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在《卒中》的一项日本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风险降低显著相关。
这项研究是基于2005年1月至2021年8月日本医疗保险索赔数据库人群的一项大型病例对照研究。
研究纳入了首次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住院患者,同时应用发病率密度抽样,每个病例随机选择4例年龄、性别和随访期匹配的对照。参与者平均年龄(52.4±10.3)岁,45.7%为男性,中位随访42个月。
最终确定了349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与13992例匹配的对照,两组人群分别有32.4%和21.6%合并高血压,25.4%和25.3%存在血脂异常;12.1%和12.7%使用了他汀类药物,使用他汀类药物的中位持续时间分别为17.5个月和19.1个月。
在该研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率为8.7例/10万人。
在对患者特征进行调整后,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风险降低19%有关。
其中高血压病史和脑血管病史对二者的相关性有显著影响(Pinteraction分别为0.042和0.042)。
即研究提示,他汀类药物可能有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作用,尤其是在有高血压或脑血管疾病史的患者中。
此外,研究还发现,与从未使用过他汀类药物者相比,近期使用他汀者降低了21%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风险,使用他汀类药物超出12个月者降低了25%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风险。
不过研究没观察到近期与之前使用他汀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响的差异。
他汀类药物具有多效性,动物实验显示,他汀类药物具有预防动脉瘤形成的作用。
来源:Hagiwara M, Maeda-Minami A, Matano F,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Statin Use and Risk of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 Case-Control Study Using Large-Scale Claims Data. Stroke. 2025 Jul 8.
转载: 请标明“中国循杂志”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