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之窗】守护生命绿洲,用心呵护健康。本专栏是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郭力恒主任带领团队开办的科普栏目,为您介绍急危重症健康知识,揭开重症医学的神秘面纱。
本期作者
张先生,50岁,平时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基础疾病,每天吸烟1包,有近30年的吸烟史。最近1个月,张先生出现反复咳嗽,起初咳嗽伴有血丝,以为天气过于干燥导致,没有太在意。
某日,张先生早上起床后突然咳嗽不止,伴有大量鲜血被咳出,之后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被家人送往医院抢救、检查,发现是右上肺肿瘤,侵犯了肺内小动脉导致的咯血,紧急联系介入科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咯血顺利止住。
一、什么是咯血?为何需高度警惕?
咯血,是指喉部以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的出血经口腔排出。其表现形式多样:可能是痰中带血丝,也可能是整口鲜血涌出,甚至伴随鼻腔出血。根据24小时出血量,临床将咯血分为:
(1)少量咯血(<100ml)
(2)中量咯血(100-500ml)
(3)大量咯血(>500ml或单次>100ml)
值得注意的是,出血量并不完全等同于病情严重程度。例如,小量咯血可能提示早期肺癌,而反复中量咯血可能因凝血障碍导致失血性休克。
二、警惕咯血的“元凶”:三大常见病因
01
肺结核:
我国咯血患者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尤其是陈旧性肺结核合并空洞形成时,易引发大咯血。
02
支气管扩张:
反复感染导致支气管壁破坏,血管裸露,咳嗽时可破裂出血,常伴随脓痰。
03
肺癌:
中老年吸烟者出现痰中带血需高度警惕,中央型肺癌易侵犯大血管引发致命性咯血。
此外,如二尖瓣狭窄导致肺静脉高压,可能诱发粉红色泡沫痰伴咯血;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血管炎或肺栓塞等均可引起咯血。
三、紧急处理:生死攸关的“黄金四步”
01
保持冷静与正确体位:
患者应取患侧卧位(明确出血部位)或半坐位,避免血液流入健侧肺引发窒息。切勿仰头,防止血液倒流至气管。
02
严格禁食与呼吸道管理:
大咯血时禁食,避免呛咳加重出血;可用冰袋敷患侧胸部收缩血管。鼓励患者轻柔咳嗽,排出气道淤血块,禁止自行服用强力镇咳药。
03
及时就医与必要检查:
所有咯血均需就医,急诊首选胸部CT,其能精准定位出血病灶;对疑似肺栓塞者需行增强CT肺动脉造影;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直接观察出血点并止血。
04
突然面色青紫、烦躁、大汗淋漓、喉部喘鸣音提示血块堵塞气道,应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法冲击上腹部,或使患者头低足高位拍背排血。
咯血是身体发出的“红色警报”,既无需过度恐慌,也切忌掉以轻心。通过科学认知、及时诊疗和规范管理,多数患者能获得良好预后。 记住:无论咯血量多少,尽早就医永远是守护生命的第一原则。
大德路总院重症医学科
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成立于1998年,是全国中医院中最早建立的大型综合型ICU,目前是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急危重症方向),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及重症医学协作组总牵头单位,国家级胸痛中心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22-2023年连续2年荣获全国中医院重症医学专科排名第一名。
起草《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牵头发布急性心肌梗死、脓毒症心肌病及新型冠状病毒重症感染等重大疾病行业指南。
团队先后主持科研课题69项,其中国家级14项,省部级28项,牵头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6项,主编专著9部。近5年发表论文134篇,其中SCI源期刊收录论文47篇,获省部级和全国一级学会科学技术成果奖20项。
初审 | 庄映格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