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叔爱喝茶,前几年女婿送的普洱没喝完,塞在了橱柜角落。这天整理东西翻出来,茶叶颜色暗了些,闻着带点陈味。
“扔了可惜。” 他抓了把冲泡,茶汤发黄,入口有点涩。老伴劝他别喝,说放这么久怕是坏了。李大叔不服气:“茶叶哪有那么娇气?” 喝完之后,他觉得胃里发沉,还隐隐作痛。
去社区医院看诊,医生问起饮食,李大叔说起喝陈茶的事。医生听后皱起眉头“不是所有茶都适合久放的,发现变质或开封过久就不要喝了,容易出问题!”
01
普洱茶一克就有五亿霉菌?
相当于喝脏水?
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确实会经历渥堆发酵,此过程有微生物参与,包括黑曲霉、根霉、青霉等,但这些霉菌对人体无害。黑曲霉在发酵中能产生多种水解酶,分解茶叶中的大分子物质,使茶叶口感醇厚,且能抑制黄曲霉等有害菌生长。
正规渠道购买的普洱茶,其生产过程经过严格检测和质量控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真正威胁健康的“元凶”其实是黄曲霉素,不过大家不必担心,在普洱茶正常的制作流程中并不会产生这种有害物质。在普洱茶发酵时,占据主导地位的黑曲霉能有效抑制黄曲霉的生长繁殖,它会降解黄曲霉的生物酶活性,从源头上阻断其危害。
不仅如此,茶叶中本身富含的咖啡因、单宁等成分,也具备抑制黄曲霉生长的能力,为普洱茶的品质和安全上了“双保险”。所以,只要选购正规渠道的普洱茶,完全可以放心饮用。
02
家里放了几年的茶叶,
还能喝吗?
茶叶作为一种天然饮品,其保质期因种类和储存条件而异。存放几年的茶叶是否能喝,关键要看是否变质以及属于哪种茶类。
1. 不同茶叶的保质期差异
绿茶如龙井、碧螺春,因未经发酵,富含维生素和茶多酚,常温下保质期较短,一般为1-2年,开封后需密封冷藏,否则易氧化变质,失去鲜爽口感。
乌龙茶(如铁观音、大红袍)属于半发酵茶,保质期约1-2 年,需存放在干燥、避光的密封容器中,受潮后易产生哈喇味。
红茶是全发酵茶,稳定性较好,常温下可保存2-3 年,但存放时要避免异味污染,否则会影响风味。
普洱茶分生熟两类。生普洱不宜久存,建议5 年内饮用,久存易变质;熟普洱则适合陈化,存放 5 年以上为佳,越陈口感越佳。存放时需注意环境,避免受潮发霉。
2. 判断茶叶是否变质的关键
如果茶叶出现发霉现象,如表面长出白毛或绿斑,并带有明显霉味,或者散发出油哈味、酸馊味等异常气味,甚至受潮变软,特别是绿茶和红茶这类易变质的茶类,就千万不要继续饮用了。这些变化都表明茶叶已经变质,可能含有有害物质,饮用后可能危害健康。
03
如何正确储存茶叶?
茶叶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变质,正确的储存方式能最大程度保留其风味和营养价值。以下是科学储存茶叶的要点:
1. 密封防氧化
茶叶接触空气会加速氧化,导致香气流失。建议使用锡罐、铁罐或食品级铝箔袋密封,避免使用透气的纸袋或普通塑料袋。若用紫砂罐,需确保内壁有釉层密封。
2. 避光防变质
阳光和强光会破坏茶叶中的叶绿素和芳香物质,使其变味。应将茶叶存放在阴凉避光处,如橱柜或茶柜,避免透明容器直接暴露在光线下。
3. 干燥防潮
潮湿是茶叶发霉的主因,尤其绿茶、红茶等含水量低的茶类更需注意。可在茶叶罐中放入食品干燥剂,并存放在湿度低于60%的环境中。南方潮湿地区可搭配小型除湿机。
4. 低温延缓陈化
未发酵茶(如绿茶)适合冷藏(0~5℃),但需严格密封以防串味;发酵茶(如普洱、黑茶)常温存放即可,避免骤冷骤热。
5. 远离异味
茶叶吸附性强,需远离厨房、化妆品、香料等气味浓郁的地方,避免串味影响品质。
04
喝茶有道,记住4个细节
饮茶是我国的传统养生之道,但若饮用不当反而可能伤身。记住以下4个关键细节,让您喝得健康又安心:
空腹不饮浓茶:空腹时饮用浓茶会刺激胃黏膜,可能引发胃痛、心慌等不适。建议餐后1小时再饮茶,尤其胃病患者更要注意。
服药期间慎饮茶:茶叶中的鞣酸会影响药物吸收,降低药效。特别是抗生素、降压药等,建议用白开水送服,服药后2小时内避免饮茶。
控制饮茶温度:65℃以上的热茶被世卫组织列为2A类致癌物,长期饮用可能损伤食道黏膜。建议将茶汤晾至50-60℃再饮用。
适量饮用不过量:成人每日饮茶量建议控制在12克干茶以内(约4-5杯),过量可能导致失眠、心悸等问题。孕妇、贫血人群更要注意控制饮用量。
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
编辑:吴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