固定后,用重金属染色以便观察细胞,然后将组织嵌入树脂中,切割成超过5000片,每片厚度仅为30纳米。利赫特曼形容:“这大约是头发丝厚度的千分之一。”
研究团队使用高速电子显微镜对每一片进行扫描,随后将显微镜数据发送至谷歌进行进一步分析。谷歌的研究人员利用机器学习模型识别不同显微镜图像中的相同对象,并创建了每个对象的3D渲染图,最终将这些渲染图合成,重建了整个样本的三维图像。
科学家们在详细地图中发现了一些惊人的现象。例如,一些神经元的突起(轴突)缠绕成结,形成了被描述为“神秘而美丽”的螺旋形结构。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一些罕见的神经连接,其中单一的轴突可以连接多达50个突触。“我们仍在研究这些连接的功能,但它们可能解释了如何快速响应或编码重要记忆,”研究员维伦·贾因表示。
虽然目前尚不清楚这些螺旋结构和超强突触是否与捐赠者的癫痫有关,但研究团队正在调查来自帕金森患者的大脑组织,以期进一步了解这些现象。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两个人的大脑组织样本都不太可能完全相同,因为大脑的连接方式与个体的经历息息相关。
研究团队的下一个目标是绘制小鼠的整个大脑,这将是此次人脑样本的500倍,起初他们将从学习和记忆的重要区域——海马体开始。“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雄心勃勃的任务,”利赫特曼表示。
这项研究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大脑的复杂性,也为神经科学的未来提供了无限可能。通过更深入的研究,或许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大脑如何塑造我们的思维、记忆和行为。
注: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参考,不构成专业医疗建议,如有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