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说我的子宫太大,宫腔太深,普通放环容易掉,可缝合术我又怕疼怕失败。几番周折后,我终于在北京找到了一个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地方。”
来自哈尔滨的曹女士,今年42岁,患有多年子宫腺肌症。由于子宫体积明显增大、形态偏前倾,她前后尝试过三次曼月乐放置,都没能成功固定——
第一次普通放环,一周后脱落;
第二次缝合固定,三个月后下移;
第三次联合吉尼环固定,出现持续出血和异物感。
“医生说我属于‘高风险宫腔’,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上曼月乐。”她回忆。
但她不甘心,也不愿轻易接受切除子宫的结局。于是她开始查资料、看案例、对比技术方案,终于在网上看到了
北京肖萍医生的‘非缝合曼月乐固定专利技术’介绍。
这项技术由协和名医孙爱达教授的弟子、妇科保宫专家肖萍主任亲自研发,通过三维建模、结构力学分析和宫腔定点定位设计,专为“复杂宫腔结构”定制解决方案。
与传统“缝合固定术”或“联合节育器固定术”不同,肖萍团队的“非缝合固定术”完全不缝线、不用宫腔镜、不加其它节育器,依靠结构性定位和宫腔支撑点设计,让曼月乐在宫腔内精准“卡位”,稳固不掉、无痛上环。
“我术前测宫深15.4公分,医生说正常放置很容易滑落。但她们根据我的宫腔形态设计了固定策略,整个过程十分钟不到,几乎没什么不适感。”
术后3个月复查,曼月乐位置正常、出血减少、腹痛缓解,环稳定得让曹女士惊喜。
更令人安心的是,术前团队还为她签署了《不掉承诺书》:
“两年内如果环脱落,免费重上,费用全免。”
“这不仅是一个技术,更是一份责任。”她说。
据悉,目前肖萍主任团队已完成数百例非缝合固定术操作,涵盖宫深大于15cm、术后粘连、宫腔畸形、子宫倾位异常等复杂子宫结构患者,脱落率接近为零。
她们的理念很明确:不是让患者去“适应技术”,而是让技术“适配每一个子宫”。
“很多患者说自己‘特殊’、‘带不住’,但其实不是她们的问题,而是没有遇到一个能为她们量身定制的技术方案。”
肖萍主任表示,“我们不是在做一刀切的处理,而是在用专利级、结构化的方式,为每一个患者提供真正合适的治疗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