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鸿飞 通讯员 黄坷 于钦长
不久前,42岁的林女士(化名)在体检中发现,她的胰腺尾部藏着一个9厘米×4厘米、形似“鱼鳔”的巨大囊肿。医生告诉她,囊肿位置紧贴脾动脉和左侧肾上腺动脉,与胰腺尾部“抱”得很紧,手术风险高,稍有不慎可能大出血,甚至需要切除脾脏和胰腺尾部。南山医院多学科会诊的护航下,林女士在g
惊险!囊肿位置深,毗邻重要脏器
林女士是潮汕人,在深圳工作生活多年,她平时生活规律,唯独的嗜好是喜欢吃海鲜。拿着CT检查结果,林女士心里七上八下。CT检查显示:占位刚好位于胰腺尾部与脾脏下极之间,上方紧贴脾动脉,背侧邻近左侧肾上腺动脉;囊肿约2/3周壁与胰腺尾部实质紧密粘连。
近日,经过多方打听并辗转深圳多家医院,她来到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南山医院”)肝胆胰腺外科就诊。入院后,该院迅速组织多学科会诊(MDT)。在肝胆胰腺外科主任医师高金亭主持下,肝胆胰腺外科、放射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仔细研判林女士的病情。肝胆胰腺外科副主任医师黄诗栋反复审视影像资料后,谨慎而坚定地表示:“虽然位置深、毗邻重要脏器,但从影像结果来看,边界还算清楚,有机会完整剥除,保住脾脏,不损伤胰腺尾部。”
经过与林女士及家属沟通,团队最终决定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采取微创腹腔镜下胰腺尾部囊肿剥除术,兼顾微创性与快速康复。
手术室里,刀尖上的“解围”
手术当天,黄诗栋带领团队,借助先进的3D+4K荧光腹腔镜系统,通过5个微小切口建立操作通道,在高清立体成像的辅助下开展精细操作。
“林女士的病情隐匿,无明显症状,容易延误发现。”黄诗栋表示,囊肿体积巨大且性质不明,需严防破裂;其位置紧贴脾动脉和背侧肾上腺上极,操作空间极为狭小,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脾破裂、出血、胰瘘等严重并发症,微创手术难度极大。
手术中,手术团队精准分离了囊肿与胰腺、脾脏及肾脏脂肪囊之间的致密粘连,成功剥离并取出囊肿,完整保住了胰腺尾部和脾脏,术中出血极少。
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符合胰腺良性囊肿,考虑为前肠囊肿(重复囊肿),无须进一步放化疗。术后,林女士恢复顺利,很快就能下床走动。
医生提示:胰腺囊肿不可掉以轻心
胰腺囊肿是胰腺内囊性病变的统称,常见类型包括由胰腺炎引起的假性囊肿,以及真性囊肿,如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IPMN等。胰腺囊肿尽管多数属良性,但若具有以下特征,则需警惕恶变风险:直径超过3厘米或短期快速增大、伴有壁结节或囊壁不规则、囊液检测显示CEA/CA19-9升高,或患者存在高龄、胰腺癌家族史等情况。
南山医院肝胆胰腺外科主任缪丁丁教授建议:市民朋友可每年通过B超、CT或MR(磁共振)进行一次胰腺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必要时可通过超声内镜(EUS)或囊液分析进一步鉴别诊断。(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