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作为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正逐年攀升。由于它发病缓慢,临床症状往往不显著,不仅难以被察觉,还极易被人们轻视。然而,甲减绝非“善茬”,一旦发作,着实是个难缠的健康问题。
甲减症状:易与亚健康混淆
多数甲减患者发病后,会出现精神萎靡、嗜睡、记忆力衰退等症状,这些表现与亚健康状态极为相似,很容易被忽视甚至误诊。甲状腺,这个形似小蝴蝶、位于“喉结”下方的器官,虽体积不大,却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它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参与人体代谢和胎儿发育等关键环节,对全身各系统的功能起着调节作用。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甲减患病率达6.5%,这意味着每15个人中就有1人是甲减患者。而且,甲减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女性患者的数量是男性的6 - 10倍。甲减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症状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因此常常被漏诊或误诊。临床上,将甲减误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亚健康状态)、更年期综合征、老年痴呆症、心脏病等情况时有发生。不过,只要我们抓住甲减“代谢率下降(如心跳缓慢、畏寒、少汗、食欲不振、肥胖等)”和“兴奋性减低(如寡言少语、反应迟钝、萎靡嗜睡、精神抑郁等)”这两大特征,识别甲减并非难事。
西安甲康医院李三医生
若甲减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会严重影响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引发血脂异常、肠道健康问题,还可能导致心脏病、贫血、骨质疏松等病症,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心脏功能衰竭、昏迷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三招自测:初步判断甲减风险
测试体温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体温会偏低。可连续3天,在晨起未进食、不活动的情况下测量基础体温。正常情况下,腋下体温在36℃ - 37℃之间,若测试结果低于36℃,提示基础体温过低,可能存在甲减风险。
观察脱发情况
脱发是甲减的典型症状之一。在保持3 - 5天不洗头的情况下,梳一绺40 - 60根的头发,从发根处稍用力拉,如果脱发量在5根以上,可能预示着病理性脱发,与甲减存在一定关联。
症状自测
以下10项症状中,如果有5条以上符合,就可能患有甲减,应尽早去医院排查:
西安甲康医院李三医生
甲减治疗:需针对病因,精准施策
发现甲减后,一定要及时进行正规治疗,切不可因为症状不明显或处于早期就忽视它,要尽早将甲减控制在早期和萌芽状态,避免病情进展给身体健康带来更大影响。
甲减的治疗通常遵循“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但由于造成甲减的原因众多,如手术切除、桥本甲状腺炎等,治疗方法不能一概而论。大多数情况下,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滤泡细胞萎缩坏死、惰性等,导致人体分泌和合成甲状腺素减少。传统治疗往往只是单纯补充甲状腺素,如使用优甲乐,但坏死萎缩惰性的甲状腺滤泡并未得到修复,一旦停药就容易复发。
因此,治疗甲减时建议从病因出发,针对性地激活和修复异常的甲状腺滤泡细胞,使其恢复正常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这样更有利于患者获得长远的康复效果。确诊甲减后,大家要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积极采取正确且适合自身病情的治疗方案,切勿延误治疗或盲目治疗。
保护甲状腺:从生活点滴做起
饮食合理
预防甲减,首先要提升免疫力,遵循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饮食原则。可适当多吃些瘦肉、鱼肉、蛋白、豆制品等。不过,甲减患者代谢速度较低,平时要控制脂肪、胆固醇的摄入。若日常饮食摄入不足,可选择蛋白质补充剂来补充人体所需。在蛋白粉的选择上,建议挑选富含优质植物蛋白、不含乳糖、不含胆固醇的营养补充剂。
适量摄入碘盐
碘是甲状腺激素的原材料,它与络氨酸结合形成甲状腺激素。要想保护好甲状腺,就要合理控制碘的摄入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好。甲减患者可适当吃一些加碘盐,或者海带、紫菜等食物。沿海城市和地区属于高碘地区,这里的居民最好选择无碘盐或低碘盐。
学会减压
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时,容易引起内分泌紊乱。甲状腺作为内分泌器官,长期处于内分泌失调状态会影响其功能,增加患甲状腺疾病的风险。因此,我们要劳逸结合,保持乐观心态,适当放松,避免熬夜,规律生活。
避免辐射
应尽量避免甲状腺部位受到过多紫外线的照射,远离辐射环境,以免造成甲状腺腺体的改变。拍X光片检查时,要避免照射甲状腺部位,尤其是儿童。
甲减虽然隐匿且难缠,但只要我们了解其症状、掌握自测方法、及时治疗并做好日常预防,就能有效应对这一健康挑战,守护好我们的甲状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