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疾病负担》2018年的报告,酒精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喝酒伤肝”也是我们大众所熟知的问题。
酒精会引起肝脏发生哪些病变?
酒精对肝脏的损害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肝脏发生一系列病变,从最初的脂肪肝到更为严重的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甚至可能诱发肝癌。
1.初始阶段:脂肪肝
酒精首先通过损伤肠黏膜,干扰营养吸收与代谢平衡,导致相对营养不良,进而影响肝脏脂肪代谢,引发脂肪肝。
2.恶化过程:酒精性肝炎
随着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如乙醛)对肝脏的持续伤害,可引发炎症反应,形成酒精性肝炎。此阶段肝脏尝试自我修复,过程中可能产生纤维化瘢痕。
3.进一步发展:肝硬化
长期的炎症与修复循环促进纤维化加剧,最终导致肝脏结构重塑,功能衰退,形成肝硬化。
4.潜在风险:肝癌
虽然并非所有酒精性肝病患者都会进展至肝癌,但长期、重度饮酒及乙醛水平过高确实增加了肝癌的风险。乙醛,而非酒精本身,被视作关键的致癌物质,其生成量受个体体内酶活性差异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疾病进展并非线性,偶发的酗酒事件可能加速病情跳级发展,从脂肪肝直接跃至肝炎或肝硬化,甚至短时间内导致肝功能衰竭。而肝癌的发生通常基于长期的肝脏损伤背景,非短期内酒精摄入的结果。因此,并非每个酒精性肝病患者都会以肝癌为最终结局,其转化过程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哪几类人不要喝酒?
得了肝病的人不能喝酒,因为肝脏作为代谢和解毒器官,已受损状态下再摄入酒精会加重损伤。此外,以下人群也应尽量避免或禁止饮酒:
1.心血管疾病患者:尽管有观点认为少量饮酒可能对心血管健康有益,但这一观点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对于严重心脏疾病患者而言,酒精的摄入可能诱发酒精性心肌炎,增加猝死的风险。
2.胰腺疾病患者: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患者应避免饮酒,因为酒精会刺激胰腺分泌,加重病情。
3.胃肠道疾病患者:如肠易激综合征等胃肠道疾病患者,由于酒精对胃肠黏膜的刺激性,应尽量避免饮酒。
4.皮肤病患者:某些皮肤病患者应避免酒精刺激,因为酒精可能加剧皮肤疾病的进展。
5.肝硬化患者:无论是酒精性肝硬化还是其他类型的肝硬化,患者都应严格戒酒。因为肝硬化本身就是一个严重的肝脏疾病,酒精的摄入会进一步损害肝脏功能。
6.从事特殊职业的人群:如驾驶员、高空作业者等,由于酒精可能影响判断力和协调能力,从而增加事故风险,因此应尽量避免饮酒。
7.心理依赖人群:虽然非生理禁忌,但心理依赖酒精作为应对机制的个体,应寻求健康解压方式替代饮酒。
长期喝酒的人出现什么症状可能伤肝了?
长期喝酒的人应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出现了酒精性肝损伤呢?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症状表现:
1.乏力感:酒精性肝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全身乏力,患者常感到体力不支,即使休息也难以恢复。
2.肝区疼痛:肝脏位于右上腹部,当出现疼痛时,特别是胀痛,可能与酒精性肝病有关。疼痛通常在饮酒后或劳累时加剧,休息后可能缓解。
3.低烧:酒精性肝病患者有时会出现低烧,体温维持在37.5℃至38℃之间。这种低烧往往与肝脏的炎症反应有关,而非简单的感染。
4.肌肉萎缩:酒精性肝病可能导致肌肉萎缩,使得患者看起来虽然体重未减,但肌肉却显得松软无力。患者在日常活动中可能感到力不从心,如爬楼梯时容易气喘吁吁。
5.腹泻:酒精对肠黏膜有刺激性,长期饮酒可能导致肠黏膜损伤,表现为饮酒后或食用生冷食物后容易腹泻。这种腹泻在戒酒或避免刺激性食物后可能得到缓解。
怀疑酒精性肝病需要做什么检查?
以下是针对酒精性肝病常用的检查方法:
一、化验检查
1.血常规:血常规检查中,特别关注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是否增大,这是营养缺乏性贫血的一个指标,可能与长期饮酒有关。
2.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是诊断酒精性肝病的关键。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项目:两个肝细胞酶(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两个胆道酶(如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总蛋白和白蛋白。这些指标能够全面反映肝脏的细胞损伤、胆道损伤、胆红素排泄以及蛋白合成功能。
3.凝血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肝脏的合成功能。酒精性肝病患者常常出现凝血时间延长,表现为容易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B超):B超是初步评估肝脏情况的首选影像学检查。它可以检测脂肪肝、腹水、门脉增宽等,帮助医生判断肝脏的病变程度。
2.CT和磁共振成像(MRI):当需要进一步明确肝脏病变或评估其他并发症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CT或MRI检查。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肝脏结构和功能信息。
请注意,以上检查并不是孤立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