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细菌、病毒易在食物中滋生繁殖,是肠道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诺如病毒感染、食物中毒等)的高发期,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不仅影响生活,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怀化市中心医院(怀化市肿瘤医院)专家教您正确守住夏季饮食“入口关”,远离肠道传染病。
1.把好“食材安全”第一关:处理生肉、海鲜的刀具、砧板要与切熟食、蔬菜的严格分开,避免生食上的病菌污染可直接入口的食物;夏季常见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在高温下能被有效杀灭,肉类、海鲜务必烧熟煮透,尤其是烧烤、涮锅等,避免追求“鲜嫩”而吃半生食物;谨慎储存,控制时间与温度,剩菜剩饭需及时冷藏(2小时内),且冷藏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再次食用前必须彻底加热;常温下存放超过4小时的食物,建议直接丢弃,勿抱有侥幸心理;凉拌菜、卤味等易滋生细菌,最好现做现吃,隔夜后即使冷藏也可能变质,建议直接丢弃。
2.养成“饮食卫生”好习惯:饭前便后、处理食材前后,要用流动水和肥皂认真洗手,避免手接触口鼻或食物时带入病菌;街头摊贩的凉菜、卤味、未削皮的瓜果等,若卫生条件不达标,易被污染;冰镇饮品、冰激淋等需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避免因储存不当滋生细菌;夏季出汗多,补水需喝煮沸过的白开水或正规瓶装水,不喝未经处理的井水、河水,也别用生水清洗餐具或水果。
3.特殊人群更需“重点防护”:给孩子准备食物时,避免过于油腻、生冷,水果尽量去皮后食用;老人消化功能弱,剩菜最好不吃,如需食用,加热时间要更长,确保彻底杀灭病菌。
4.环境与生活习惯:食物加盖或密封保存,避免苍蝇、蟑螂污染;及时清理厨余垃圾,保持厨房干燥清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如柑橘类水果)和益生菌(如酸奶); 避免过度贪凉,空调温度建议设置在26℃左右。
5.出现症状及时处理:如出现腹泻(水样便/脓血便)、呕吐、发热、腹痛等,可补充口服补液盐(ORS)预防脱水, 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如诺氟沙星需医生指导),忌滥用抗生素;如持续呕吐/高热/血便需立即就医。
夏季肠道传染病多由“病从口入”引起,只要把好“食材关、储存关、入口关”,就能在享受夏季美食的同时,为健康保驾护航。
通讯员:王静 黄妮
来源:大众卫生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