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赵梦昕
男子体重164.4公斤,每晚坐着睡觉都会被憋醒,开车时眼皮打架,严重影响生活。在武汉市第八医院通过减重手术,5个月减重51.5公斤,生活大变样。该院肥胖与代谢病诊疗中心负责人熊非提醒,OSA患者中80%为肥胖人群(BMI≥28),二者相互作用、加重病情,应通过科学早期干预,规避风险。
2025年初,金先生因身体负担过重,已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来到武汉市第八医院肥胖与代谢病诊疗中心寻求科学帮助。据了解,受严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影响,金先生每晚无法平卧入睡,只能坐着在半梦半醒中煎熬,开会时瞬间入睡,开车时眼皮打战,多次险些酿成事故。入院后,该院肥胖与代谢病诊疗中心负责人熊非迅速为其安排完善相关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金先生身高174厘米,体重高达164.4公斤,腰围150厘米,BMI指数54,远超重度肥胖阈值,他被诊断为代谢综合征、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高血脂、胰岛素抵抗、重度脂肪肝、高尿酸血症、微量元素缺乏及肥胖相关性肾病。
考虑到金先生的呼吸功能已达到了呼吸衰竭的程度,倘若再不进行有效干预治疗,可能危及生命,熊非主任团队为其制定了术前减重、无创呼吸机辅助正压通气治疗等一系列措施。
经过两周术前准备,武汉市第八医院肥胖与代谢病诊疗中心首席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与代谢病工作组组长朱晒红教授和熊非主任成功为金先生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术后第5天,金先生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术后第9天,金先生成功减重15公斤。术后5个月,金先生最后一次复查时,已累计减重51.5公斤,白天嗜睡症状完全消失,可正常平躺睡觉,也能安全驾驶,血压、血糖等指标均恢复正常,重新回归健康生活。
武汉市第八医院肥胖与代谢病诊疗中心熊非主任介绍,OSA是一种以睡眠中气道塌陷引发的周期性呼吸停止为特征的疾病,当上气道(鼻腔、咽喉)因脂肪挤压或结构异常塌陷时,气流受阻,便会导致呼吸暂停或低通气。OSA的鼾声忽高忽低后戛然而止,并伴随憋醒动作,若每次暂停≥10秒,每小时频次达5次以上即诊断为OSA。他强调,鼾声≠睡得香,只要是打鼾,就是病理信号。
据了解,OSA患者中80%为肥胖人群(BMI≥28),二者相互作用、加重病情。熊非介绍,肥胖人群颈部脂肪堆积会挤压咽喉腔,同时肥胖会引发炎症因子释放,破坏气道肌肉张力,导致气道狭窄或塌陷。此外,OSA患者夜间反复缺氧,会干扰瘦素、生长素等代谢激素的分泌,造成食欲失控,进一步增加体重,最终对全身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延伸阅读——
●OSA的具体危害
1、全身器官损伤
长期缺氧会导致器官“慢性自杀”,功能逐渐衰退。
2、心脑血管风险飙升
心肌梗死风险升高300%,脑卒中风险升高2倍,高血压风险升高3倍。
3、代谢系统紊乱
80%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肥胖伴OSA基础,同时会加快肾病进展速度(↑50%)。
4、突发风险高
后半夜猝死率高,且白天易嗜睡,交通事故风险升高7倍,阿尔茨海默病率也会增加1.7倍。
●高危人群如何自测?
肥胖(BMI28)或男性颈围>40厘米、女性颈围>35厘米;
鼾声响亮且不规则,出现鼾声中断后憋醒;
白天莫名嗜睡(如开会、驾车时睡着等);
晨起头痛、口干;
夜尿次数≥2次/晚。
●OSA的预防与早治
1、控制肥胖
BMI≥24时需干预(如调整饮食、增加运动),BMI≥28时必须系统治疗;减重5%~10%即可显著改善OSA症状。
2、重点筛查人群
肥胖者(BMI28)、中老年男性或绝经后女性、长期打鼾伴呼吸暂停者、男性颈围>40厘米 / 女性颈围>35厘米。
通过多导睡眠监测(PSG)记录AHI指数(每小时呼吸暂停及低通气次数)划分病情为:轻度—AHI5-14.9;中度—AHI15-29.9;重度—AHI≥30。
3、轻中度OSA:
以生活干预和基础医疗为主。
4、生活方式调整:
侧卧位睡觉(避免舌根后坠)、限酒禁烟、保证22:00-6:00睡眠。
5、医疗干预:
使用口腔矫治器或无创呼吸机(CPAP)。
重度肥胖伴OSA(BMI≥32.5或BMI≥27.5伴并发症):减重手术为关键选择。
(来源:极目新闻)
上一篇:国产胰岛素周制剂申报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