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孙院长喝中药15年了,我一天都不敢怠慢。”前不久,85岁的黄奶奶出现在杭州种福堂(艾克)中医院孙彩珍院长的门诊。黄奶奶患的是弥漫性肝病和胰腺肿瘤,在中医药护航下带瘤生存。
胰腺低回声结节增大
经中药干预稳定住了
2002年,黄奶奶B超查出弥漫性肝病。另外,胰腺颈部有一个低回声结节。之后,她每年定期观察,情况稳定。
2009年11月,黄奶奶检查出胰头体积忽然增大,加上偶有疼痛,她很害怕。医生告知有恶性的可能,胰岛细胞瘤待排查,她彻底慌了神。经多方打听,2010年2月,黄奶奶来到了杭州艾克中医肿瘤门诊部。孙彩珍看出了黄奶奶的焦虑,先给予心理建设,树立信心,再仔细辨证,根据其气滞血瘀、肝郁脾虚,以自拟的软肝消结汤加减,开了活血化瘀、疏肝健脾、软坚散结的中药方。两个月后,黄奶奶自觉肝区舒服,胃口和精神都有好转。之后,她继续服药,胰腺低回声结节大小基本保持在稳定区间,相关指标也逐步下降,病情稳定下来。15年过去,现在黄奶奶吃得下睡得好,精神状态很不错。
归因气滞血瘀痰凝毒聚
中医优势将其逐一攻破
87岁章大爷是一位兰溪胰腺肿瘤患者,1997年,确诊为胰腺肿瘤伴后腹膜淋巴结转移,因无法手术寻求中医治疗。孙彩珍见到他时,其身形消瘦、终日腹胀难受,走路需人搀扶。孙彩珍拟白花蛇舌鳖甲汤加龙葵、灵芝。服药5个月后,患者胰腺肿块、腹膜淋巴结均逐步消失。两年后,各项指标转好,可以下地干活。
结合30多年临床经验,孙彩珍认为,人之所以会得肿瘤,是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所产生的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等相互交错而成的结果。她始终坚持“祛邪为主、扶正为辅”的治疗原则,牢牢抓住“痰”和“淤”两个主要矛盾,开创了“解郁、通络、软坚、排毒”的“孙氏积聚病(肿瘤)诊疗法”,该疗法于2023年入选拱墅区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医院中医肿瘤科被杭州市卫健委评为杭州市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
“无论治疗哪种肿瘤,中医都有一套独立的理论体系,治疗原则和方法始终不变,但治疗过程因个体差异必定又是千变万化。”孙院长说,“团队研制数十种针对各种肿瘤的专病专方验方,希望成为肿瘤病人的坚强后盾。”
记者 徐小翔
每周二、四全天,孙彩珍院长在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坐诊,每周一、三、六在杭州艾克中医肿瘤门诊部坐诊。9月2日前,每周免费送出10个专家号,有需要的读者请拨打本版左上角电话。
孙彩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