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家里使用率最高的家电,洗衣机算是榜上有名了,我们几乎每天都会使用1-2次洗衣机。但你是否以为衣服扔进洗衣机、按下开关就万事大吉?
其实,洗衣这件小事里藏着不少健康学问。洗完的衣服闷在桶里懒得及时晾,洗衣机用久了散发莫名异味…… 这些被忽略的细节,都可能让洁净的衣物变成细菌、霉菌的 “温床”,悄悄引发皮肤瘙痒、过敏甚至感染。
01
洗完不及时晾的衣物
有什么健康隐患?
洗完不及时晾晒的衣物,看似只是 “有点潮”,实则暗藏多重健康隐患,尤其在潮湿季节风险更高。
首先是微生物滋生。潮湿的衣物为霉菌、细菌提供了理想繁殖环境,只需 2-3 小时,微生物数量就可能激增。穿上这类衣物,皮肤长期接触霉菌孢子,易引发过敏反应,出现红斑、瘙痒,甚至诱发湿疹、脚气等皮肤病;若贴身衣物被污染,还可能增加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风险。
其次,微生物代谢会产生异味物质和毒素。比如霉菌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不仅让衣物散发难闻的霉味,长期吸入还可能刺激呼吸道,对哮喘患者或过敏体质人群尤其不友好。
此外,衣物纤维在潮湿状态下更易受损,反复潮湿还可能导致面料变硬、褪色,降低衣物使用寿命。
02
洗衣机是怎么变脏的呢?
该怎么保养?
1.洗衣机变脏的原因
洗衣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看似洁净的内筒其实暗藏污垢。
一方面,衣物上的绒毛、纤维、灰尘等杂质,以及人体分泌的油脂、皮屑,会在洗涤过程中脱离衣物,沉积在洗衣机内筒壁和外筒之间的夹层中。这些夹层空间狭小,水流难以充分冲刷,时间一长就形成顽固的污垢。
另一方面,洗涤剂和柔顺剂的残留也会逐渐附着在内筒表面,尤其是在水温较低或冲洗不彻底时,残留物质更容易积累。
此外,潮湿的环境为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它们会在密封圈、排水孔等部位大量繁殖,导致洗衣机产生异味甚至污染衣物。
2.洗衣机的保养方法
为了保持洗衣机的清洁和正常运行,需做好日常保养。
首先,定期进行深度清洁,建议每 1-2 个月使用专用的洗衣机清洁剂进行一次内筒清洁。其次,每次洗衣后,不要立即关闭舱门或盖子,应打开通风,让内外筒干燥,减少霉菌滋生的机会。
同时,及时清理过滤网和排水孔中的杂物,避免堵塞。另外,在使用过程中,要按照洗衣机的容量合理装载衣物,避免过载,以免影响洗涤效果和增加洗衣机的负担。最后,尽量选择温和的洗涤剂,减少残留对洗衣机的损害。
03
衣物清洗的正确处理法则
1.分类清洗
羊毛、丝绸等娇贵面料单独轻柔洗,避免变形;棉质、化纤可混洗但需调对模式;贴身内衣、袜子等单独手洗处理,防止汗渍、细菌交叉污染;沾有油污、血渍的衣物先用洗涤剂搓洗,再放入洗衣机;深色与浅色建议分开洗,避免串色。
2.控制洗涤剂用量
洗涤剂过量易残留,刺激皮肤或引发衣物发硬;不足则洗不净。建议按说明根据衣物量添加,顽固污渍可适当增加,但需延长漂洗时间。
3.洗完立即晾晒
洗完后 1-2 小时内及时晾晒,优先选择阳光直射处,紫外线能帮助杀菌;若遇阴雨天,可用烘干机烘干或开启空调除湿模式;若不慎忘记晾晒,衣物出现明显潮湿感或异味,建议重新清洗后再穿,避免微生物残留刺激皮肤。尤其婴幼儿衣物,更需注重及时干燥,不给细菌霉菌可乘之机。
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
编辑:吴敏婷