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大医丨跌倒后难起身?竟是肌肉被“偷空”!警惕肌少症,在家4步就能查
创始人
2025-08-25 18:38:56
0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北京积水潭医院营养科 周宏伟

编辑 | 原野

2025年8月25日,是第九个全国残疾预防日,今年的主题为“预防伤害致残,共创健康生活”。残疾预防,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关乎着无数家庭的幸福。跌倒是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可能带来身体的损伤,还会引发“跌倒—失能—再跌倒”的恶性循环。积极预防肌少症和骨质疏松症对于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您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拧一条毛巾总觉得力不从心,费了半天劲也拧不干;爬几层楼梯就气喘吁吁,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甚至从沙发上站起来,都得借助他人的搀扶才能顺利起身?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别不当回事!这很可能是“肌少症”在悄悄作祟,它就像一个“小贼”,正慢慢“搬空”你身体里储存的肌肉。

什么是肌少症?可防可控别忽视

肌少症,医学上指的是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肌肉量、肌肉力量及身体活动能力出现显著且持续下降的一种退行性状况。别看它初期只是让人感觉“没力气”,长期发展下来危害可不小,它会导致身体机能变“虚”,走路步态不稳,跌倒风险大幅增加;还会影响日常生活质量,比如无法独立完成买菜、做饭等简单家务;更严重的是,它可能悄悄干扰血糖、血压的稳定,给慢性疾病管理带来挑战。不过大家不用恐慌,肌少症并非“不治之症”,它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只要及时察觉信号并采取措施,就能有效延缓甚至改善肌肉流失的情况。

居家4步自查,揪出肌少症蛛丝马迹

不想跑医院?其实通过几个简单的居家测试,就能初步判断肌肉状况,快跟着做起来:

“4.5公斤搬物”测试:查上肢力量

操作方法:

  1. 准备一袋约4.5公斤重的物品(如10斤装的大米、面粉)。
  2. 尝试用单手将其拎起,保持片刻。

结果判断:

  • 如果拎起时明显感觉吃力,甚至根本无法提起,说明你的上肢肌肉力量可能已经开始 “缩水”,需要警惕。

“五次起坐”测试:查下肢力量与活动能力

操作方法:

  1. 找一把标准高度的椅子(椅面距离地面43-45厘米,类似餐厅常用餐椅)。
  2. 坐在椅面上,双脚平踩地面,双手交叉抱于胸前(注意不要用手撑椅子借力)。
  3. 然后连续、快速地完成 “坐下-站起” 动作,一共5次,同时用手机秒表计时。

结果判断:

  • 若完成5次起坐的时间超过12秒,提示下肢肌肉力量和日常活动能力可能出现下降,身体发出了“黄灯预警”。

“六米竞走”测试:查腿部功能与跌倒风险

操作方法:

  1. 在平坦、无障碍物的区域(如家中走廊、小区步道),先测量出8-10米的总距离。
  2. 在中间标记出6米的“有效距离”(例如从2米处到8米处,前后各留1-2米作为起步加速和减速停下的空间)。
  3. 测试时,当脚尖踩到有效距离起点时开始计时,踩到终点时立即停表。
  4. 若走路本身就很费劲,切勿勉强,可直接判定为“无法完成”。

结果判断:

通过“6米÷所用时间(秒)”计算步速,若步速低于1.0米/秒(即走完6米用时超过6秒),说明腿部肌肉力量可能明显下降,跌倒风险较高,这是肌少症的典型信号之一。

“小腿围测量”:查肌肉储备量

操作方法:

  1. 坐在椅子上,双脚踩实地面,双腿自然下垂放松。
  2. 用软尺围绕 “利手对侧腿”(通常为左腿,若习惯用左手则测右腿)的小腿肚子最粗处,水平绕一圈测量周长。

结果判断:

  • 男性小腿围若小于34厘米,女性小于33厘米,提示肌肉储备量可能 “告急”。

这个指标简单易测,是肌少症初筛的重要参考。

出现异常别拖延,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果上述测试中有一项或多项结果不理想,尤其是同时伴有 “不明原因体重下降(半年内下降超过5%)、经常感觉疲劳、走路不稳、跌倒次数增多” 等情况,一定要尽快去医院进行专业评估。

通常,医生会通过三项核心检查明确诊断:一是用握力计检测肌肉力量;二是用双能 X 线吸收测定法(DXA)或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A)精准测量肌肉量;三是结合6米步速、五次起坐等测试评估躯体功能,综合判断是否患有肌少症。

早干预效果好,守护“力气”有方法

肌少症的干预效果与发现时间密切相关,越早干预,越容易找回丢失的肌肉。在医生、营养师和康复师的指导下,通过以下方式可有效改善:

  • 临床治疗:针对可能导致肌少症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进行规范治疗,去除诱因;
  • 饮食干预: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摄入(如鸡蛋、牛奶、瘦肉、豆制品),为肌肉合成提供“原料”;
  • 康复锻炼:坚持进行抗阻训练(如举哑铃、弹力带训练)和有氧运动(如快走、太极拳),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专家引领,科学减重——徐汇区营... 为深入贯彻国家“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普及科学体重管理知识,8月21日下午,由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
原创 他... 陈伯上周住院了,检查说是肝衰,按说他平时也没啥肝病,就是之前血脂偏高,发现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但一直...
贺州仁康医院-—— 妇科检查真... 妇科是专门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学科,它关注女性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包括月经周期、妊娠、分娩、更年期等...
处暑节气最佳饮食养生法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处暑,七月中。” 处,止也。如同夏天的休...
天疱疮吃什么药?健脾祛湿方剂见... 152在中医典籍的智慧海洋中,治疗天疱疮(脾虚湿盛型)以“健脾祛湿为主,清热解毒为辅,利湿收敛为佐”...
扁桃体发炎、肿痛?饮食上有讲究... 扁桃体是人体咽喉部的“会出现肿大、发炎等问题,给人们带来咽喉疼痛、吞咽困难等不适。很多人希望通过饮食...
广州华康中医医院杜鹏主任:强直...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往往较长,常伴有反复和进展。很多患者担心:“我的病会不会越来越...
男人为你做过以下事情,毫无疑问... 文/飞鱼 在感情世界中,一个男人是不是真心爱你,是不是真的对你好,其实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男人不爱...
医生惊叹:乳腺癌转移5年后,她... 2015年8月20日,王阿姨在体检中查出"左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更让人担心的是,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腋窝...
开车睡着、坐着入睡!男子体重3... 极目新闻通讯员 赵梦昕 男子体重164.4公斤,每晚坐着睡觉都会被憋醒,开车时眼皮打架,严重影响生活...
国产胰岛素周制剂申报临床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了重庆派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交的PJ021注射液临...
“高血压,没感觉,症状不严重,... “高血压,没感觉,症状不严重,”就可以不吃药吗?没感觉不等于没危害,你知道吗,高血压的危害,他对你的...
初中女生饿瘦到70斤:连正餐也... 14岁的北京初中女孩王婷(化名),1.57米,70斤。“理想体重”的代价,是她急转直下的健康状况,长...
狐大医丨跌倒后难起身?竟是肌肉...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北京积水潭医院营养科 周宏伟 编辑 | 原野 2025年8月25日,是...
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别总以为是上... 空气又热又闷,再稍微来点火锅、小龙虾,你是不是嘴角起泡、声音嘶哑或喉咙肿痛……很多人觉得上火嘛,谁没...
神经内科医生告诫:这3种不舒服...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49岁女子查出糖尿病,天天吃秋...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杨淑莲医生:血小板“只升不降”... 血小板一直居高不下,是不是让你心里直打鼓?别慌,中医里有不少简单又实用的方法,帮你把血小板“稳”下来...
原创 秋... 导读:秋天进补,最该吃的不是草鱼鲫鱼!而是这3鱼,肉多刺少营养高! 入秋后,气温渐凉,空气湿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