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疼、没力,竟是血癌信号?为何确诊等10月,治疗再等9月?
创始人
2025-07-16 08:37:24
0

您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总觉得浑身疲惫,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儿?肚子时不时隐隐作痛,甚至偶尔还会发烧?

多数时候,我们可能会摆摆手,心想:“嗨,肯定是最近太累了,或者吃坏了肚子,扛一扛就过去了。”

家住省城的55岁老张(化名)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总说自己是铁打的。可大半年来,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疲惫感像影子一样跟着他,肚子里的胀痛感也越来越强,甚至工友都开玩笑说他是不是“中年发福”,肚子都鼓起来了。直到有一次,他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被查出血象异常,这才在家人的催促下,走进了大医院的血液科。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检查,老张拿到了诊断书,上面写着三个让他感到陌生的字: 骨髓纤维化(Myelofibrosis, 简称MF)

这是什么病?严不严重?能治好吗?一连串的问号砸向了老张一家。而更让他和家人感到困惑的是,从他最早感觉不舒服,到最终确诊,竟然过去了将近一年。

老张的经历并非个例。最近,一项名为“INLAND”的调查,深入研究了印度骨髓纤维化患者的诊疗历程,其结果为我们揭示了这个疾病背后,患者与医生共同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这项发表在《BMC cancer》上的研究,就像一幅高清地图,详细描绘了患者从察觉症状到接受治疗的每一步,其中有太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迷雾重重的诊断之路,平均耗时10个月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神秘”的骨髓纤维化。简单来说,它是一种罕见的、与基因突变相关的血液系统肿瘤。 我们的骨髓是生产血液细胞的“工厂”,而得了这个病,就好像工厂里长满了杂乱无章的“纤维疤痕”,导致正常的造血功能严重受损。

工厂出了问题,产品(血细胞)自然就不合格了。于是,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症状:

疲劳、虚弱、乏力:这是最常见的“信号”,因为贫血导致身体缺氧。

腹痛、腹胀:由于骨髓无法正常工作,我们的另一个器官——脾脏,会“加班”代偿性地造血,导致脾脏肿大,挤压腹腔,引起腹部不适。

发烧、盗汗、体重减轻:这些是肿瘤性疾病常见的全身性症状。

问题恰恰出在这里。这些症状太过“普通”,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衰老、亚健康或是其他小毛病。 研究显示,患者在出现症状后,第一站往往是社区的全科医生或内科医生(占比58%),只有少数人(39%)能直接找到血液科医生。

从一个科室到另一个科室,从一项检查到另一项检查,时间就在这辗转奔波中悄悄流逝。INLAND调查给出了一个令人心惊的数据: 从患者首次出现症状,到最终被确诊为骨髓纤维化,平均需要长达10个月的时间。

这10个月,对于任何一位潜在的肿瘤患者来说,都是一段充满焦虑与未知、无比煎熬的时光。

确诊后的漫长等待,治疗为何还要再等9个月?

你可能会想,既然确诊了,那就赶紧治疗吧!然而,现实却又给我们泼了一盆冷水。调查发现,在确诊之后,患者平均还要再等待 9个月才能开始接受正式的治疗。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医生不负责任吗?

并非如此。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更为复杂的医学决策难题—— 风险评估的鸿沟

对于骨髓纤维化,医生们有一套国际通用的“风险评估工具”,其中最常用的是“动态国际预后积分系统(DIPSS)”。 这就像一个疾病的“风险计算器”,通过综合评估患者的年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有无全身症状等多个指标,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1、中危-2和高危四个等级。 这个评级,直接关系到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启动时机。

然而,调查却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温差”:

根据“风险计算器”的客观计算:参与调查的患者中,有36%的患者属于“高危”级别。

但在医生的主观评估中:只有8%的患者被认为是“高危”。

高达28%的差距!这意味着,许多实际上病情已经很严重、需要积极干预的“高危”患者,可能在医生的评估中被划入了风险相对较低的组别。 这种对风险的低估,直接导致了“观察等待”策略的普遍应用,也就是那漫长的9个月等待期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的痛苦与“你”的目标,一场错位的对话

治疗终于开始了。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医生和患者,你们追求的目标一致吗?

这项调查通过对医生和患者分别提问,揭示了两者在治疗目标上的巨大差异,这可能是医患沟通中最核心,也最容易被忽视的鸿沟。

患者说:“医生,我不想再这么难受了!” 对患者而言,最迫切的愿望是 改善症状(69%的患者选择此项),让自己感觉好一点,活得有质量一些(74%的患者选择“更好的生活质量”)。 他们衡量治疗是否成功的标准非常直观:是不是不那么累了?肚子是不是不那么胀了?医生是不是说我的情况好转了?

医生说:“我们要控制住你的病情进展!” 医生的目光往往更长远,他们更关注那些实验室里的客观指标,比如 改善血常规(66%的医生选择)、 治疗贫血(62%的医生选择),以及最重要的—— 延长总体生存期(15%的医生选择)。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患者那边,几乎没有人将“延长生存期”视作首要的治疗目标。

这种目标上的“错位”影响深远。患者可能觉得:“我还是这么难受,治疗根本没用。”而医生可能感到困惑:“你的化验单明明好看了很多,为什么你还总说不舒服?”

为了更精准地捕捉患者的“痛苦”,医学界开发了“MPN-10症状评估量表”,这是一份包含10个问题的问卷,让患者亲自为自己的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腹部不适、早饱感、盗汗、瘙痒、骨痛等症状打分。 它是将患者主观感受“量化”的有力工具。

然而,调查中再次出现了“温差”:

88%的医生表示,他们在临床上会评估患者的症状。 超过一半(54%)的医生甚至说自己会使用MPN-10量表。

但当问及患者时,只有1%的患者表示医生曾让他们填写过这份量表。

这巨大的落差说明,很多时候,所谓的“症状评估”可能只是医生基于临床经验的观察,而非系统性地、倾听患者心声的结构化评估。患者的真实痛苦,很可能就在这不经意间被打了折扣。

治疗武器库的选择与患者的真实感受

面对骨髓纤维化这个顽固的“敌人”,医生手中有哪些武器呢?

调查显示,在印度,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案是:

羟基脲(Hydroxyurea):这是一种传统的化疗药物,也是最主要的治疗选择(55%的患者正在使用)。

沙利度胺(Thalidomide):一种免疫调节剂。

芦可尼(Ruxolitinib):这是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治疗骨髓纤维化的靶向药物。 它能精准打击疾病背后的JAK/STAT信号通路。 该药于2013年已在印度获批。

不同的武器,带来的战斗体验也不同。调查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尽管羟基脲是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但患者的满意度并不高,仅为19%。

相比之下,虽然只有16%的患者使用了靶向药物芦可替尼,但其满意度却高达50%,是所有治疗方案中最高的。

为什么会这样?答案或许又回到了我们之前讨论的“治疗目标”上。大量的国际研究已经证实,芦可替尼这类JAK抑制剂,在缩小脾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QoL)和缓解包括疲劳、腹部不适、骨痛在内的整体症状方面,效果显著。 它恰好精准地命中了患者最关心的“靶心”——让我感觉更好,让我活得更有质量。

从“治病”到“治人”,我们需要一座沟通的桥梁

这项来自印度的调查,虽然数据并非源于中国,但它所揭示的关于罕见病诊疗的共性问题,对我们有着极强的参考和警示意义。它告诉我们,在对抗骨髓纤维化这场漫长的战役中,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更先进的药物和技术,更需要一座连接医生与患者的、坚实的“沟通之桥”。

对于每一位可能正被模糊症状困扰的朋友:

请不要轻易忽视身体发出的每一个“求救信号”。持续的疲劳、不明原因的腹胀、发烧盗汗,如果这些症状缠绕您数月之久,请一定及时就医,最好能咨询血液专科的医生。在就诊时,请勇敢、清晰地表达您的感受,告诉医生:“我最希望解决的,是……”。

对于每一位奋战在一线的医者:

这项研究提醒我们,在依赖客观检查指标的同时,更要主动去倾听患者的主观心声。 像MPN-10这样的症状评估工具,不应只是躺在文献里的“高科技”,而应成为诊室里常规的“体温计”,用来度量患者真实的痛苦温度。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不妨多问一句:“对于接下来的治疗,您最大的期望是什么?” 努力将医生的专业目标与患者的个人期望对齐,是提升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的关键。

从诊断的10个月延迟,到治疗的9个月等待;从医生眼中的“生存率”,到患者心中的“生活质量”,骨髓纤维化的诊疗之路,充满了需要被看见和被填补的“鸿沟”。

幸运的是,像INLAND这样的研究,正在帮助我们看清这些鸿沟。而填平它们的努力,需要医、患、社会乃至每一个人的共同参与。因为医学的终极目标,从来不只是冷冰冰地延长生命,更是温暖地守护每一个生命的质量与尊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1周就肾衰竭!医生提醒:糖尿病...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夏日防溺水,这几件事一定要教会... 夏季是溺水的高发期。青少年溺水问题已然成为一个严峻的安全隐患。暑期将至,为了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加强防...
时隔20余年首次调整 图解卫生... 时隔20余年首次调整 图解卫生巾新国标“新”在哪儿? 今年“3·15”晚会上,一些卫生巾、纸尿裤,...
安全无创!事件相关电位量化评估... 发病初期是治疗黄金关键期 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精神活动异常,严重影响患者...
他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风险降低有... 发表在《卒中》的一项日本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风险降低显著相关。 这项研究是基于...
【普法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社... 2019年12月28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 全票表决通过了 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社区矫正...
原创 哈... 揭秘长寿秘诀:为何有些人年过六旬,血压依然稳如泰山? 高血压,这个中老年人群体中的“常客”,正以惊人...
肺癌基础知识科普 关于肺癌 这些知识你得知道! 远离肺癌的中医科普 肺癌基础知识 守护肺健康 >>> 在我国,肺癌的发...
胰腺癌如何预防?爱喝酒、有慢性... 那天翻看《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看到里面一篇讲胰腺癌的文章。 文章说: 胰腺癌素有癌王之称,病情进展迅...
靶免联合治疗,重塑晚期肾癌治疗...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是指影响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的癌症,包括肾癌、前列腺癌和尿路上皮癌等。其中,肾癌的...
原创 杨... 北京时间7月16日,2025年NBA拉斯维加斯夏季联赛继续进行,今天的一场焦点比赛是波特兰开拓者迎战...
男人喜欢会玩的! 女生高嫁攻略:学会大方一点! 女孩子大大方方的,其实很容易吸引到喜欢的男生。有喜欢的男生,我的一个宗...
医保5大误区,您了解多少? 您刷医保卡买过牙膏、纸巾等日用品吗? 是否曾因“住院超15天需自费”被迫辗转多家医院? 这些困扰参保...
60岁男子糖尿病去世,医生怒斥...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心理小辞典:禁果逆反心理——为... 成都专业心理咨询师推荐|爱己心理 成长好像带给我们很更多的烦恼和责任 那些一来一回的分享和玩笑 被时...
原创 B... 北京时间2025年7月16日,近日美媒BR评选了历史百大球星。迈克尔-乔丹居首,勒布朗-詹姆斯第二,...
原创 每... 宝子们,今儿咱唠唠吃面条那些事儿。咱老百姓谁还没个隔三差五吃碗面的时候呀,可有人就说啦,天天吃面会不...
夏季这个菜不要错过,清肠排毒不... 夏季这个菜不要错过,清肠排毒不便秘,简单蒸一蒸老人孩子都爱吃! 炎炎夏日,很多人都因为天热上火出现便...
西安甲康医院:健康隐患大,出现... 甲减,作为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正逐年攀升。由于它发病缓慢,临床症状往往不显著,不仅难以被...
7月流火,“耕读实践队”送医进... 进入7月,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组建的“豫见岐黄耕读实践队”开始忙碌起来。他们以“中医药赋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